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無人駕駛優等生,Waymo的沖刺與障礙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無人駕駛優等生,Waymo的沖刺與障礙

Waymo一直在自動駕駛這條路上努力前行,但挑戰依舊。

文 | 硅兔賽跑 佳瑜 Xuushan

編輯 | Zuri 蔓蔓周

美國第一大出行服務公司Uber近日宣布與Waymo、Cruise、Aurora、Motional 等多家自動駕駛公司達成合作,將在打車服務里引入無人駕駛出租車。明年年初,Uber將自動駕駛單獨劃分一個業務板塊,在美國部分省市試點運行。

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更是憑借商用無人駕駛出租車Waymo One在一周之內都拿下10萬付費訂單,總付費訂單數突破200萬。要知道,三個月前Waymo的單周付費訂單量只有一半,5萬。

同時,馬斯克的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也將于10月上線。屆時,無人駕駛出租車不但能送你開車上班,而且還能賺錢養你。

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為18.8億美元,預計該市場將從2024年的23.0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387.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2.3%。

作為美國自動駕駛領軍人物,Waymo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大多數消費者好評?美國自動駕駛市場格局又將會發生哪些變化?無人駕駛出租車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生活?我們或能夠從Waymo的快速用戶增長中一窺新時代智慧出行的機遇。

01 三個月訂單數翻倍,Waymo要成為美版蘿卜快跑

“乘坐Waymo是我經歷過的最神奇的事情之一感覺就像我第一次使用GPT 3或嘗試 Oculus Rift時一樣……完全改變了生活范式。”

“昨晚我們在舊金山第一次乘坐了Waymo One !這是一次非常棒且瘋狂的體驗。”

“我今晚在舊金山乘坐了第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是Waymo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對未來充滿期待,尤其是當你知道自動駕駛汽車有可能減少人為失誤造成的事故時!”

近期,不少首次乘坐Waymo用戶親身感受到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優勢:不酒后駕駛、不開車時發短信、不開車時打瞌睡、不開車時路怒。

據Waymo官方在社交平臺X上宣布,Waymo One每周出行付費訂單已超過10萬,總出行付費訂單已經超過200萬。“剛開始是緩慢增長,最近是高速增長。”Waymo高級工程師Reed透露道。“舊金山市場的每周付費訂單更是超過60萬。”

Waymo用戶高速增長,與其擴大試點運營范圍離不開關系。僅舊金山地區,Waymo今年就先后三次擴大運營區域,整體區域較此前擴大了10萬平方米。

今年8月,Waymo先后在洛杉磯、鳳凰城等多個城市開始其商業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并不斷擴大運營范圍。

不僅如此,Waymo還取消了部分地區的等候名單政策,用戶只需要注冊Waymo One應用就可以嘗試打車,降低了用戶準入門檻。

Waymo One突然走熱和今年中國市場無人駕駛出租車“蘿卜快跑”爆火有些相似之處。今年7月,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在中國武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服務區無人駕駛。

可以看出,全球的無人駕駛企業都在共同發力無人駕駛出租車細分賽道,用戶的接受程度、商業化程度均在快速上漲。

02 第六代無人駕駛出租車上線,Waymo按下加速鍵

8月19日,Waymo周一公布了其最新“第六代”自動駕駛技術的部分細節。Waymo-Zeekr是Waymo和中國車企極氪共同打造一款汽車,其車型大小與現有的Waymo I-Pace SUV大致相同。

Zeekr的內飾較上一代有所升級,它擁有較低的踏腳板、較高的車頂,以及座椅之間更大的腿部空間等。

此外,Waymo表示,為了降低每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成本,該公司已將車上的攝像頭數量從29個減少到13個,將激光雷達傳感器數量從5個減少到4個。

目前,Waymo-Zeekr已上路測試,測試途中將配備安全員。下一步,Waymo還在底特律、布法羅和紐約進行一些展開測試和驗證工作,以進一步了解其無人駕駛汽車在不同交通和天氣條件下的表現。

Waymo作為美國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軍人物,今年好消息不斷。

首先是資金方面,老東家Alphabet宣布再次重金支持加碼無人駕駛出租車,表示未來幾年內將對Waymo再投資50億美元,為Waymo的跑馬圈地商業戰略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維持Waymo在美國無人駕駛領域的霸主地位。

其次是,Waymo獲得CPUC的批準,獲得付費無人駕駛許可證,并逐漸擴張試點運營區域。

今年3月,Waymo宣布了兩次重要的擴張舉措,將其自動駕駛服務的運營范圍擴展至洛杉磯和舊金山半島,新增了超過1200平方公里的運營面積,潛在用戶市場擴張到336萬。

此外,今年5月,Waymo與Uber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用戶能夠在Uber和Uber Eats應用程序中直接叫到Waymo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一系列戰略性的發展和投資,讓Waymo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03 獨占美國市場先發優勢,Waymo孤獨領跑

贏得競爭的勝利有時并非僅僅因為自身實力超群,也有可能是競爭對手提供機會。在Waymo身后,已經有不少“對手”已經折戟沉沙。

比如說,美國最大的打車平臺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經歷了從初步測試、合作伙伴加入、事故發生等諸多挫折。最終,Uber倒在了在2020年,放棄了無人駕駛汽車研發項目。

今年初,備受關注的科技巨頭蘋果也被爆料將取消造車計劃,蘋果放棄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轉向AI懷抱。

通用汽車旗下Cruise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則更是經歷了屢次熄火、撞上消防車、堵住救護車、拖行行人等多重災難后,無奈被召回。Cruise也被暫時取消運營資質,還在為了留在無人駕駛的牌桌上而苦苦掙扎。

本來計劃于今年8月加入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競爭的Robotaxi,也意外跳票。今年7月,馬斯克宣布將Robotaxi的發布日期推遲到同年10月,理由是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設計更改和測試。這也給了Waymo更多搶占用戶、樹立品牌形象,擴張市場的時間。

雖然大家都對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摩拳擦掌,但整個行業仍處于探索階段,遠未到達所謂的“決賽圈”。而Waymo雖然走的跌跌撞撞,但回過來看,竟還找不出一個現成的對手。

天時、地利、人和,這次全部站在了Waymo這一邊。

04 5年融資百億美元,Waymo坐穩王座還需闖兩關

自動駕駛這條路,Waymo已經走了十五年。

Waymo的故事始于2009年,前身是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經過7年沉淀,Waymo于2016年在美國鳳凰城進行了首次自動駕駛測試,并于同年12月作為Alphabet的子公司正式獨立。

2018年,Waymo正式開啟商業化。Waymo先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了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Waymo One,并推出了付費運營服務。彼時,用戶想要體驗無人駕駛出租車還得先提交意向表,然后等待Waymo抽取幸運兒。并且,盡管Waymo One是無人駕駛,但是車上都配備了安全駕駛員。

2020年,Waymo成為首家向公眾提供完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公司,并拿下第一個22.5億美元外部融資,一舉奠定了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的地位。

盡管在北美市場暫時無人能敵,但Waymo一直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仍然遭遇不少挑戰。

首先就是安全。與其他技術不同,自動駕駛領域容錯率極低,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未來學家凱文·凱利曾表示:“在自動駕駛方面,不能滿足于99%的安全性,必須追求99.99%的精準,安全性達到98%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越往后越困難……最后的部分難度最大、耗時最久,想要完成最后2%的突破,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盡管Waymo的自動駕駛車隊已經在超過25個城市的公共道路上累積行駛了超過2000萬英里,同時在虛擬模擬環境中也積累了數百億英里的行駛經驗。但即使如此,Waymo也逃不開安全問題帶來的困擾。

2023年12月,兩輛Waymo在高速公路與卡車碰撞;2024年2月,Waymo與騎行者相撞,造成輕傷。這些事件促使Waymo主動召回了444輛自動駕駛汽車,原因是擔心軟件在預測拖曳車輛運動軌跡的準確性可能存在問題。

這還沒結束,今年6月,Waymo召回事件再次發生。由于Waymo部署的一輛捷豹I-Pace自動駕駛出租車在運營過程中與電線桿相撞,為此公司對672輛捷豹I-Pace自動駕駛車輛發出召回通知。

種種事故,引發了公眾對于Waymo的安全性擔憂。Waymo在6月19日發表聲明稱,其自動駕駛汽車在避免撞車方面的能力仍比人類高出350%。

但這種數據卻無法說服相關專家。有交通專家反駁,自動駕駛汽車的行駛里程相對較短,難以與人類司機年行駛3萬億英里的安全記錄直接比較。

除了安全,盈利則是擺在Waymo面前的第二大難關。

Waymo,盡管已經是無人駕駛屆領頭羊,也未能免俗于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資金消耗速度迅猛、高度依賴外部融資輸血,但是自身又缺乏造血能力。

Waymo在短短五年內累計融資超過100億美元。

2020年3月,Waymo完成首輪外部融資,籌集22.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銀湖資本和阿布扎比的主權財富基金Mubalada等明星投資人。同年5月,Waymo再獲新投資方7.5億美元的追加投資,使融資總額達到30億美元。

而不到一年,2021年Waymo又進行了第二輪外部融資,又成功拿下25億美元,投資方涵蓋Alphabet、安德森·霍洛維茨、富達等知名機構。直到如今,Alphabet再次對Waymo投資50億美元。

而在源源不斷的大資金輸血背后,則是Waymo依然不明朗的盈利前景。

從2023年7月26日Waymo宣布擱置服務于商業貨運市場的Waymo Via計劃后,Waymo的利潤來源就聚焦在了面向C端消費者的Waymo One服務上,即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Alphabet和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此前在電話會議上指出,Waymo目前每周提供超過50000次付費乘車服務。

而Waymo One并不比Uber便宜。有博主分享了自己在美國體驗Waymo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經歷,14.4公里的行程,費用總計873元,平均每公里高達60元。

但這樣的高價仍然無法覆蓋Waymo背后硬件、研發、人力等投入成本。谷歌曾透露,在Waymo分拆前,自動駕駛項目已累計投入超過11億美元。分拆后,Waymo的運營成本更是激增,每年高達10億美元。

根據Alphabet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Waymo所屬的“其他業務”板塊在該季度的虧損額達到了11.3億美元,日均虧損額約為12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09萬。

雖然現階段Waymo的周用戶訂單突破了10萬,但這在當前的出行服務市場還僅是一小部分。Uber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Uber的平臺上的行程單量23億,平均每周訂單數量大約在1.91億左右。

從10萬走到1.91億,Waymo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無人駕駛優等生,Waymo的沖刺與障礙

Waymo一直在自動駕駛這條路上努力前行,但挑戰依舊。

文 | 硅兔賽跑 佳瑜 Xuushan

編輯 | Zuri 蔓蔓周

美國第一大出行服務公司Uber近日宣布與Waymo、Cruise、Aurora、Motional 等多家自動駕駛公司達成合作,將在打車服務里引入無人駕駛出租車。明年年初,Uber將自動駕駛單獨劃分一個業務板塊,在美國部分省市試點運行。

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更是憑借商用無人駕駛出租車Waymo One在一周之內都拿下10萬付費訂單,總付費訂單數突破200萬。要知道,三個月前Waymo的單周付費訂單量只有一半,5萬。

同時,馬斯克的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也將于10月上線。屆時,無人駕駛出租車不但能送你開車上班,而且還能賺錢養你。

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為18.8億美元,預計該市場將從2024年的23.0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387.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2.3%。

作為美國自動駕駛領軍人物,Waymo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大多數消費者好評?美國自動駕駛市場格局又將會發生哪些變化?無人駕駛出租車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生活?我們或能夠從Waymo的快速用戶增長中一窺新時代智慧出行的機遇。

01 三個月訂單數翻倍,Waymo要成為美版蘿卜快跑

“乘坐Waymo是我經歷過的最神奇的事情之一感覺就像我第一次使用GPT 3或嘗試 Oculus Rift時一樣……完全改變了生活范式。”

“昨晚我們在舊金山第一次乘坐了Waymo One !這是一次非常棒且瘋狂的體驗。”

“我今晚在舊金山乘坐了第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是Waymo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對未來充滿期待,尤其是當你知道自動駕駛汽車有可能減少人為失誤造成的事故時!”

近期,不少首次乘坐Waymo用戶親身感受到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優勢:不酒后駕駛、不開車時發短信、不開車時打瞌睡、不開車時路怒。

據Waymo官方在社交平臺X上宣布,Waymo One每周出行付費訂單已超過10萬,總出行付費訂單已經超過200萬。“剛開始是緩慢增長,最近是高速增長。”Waymo高級工程師Reed透露道。“舊金山市場的每周付費訂單更是超過60萬。”

Waymo用戶高速增長,與其擴大試點運營范圍離不開關系。僅舊金山地區,Waymo今年就先后三次擴大運營區域,整體區域較此前擴大了10萬平方米。

今年8月,Waymo先后在洛杉磯、鳳凰城等多個城市開始其商業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并不斷擴大運營范圍。

不僅如此,Waymo還取消了部分地區的等候名單政策,用戶只需要注冊Waymo One應用就可以嘗試打車,降低了用戶準入門檻。

Waymo One突然走熱和今年中國市場無人駕駛出租車“蘿卜快跑”爆火有些相似之處。今年7月,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在中國武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服務區無人駕駛。

可以看出,全球的無人駕駛企業都在共同發力無人駕駛出租車細分賽道,用戶的接受程度、商業化程度均在快速上漲。

02 第六代無人駕駛出租車上線,Waymo按下加速鍵

8月19日,Waymo周一公布了其最新“第六代”自動駕駛技術的部分細節。Waymo-Zeekr是Waymo和中國車企極氪共同打造一款汽車,其車型大小與現有的Waymo I-Pace SUV大致相同。

Zeekr的內飾較上一代有所升級,它擁有較低的踏腳板、較高的車頂,以及座椅之間更大的腿部空間等。

此外,Waymo表示,為了降低每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成本,該公司已將車上的攝像頭數量從29個減少到13個,將激光雷達傳感器數量從5個減少到4個。

目前,Waymo-Zeekr已上路測試,測試途中將配備安全員。下一步,Waymo還在底特律、布法羅和紐約進行一些展開測試和驗證工作,以進一步了解其無人駕駛汽車在不同交通和天氣條件下的表現。

Waymo作為美國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軍人物,今年好消息不斷。

首先是資金方面,老東家Alphabet宣布再次重金支持加碼無人駕駛出租車,表示未來幾年內將對Waymo再投資50億美元,為Waymo的跑馬圈地商業戰略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維持Waymo在美國無人駕駛領域的霸主地位。

其次是,Waymo獲得CPUC的批準,獲得付費無人駕駛許可證,并逐漸擴張試點運營區域。

今年3月,Waymo宣布了兩次重要的擴張舉措,將其自動駕駛服務的運營范圍擴展至洛杉磯和舊金山半島,新增了超過1200平方公里的運營面積,潛在用戶市場擴張到336萬。

此外,今年5月,Waymo與Uber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用戶能夠在Uber和Uber Eats應用程序中直接叫到Waymo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一系列戰略性的發展和投資,讓Waymo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03 獨占美國市場先發優勢,Waymo孤獨領跑

贏得競爭的勝利有時并非僅僅因為自身實力超群,也有可能是競爭對手提供機會。在Waymo身后,已經有不少“對手”已經折戟沉沙。

比如說,美國最大的打車平臺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經歷了從初步測試、合作伙伴加入、事故發生等諸多挫折。最終,Uber倒在了在2020年,放棄了無人駕駛汽車研發項目。

今年初,備受關注的科技巨頭蘋果也被爆料將取消造車計劃,蘋果放棄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轉向AI懷抱。

通用汽車旗下Cruise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則更是經歷了屢次熄火、撞上消防車、堵住救護車、拖行行人等多重災難后,無奈被召回。Cruise也被暫時取消運營資質,還在為了留在無人駕駛的牌桌上而苦苦掙扎。

本來計劃于今年8月加入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競爭的Robotaxi,也意外跳票。今年7月,馬斯克宣布將Robotaxi的發布日期推遲到同年10月,理由是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設計更改和測試。這也給了Waymo更多搶占用戶、樹立品牌形象,擴張市場的時間。

雖然大家都對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摩拳擦掌,但整個行業仍處于探索階段,遠未到達所謂的“決賽圈”。而Waymo雖然走的跌跌撞撞,但回過來看,竟還找不出一個現成的對手。

天時、地利、人和,這次全部站在了Waymo這一邊。

04 5年融資百億美元,Waymo坐穩王座還需闖兩關

自動駕駛這條路,Waymo已經走了十五年。

Waymo的故事始于2009年,前身是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經過7年沉淀,Waymo于2016年在美國鳳凰城進行了首次自動駕駛測試,并于同年12月作為Alphabet的子公司正式獨立。

2018年,Waymo正式開啟商業化。Waymo先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了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Waymo One,并推出了付費運營服務。彼時,用戶想要體驗無人駕駛出租車還得先提交意向表,然后等待Waymo抽取幸運兒。并且,盡管Waymo One是無人駕駛,但是車上都配備了安全駕駛員。

2020年,Waymo成為首家向公眾提供完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公司,并拿下第一個22.5億美元外部融資,一舉奠定了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的地位。

盡管在北美市場暫時無人能敵,但Waymo一直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仍然遭遇不少挑戰。

首先就是安全。與其他技術不同,自動駕駛領域容錯率極低,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未來學家凱文·凱利曾表示:“在自動駕駛方面,不能滿足于99%的安全性,必須追求99.99%的精準,安全性達到98%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越往后越困難……最后的部分難度最大、耗時最久,想要完成最后2%的突破,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盡管Waymo的自動駕駛車隊已經在超過25個城市的公共道路上累積行駛了超過2000萬英里,同時在虛擬模擬環境中也積累了數百億英里的行駛經驗。但即使如此,Waymo也逃不開安全問題帶來的困擾。

2023年12月,兩輛Waymo在高速公路與卡車碰撞;2024年2月,Waymo與騎行者相撞,造成輕傷。這些事件促使Waymo主動召回了444輛自動駕駛汽車,原因是擔心軟件在預測拖曳車輛運動軌跡的準確性可能存在問題。

這還沒結束,今年6月,Waymo召回事件再次發生。由于Waymo部署的一輛捷豹I-Pace自動駕駛出租車在運營過程中與電線桿相撞,為此公司對672輛捷豹I-Pace自動駕駛車輛發出召回通知。

種種事故,引發了公眾對于Waymo的安全性擔憂。Waymo在6月19日發表聲明稱,其自動駕駛汽車在避免撞車方面的能力仍比人類高出350%。

但這種數據卻無法說服相關專家。有交通專家反駁,自動駕駛汽車的行駛里程相對較短,難以與人類司機年行駛3萬億英里的安全記錄直接比較。

除了安全,盈利則是擺在Waymo面前的第二大難關。

Waymo,盡管已經是無人駕駛屆領頭羊,也未能免俗于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資金消耗速度迅猛、高度依賴外部融資輸血,但是自身又缺乏造血能力。

Waymo在短短五年內累計融資超過100億美元。

2020年3月,Waymo完成首輪外部融資,籌集22.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銀湖資本和阿布扎比的主權財富基金Mubalada等明星投資人。同年5月,Waymo再獲新投資方7.5億美元的追加投資,使融資總額達到30億美元。

而不到一年,2021年Waymo又進行了第二輪外部融資,又成功拿下25億美元,投資方涵蓋Alphabet、安德森·霍洛維茨、富達等知名機構。直到如今,Alphabet再次對Waymo投資50億美元。

而在源源不斷的大資金輸血背后,則是Waymo依然不明朗的盈利前景。

從2023年7月26日Waymo宣布擱置服務于商業貨運市場的Waymo Via計劃后,Waymo的利潤來源就聚焦在了面向C端消費者的Waymo One服務上,即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Alphabet和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此前在電話會議上指出,Waymo目前每周提供超過50000次付費乘車服務。

而Waymo One并不比Uber便宜。有博主分享了自己在美國體驗Waymo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經歷,14.4公里的行程,費用總計873元,平均每公里高達60元。

但這樣的高價仍然無法覆蓋Waymo背后硬件、研發、人力等投入成本。谷歌曾透露,在Waymo分拆前,自動駕駛項目已累計投入超過11億美元。分拆后,Waymo的運營成本更是激增,每年高達10億美元。

根據Alphabet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Waymo所屬的“其他業務”板塊在該季度的虧損額達到了11.3億美元,日均虧損額約為12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09萬。

雖然現階段Waymo的周用戶訂單突破了10萬,但這在當前的出行服務市場還僅是一小部分。Uber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Uber的平臺上的行程單量23億,平均每周訂單數量大約在1.91億左右。

從10萬走到1.91億,Waymo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巴彦淖尔市| 台中县| 石楼县| 顺义区| 安乡县| 临汾市| 信宜市| 阿克陶县| 阿图什市| 平遥县| 瑞金市| 陕西省| 大同市| 滨海县| 崇义县| 镶黄旗| 黑龙江省| 修水县| 鄱阳县| 宜城市| 昌都县| 高唐县| 高要市| 赣榆县| 阜新市| 阳原县| 喀喇| 吉隆县| 墨脱县| 剑阁县| 谷城县| 英超| 子洲县| 衡山县| 北票市| 璧山县| 来凤县| 青冈县| 新乐市|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