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龍蟠科技(603906.SH)子公司將向韓國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商供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2月22日,LG新能源宣布,與常州鋰源簽訂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長期供應合同。自2024年-2028年期間,常州鋰源合計向LG新能源銷售1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
LG新能源指出,上述正極材料可供生產100萬輛續航400公里以上的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
龍蟠科技2月2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常州鋰源與LG新能源此次交易的具體單價將由雙方根據協議每月協商確定。若按照當前市場價格估算,協議總金額超70億元。
此外,雙方還約定盡最大努力,就2025-2028年期間額外供銷3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事項進行協商與確定,該數量非約束性數量,雙方將在2024年6月30日前確認最終數量。
常州鋰源由龍蟠科技在2021組建,龍蟠科技持股約69.17%,其他股東還包括貝特瑞(835185.BJ)、寧德時代(300750.SZ)旗下公司等。天眼查顯示,貝特瑞持股4.37%;寧德時代參股公司福建時代閩東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持股6.97%,寧德時代全資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問鼎投資有限公司持股6.39%。
常州鋰源的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為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等領域。
該公司在江蘇常州、天津、四川遂寧等地擁有五大國內生產基地,磷酸鐵鋰年產能共31萬噸。其還在印度尼西亞投資設立了項目公司印尼鋰源,建設12萬噸磷酸鐵鋰項目,一期3萬噸計劃將于2024年前后投產。
上月,龍蟠科技發布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虧損9億-13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受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及鋰電池產業鏈處于去庫存狀態等因素影響,公司成本費用占比增加。
碳酸鋰為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核心原材料。上海鋼聯最新數據顯示,2月22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9.7萬元/噸,已較去年同期降超七成。
龍蟠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2023年,公司及整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均受到碳酸鋰價格波動影響,但從長遠看,碳酸鋰價格下降有利于推動新能源行業發展,隨著碳酸鋰價格的企穩,公司利潤也將逐漸回歸正常。
去年9月,常州鋰能已與LG新能源展開合作。
雙方于當時簽署《諒解備忘錄》,約定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或利用印尼鋰源作為合資公司,在印尼運營一家正極材料工廠。
LG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是韓國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統計,LG新能源是去年全球出貨量第三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僅次于中國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002594.SZ)。
LG新能源表示,通過此次供應合作,公司可以加快擴大磷酸鐵鋰電池市場競爭力的速度。
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是鋰電池的兩大主流技術路線,憑借著安全性和成本等優勢,中國磷酸鐵鋰市場份額在2021年7月超越三元電池,此后一直保持領先。
相比于中國競爭對手持續發力磷酸鐵鋰電池,韓國電池企業此前主要生產三元鋰電池。LG新能源曾一度不看好磷酸鐵鋰電池,認為其電池續航能力不足,并不適合高端汽車市場。近些年,包括LG新能源在內的三大韓國動力電池公司都開始陸續布局磷酸鐵鋰電池。
SNE曾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當下強調性價比的電動汽車市場上,動力電池市場逐漸向更具價格競爭力的磷酸鐵鋰電池傾斜。
去年年底,LG新能源位于中國南京的工廠開始生產儲能用磷酸鐵鋰電池,車用磷酸鐵鋰電池計劃在2025年批量生產。
LG新能源表示,在高端產品群中,其重點發力三元鋰電池等產品;在中低價的普適型產品群中,將重點發展磷酸鐵鋰電池等產品,以此應對多種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