記者 杜萌
隨著REITs市場的持續發展,投資者對REITs臨時報告披露的及時性、有效性、針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日,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滬深兩市交易所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業務指引第5號——臨時報告(試行)》(以下簡稱《臨時報告指引》)。《臨時報告指引》以“管資產”為核心,著力構建符合REITs特點及規律的信息披露體系,重點加強對與REITs業績表現、規范運作和底層資產運營情況相關的事項的監管規范。
《臨時報告指引》主要從壓實主體披露責任、突出穿透式監管特色、強化運作管理職責等三方面,對REIT項目的臨時報告進行了規范化指引。

例如,基礎設施REITs的收益主要來源于基礎設施項目的特點,通過細化基礎設施項目運營的披露要求,加強穿透式監管。運營管理機構需要從項目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現金流及其來源穩定性、主體資格變動和運營管理機構穩定性等多個方面,承擔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當項目發生重大訴訟仲裁、輿情澄清、變更業務參與人、重要人員變更或者無法履職等治理事項時,需要及時披露。
結合試點實踐經驗,規定二級市場價格波動觸發信息披露和停復牌的情形標準,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維護二級市場平穩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10月27日,已上市的公募REITs產品達28只,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涉及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租賃住房、倉儲物流、能源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六大類底層資產。
從營收來看,28只REIT項目在三季度表現穩健,除華安張江光大REIT在第三季度出現凈利潤虧損外(虧損18.86萬元),其余27只產品全部盈利。
一直以來,REITs的增類擴容備受市場和投資者關注,也持續獲得政策層面的支持。
10月2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第五十條的決定》,將公募REITs試點資產類型拓展至消費基礎設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證監會同時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單位,推進符合條件的消費基礎設施項目發行公募REITs,同時強化市場監管,充分發揮REITs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積極作用。
10月26日,證監會官網顯示,首批四只消費基礎設施公募REITs已申報,分別為華夏金茂購物中心REIT、華夏華潤商業資產REIT、嘉實物美消費REIT以及中金印力消費REIT,深交所和上交所各占兩只,由華夏基金、嘉實基金、中金基金擔任基金管理人。
華夏基金表示,REITs一級市場擴容增類明顯提速,有望為市場供給更多的優質資產,同時做大規模以承接后續潛在的增量資金。此外,隨著宏觀經濟的修復,REITs底層資產的經營情況或有望穩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