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實習記者 朱簞
今年第三季度,全國樓市成交整體去化困難,一些中介服務平臺也面臨考驗。
11月8日晚間,貝殼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財報顯示,貝殼第三季度總交易額6552億元,同比下降11.1%,凈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63.4%,經調整后凈利潤21.59億元,同比增長14.4%。
在主營業務方面,貝殼第三季度存量房和新房業務的凈營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第三季度存量房業務的總交易額4390億元,凈營收63億元,同比下降11.9%。新房業務的總交易額1921億元,凈營收59億元,同比下降24.3%。
截至三季度末,貝殼活躍門店數量為40903家,同比增長3.0%,活躍經紀人數量為399048人,同比增長7.1%。
傳統主業面臨挑戰之際,貝殼的新興業務保持增長。三季度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12%,占總營收的比例提升至超30%,去年同期占比為15%。
在家裝家居業務方面,因獨立于房產交易服務,貝殼第三季度的合同額為33億元,同比增長65.6%,凈營收同比增長72.1%至32億元,環比上升21%。三季度家裝家居業務貢獻利潤率保持在29.1%。
此外,貝殼三季度的新興服務和其他服務凈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202.7%,這得益于租房管理運營業務規模的增長。截至三季度末,貝殼租房業務中“省心租”的在管房源量從去年同期的5萬套提升至16萬套,入住率達95.9%。
在重點城市貢獻方面,今年第三季度,貝殼在上海有兩個月收入超過1億元,成為繼北京、杭州之后,第三個單月收入破億的城市,武漢、成都、廣州等城市的第三季度營收環比增速也達到50%以上。
從今年7月開始,貝殼加大了傳統房產交易服務外的拓展,并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除主業房產經紀外,加大對整裝、惠居和貝好家業務的投入。
其中新設的貝好家事業線,被外界看作是貝殼進軍房地產開發領域的標志,但對于其具體的發展方向,貝殼并沒有給出進一步解釋。
對于第四季度的業績,貝殼預計其凈收入總額將介于180億元至185億元,由2022年同季度上升約7.5%至10.5%。
從全國市場來看,隨著新政刺激下的購房需求逐步釋放,10月樓市的成交熱度也有所下降,市場仍有待進一步復蘇。
根據克而瑞監測數據,10月全國3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為1383萬平米,環比增長9%,同比下降4%。其中一線城市的成交熱度回落,北京的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1%,同比降幅超四成;上海環比下降31%,同比下降6%;10月四個一線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積共214萬平米,環比下降8%,同比下降12%。
在二手房方面,10月全國十大核心城市的二手房價環比則全部下跌。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10月十大城市二手房價環比跌幅0.37%,同比跌幅1.8%。
其中,北京10月二手房成交量回落至1.1萬套左右,環比下降25.3%,掛牌均價約7.57萬元/平米,環比下降0.22%;上海的二手房掛牌量增長,成交量并未有明顯改善,掛牌均價約6.53萬元/平米,環比下降0.26%;廣州、深圳的二手掛牌均價也環比分別下跌0.31%和0.3%。
克而瑞預計,11月熱點城市和熱銷項目個數將持續減少,成交不容樂觀。市場修復有待核心城市的熱度傳導,當前市場信心跌至谷底,加之居民購買力不足,整體樓市還將面臨較長的調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