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自2021年11月23日成立以來,首批8只北交所兩年定開基金迎來首個開放日。昨日,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的基金經理顧鑫峰表示,將在開放期間自購100萬元。
顧鑫峰表示,基于對北交所長期投資機遇的信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自己將出資100萬元分批認購本基金,與持有人一起堅定前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首批8只北交所定開基金仍處于浮虧狀態。除嘉實、大成和匯添富外,其他北交所主題基金均跑贏了業績比較基準,取得了超額收益。

目前,市面上共有11只北交所主動權益基金,受成立時機的影響,景順長城、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成立至今業績為正。
為何業績普遍浮虧? 這和過去兩年的行情有關。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數據顯示,科創板、創業板指數迭創新低,科創50指數近一年來年化收益率為-14.45%,創業成長指數近一年的年化收益率為-30.58%。對于同樣屬于新興成長板塊的北交所,漲跌方向上與其具有高度聯動性,加上整體流動性不足,部分個股下跌時往往更為劇烈。
不過,歷經兩年多的洗禮,極端的行情催生了極端的估值。當前北交所整體估值水平已創歷史新低,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北證50指數動態市盈率僅22倍,大量優質成長股的估值都在15倍以內。
顧鑫峰表示,成長股整體出現這樣的估值水平,放眼全世界任何證券市場,都是極罕見的。即使是在一級市場,不少同類型公司的估值也比北交所貴。可以說,當下的北交所,給了投資者以一級市場的價格買入經過嚴格審計、層層篩選后的二級股票的機會。
對于流動性——這個一直困擾著北交所投資者的問題,正悄然發生著“質”的變化。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除北交所主題基金外,存量公募基金也陸續開始買北交所股票了。
“不少人只看到首批北交所主題基金到期打開申贖,卻忽略了大批存量公募基金正伺機而入。存量公募基金進入北交所市場,才剛剛開始?!鳖欥畏灞硎?。
Wind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近200只基金修改了基金合同,將投資范圍擴大至北交所股票。
有基金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北交所目前估值顯著低于同行業的滬深相關公司,具備明顯的估值優勢。隨著“北交所深改19條”的頒布,改革措施有望不斷出臺,流動性狀況有望持續改善,轉板政策的明朗或將有利于北交所市場整體的估值修復。疊加看好后續宏觀周期向上帶來的股票市場整體震蕩向上,在當前時點,看好北交所市場轉板機制優化帶來的股票估值修復和部分優質公司高成長的投資機遇。
上述基金經理表示,未來在北交所的投資上,將以低估值、高成長的專精特新行業龍頭企業為主要對象,重點布局新材料、高端制造、TMT等方向,中長期價值持有,力爭獲取股票估值修復和優質公司高成長帶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