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財道 儲燕
“二次創業”還在路上,“當家一姐”卻走了。
4月3日,圓信永豐基金公司接連發布20多條公告,內容包括高管變更、基金經理變更、產品資料更新、招募說明書更新等等,引起這一系列巨震的原因是——公司副總經理、基金經理范妍辭職了。
(來源:公司官網)
本來小長假前,各家基金公司的消息都相對平靜,所以上述變動格外引人關注。
范妍為什么要出走?這對于圓信永豐這家基金公司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曾經“一姐”
圓信永豐全稱是圓信永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注冊地在廈門,主要業務經營團隊在上海。雖已成立10年,但從管理規模來看,圓信永豐從未突破500億元。
在2021年末,圓信永豐管理規模達到最高峰的434億元,之后便開始走下坡路,到2022年末時,管理規模已降至約328億元,較最高點下滑約1/4。
(來源:同花順iFinD)
從業內排名來看,自2022年三季度以來,圓信永豐在近200家基金公司中管理規模長期排在90名左右。
(來源:同花順iFinD)
范妍離職前是圓信永豐當之無愧的“當家一姐”。
她管理著12只基金(各類分開計算),規模總計達到170億元,占圓信永豐總規模的44%。
天天基金網顯示,范妍是在2014年,也就是圓信永豐初創階段便進入公司,并于2015年起擔任基金經理,是公司絕對的元老級人物。
范妍管理的圓信永豐優加生活基金更堪稱其代表作,任職期間最佳回報高達188%,在業內知名度很高。
(來源:天天基金網)
因此,難怪范妍的離職引起如此大的震動。
在天天基金網基金吧中,甚至有投資者因此產生清倉或停止買入相關基金的想法。
事實上,差不多在3月中旬,范妍將要離職的消息已經在業內傳開。
至于離開的原因,業內傳聞是與新任總經理高健在公司發展理念上產生分歧,包括管理規模上的分歧。
(來源:媒體報道)
這種說法,尚未經公司方面證實。不過都說“兩個女人一臺戲”,高健是2023年11月擔任圓信永豐總經理的,幾個月后范妍就出走了,這也是事實。
此前,高健曾歷任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債券業務處研究員、本外幣投資經理,渤海財險資金運用部固定收益處處長等職務,在銀行和保險行業任職經驗豐富,且專著于固收業務。
(來源:公司官網)
對于圓信永豐來說,高健已是公司的第四任總經理,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股東背景的總經理。
(來源:同花順iFinD)
高健名字挺剛毅,今年2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反復提到“二次創業”的夢想。
不過,如何進行“二次創業”?有沒有新的方式呢?為提升管理規模,她給圓信永豐開出的藥方是,加強固收投資。但這看上去并不新鮮,而且與管理層長期以來所倡導的方向并不一致。
后繼乏人
范妍走后,接任其產品的基金經理能否擔當大任?
其中,陳臣接下了范妍的3只基金,包括曾經表現優異的圓信永豐優加生活,另2只為圓信永豐致優混合A/C。
相比范妍,陳臣累計任職時間不到4年,任職期間最佳回報不到10%。
(來源:天天基金網)
他之前管理著4只基金,截至2024年4月6日,這4只基金近1年虧損均超15%、近2年虧損都在20%左右。
(來源:天天基金網)
看來,如何擔此大任,對陳臣來說是個問號。
范妍曾執掌的圓信永豐興諾一年持有期混合則由胡春霞、浦宇佳共同接任。而浦宇佳則是不折不扣的新手,這也是她首次擔任基金經理。
這也折射出圓信永豐人才匱乏的現狀。
拉長時間線看,圓信永豐旗下知名老將幾乎已悉數離去。
同花順iFinD顯示,圓信永豐曾有獲獎紀錄的洪流、余文龍、范妍接連出走,唯一還在的僅有許燕。
而許燕目前管理的都是債券型基金,各階段收益雖都是正值,但行業排名卻并不靠前。
以圓信永豐興利C類基金為例,截至4月6日,近3個月、近6個月、近1年、近2年的同類排名分別為1461|3091、2416|2912、2252|2731、2007|2360。
(來源:天天基金網)
從基金經理數量上看,圓信永豐目前僅有12名基金經理,遠低于行業平均的18.72人,不僅如此,近1年新聘的基金經理只有2人,也遠低于行業平均的4.25人。
(來源:同花順iFinD)
也就是說,圓信永豐不僅存在人才流失現象,也難以吸引更多的優秀新人。
圓信永豐近年新發基金日益稀少或許也與此相關,同花順iFinD顯示,自2023年以來公司就未有新的基金發行。
業績平平
圓信永豐各類型產品普遍業績一般。
截至2023年末,圓信永豐權益型產品,即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規模分別約為57億元、135億元,合計192億元,占比約為50%。固收類產品中,債券型基金占比較高,規模達到約159億元,占比達到41%。
(來源:同花順iFinD)
圓信永豐目前共有46只基金(各類分開計算),截至4月6日,今年以來收益最高的圓信永豐灃泰基金,收益率為3.31%,同時卻有3只基金虧損近14%。
(來源:同花順iFinD)
拉長時間看,2023年,圓信永豐有9只基金虧損在15%以上,其中還有5只基金虧損在20%以上,其中圓信永豐弘陽股票A/C類虧損最為嚴重,超過21%。
(來源:同花順iFinD)
圓信永豐弘陽股票A類2023年同類業績排名也非常靠后,僅在2614|2987。
(來源:同花順iFinD)
在2023年年報中,圓信永豐弘陽股票基金經理胡春霞花了些篇幅總結2023年市場風格和自己的看法,但對糟糕的業績表現沒有什么反思,更沒有向投資人道歉。
盡管旗下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一般,圓信永豐在2023年還是收取了近4億元的管理費。
(來源:同花順iFinD)
另據天眼查顯示,作為一家規模不大的基金公司,圓信永豐周邊風險卻高達480條,其中大部分與大股東廈門國際信托有關,包含強制清算、股權凍結、破產案件、裁判文書等多個類目。
當然也應該看到,圓信永豐部分權益產品的業績在過去占有一席之地,作為一家缺少強力股東的中小規模基金公司,也算是難能可貴。
如今,范妍的離開肯定是圓信永豐的一大損失,短期影響仍在發酵。未來圓信永豐將向何處去?高健能實現她的“二次創業”夢想嗎?《天下財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