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虞灝
編輯|劉欽文
當你啟動一輛特斯拉,指尖劃過中控屏的瞬間;當自動駕駛系統精準識別路況,悄然調整車速時——這些智能體驗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塊關鍵元件的支撐:印制電路板(PCB)。
全球汽車電子PCB供應商前十強中,正有一家中國企業歷經555天的審核長跑,即將迎來IPO決勝時刻。據上交所官網披露,超穎電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超穎電子")的首發申請將于7月10日接受上市委審議。
這家隱身于智能汽車產業鏈背后的"隱形冠軍",其上市進程恰似其生產的精密電路——看似平靜的表面下暗涌著多重信號:從72.8%的負債高壓線到特斯拉等國際巨頭的訂單依賴,從臺資分拆上市的復雜架構到39%募資"還貸補流"的爭議。
外銷占八成,給特斯拉等供貨年入41億
從業務層面來看,超穎電子所處的PCB行業本身競爭十分激烈。
PCB是電子產業鏈中競爭最充分的領域之一,根據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數據,當前國內廠商超過1500家,行業集中度偏低。按照營收規模劃分,年收入100億元以上為第一梯隊,50–100億元為第二梯隊,而50億元以下屬于第三梯隊。
作為一家主攻印制電路板(PCB)的企業,超穎電子成立于2015年,主營各類PCB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從雙面板到26層板、HDI板等,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顯示器、存儲、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
2022年-2024年,超穎電子的營收為35.14億元、36.56億元、41.24億元,凈利潤為1.49億元、2.56億元、2.60億元。以2024年營收計,超穎電子位居第三梯隊中段。
圖源:《招股書》
超穎電子業務最大亮點在于其高度國際化的客戶結構,目前已與大陸汽車、法雷奧、博世、安波福等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以及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據NTI(N.T.Information LTD)報告,2023年超穎電子已躋身全球汽車電子PCB供應商前十、中國汽車PCB供應商前五。
報告期內,超穎電子超八成收入來自境外銷售,主要客戶均為跨國電子和汽車領域巨頭。據《招股書》披露,2024年超穎電子境外銷售金額為32.66億元,占主營收入比重達82.8%。其中,前五大客戶貢獻了約45%的銷售額。
圖源:《招股書》
“抱緊境外大客戶”的策略一方面讓超穎電子的訂單較為穩定,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風險。
一方面,超穎電子以美元結算大部分海外訂單,人民幣匯率波動會直接影響業績。據其《招股書》,2023年和2024年,超穎電子的匯兌收益分別為1811.47萬元和5252.92萬元,波動劇烈。超穎電子提示,若未來人民幣升值,超穎電子可能出現匯兌損失,亦有可能出現以人民幣折算的銷售收入減少,對經營業績造成影響。
另外,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對PCB行業已有所波及。如果主要出口市場對中國PCB產品提高關稅或實施貿易限制,將直接沖擊超穎電子的海外業務。超穎電子也提示,若美國等國家針對PCB加征關稅,公司毛利率可能被削減10個百分點甚至產品無法出口。
盡管上述風險不容忽視,但超穎電子在外銷為主的策略下也擁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首先,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浪潮下,汽車PCB用量和技術要求不斷提高。隨著募投項目投產,超穎電子對外表示,年產能將進一步擴充,特別是服務器和汽車電子PCB將是發力重點。
此外,超穎電子也在積極全球布局,在中國大陸黃石、昆山布局生產基地的同時,于東南亞泰國興建新工廠,以貼近海外客戶、分散地緣風險。
監管兩輪問詢,四大焦點引關注
長達一年半的審核過程中,上交所先后向超穎電子發出了兩輪問詢函,主要聚焦在高負債率、無實際控制人、多層境外架構以及關聯交易的公平性四大方面。
圖源:《招股書》
在負債方面,據《招股書》,超穎電子2022–2024年高達72.14%、68.75%、72.83%。截至2024年底,其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增至17.26億元,同比翻倍,應付賬款20.38億元,占流動負債近一半。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分析稱:“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可能使公司面臨較大償債壓力,增加財務風險與資金成本,限制融資能力,影響日常經營資金周轉及業務拓展,且在經濟波動或行業下行時,高負債易引發財務困境,危及企業生存。”
超穎電子表示,“報告期,公司黃石P2廠、泰國工廠相繼建設、投產,資金需求較大,因此負債率較高,具備合理性;若公司成功進入資本市場,則可通過A股募集資金補充權益資本,降低公司負債壓力;此外,隨著公司業務不斷拓展,盈利能力增強,公司經營現金流預計將不斷增加?!?/p>
針對這一現狀,超穎電子計劃將本次募集資金中的部分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營運資金,以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杠桿。《招股書》顯示,其擬將2.6億元(約占募資總額39.4%)用于還貸補流。這一比例曾在首版《招股書》中高達60%,后于2024年底大幅下調至當前水平。
圖源:《招股書》
在實控人方面,截至2025年3月,超穎電子股權結構分散,沒有實控人,但間接控股股東為定穎投控,定穎投控第一大股東為黃銘宏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9.02%。
圖源:《招股書》
中國商業經濟協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缺乏實控人監督會導致管理層權力過大,可能會因出于私利做出損害股東利益的行為,比如不合理薪酬、關聯交易、惡意收購等,影響公司的資源合理配置與戰略規劃實施,嚴重時還會使公司陷入經營困境。
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已對超穎電子的控制權安排表示關注,要求說明無實控人狀態下如何保障決策有效性。
“報告期內,發行人無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下,發行人體系內各主體分工明確,制定了有效的治理結構及內控制度,業務模式成熟,凝聚了一支經驗豐富且團結合作的優秀管理團隊,經營業績穩步提升,公司治理和內控有效,無實際控制人未對發行人生產經營、信息披露、內部控制與投資者保護等構成重大不利影響?!背f電子表示。
在股權架構方面,定穎投控并非直接持股,而是通過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多層境外公司間接控股超穎電子。根據超穎電子在二輪問詢中的回復,定穎投控之所以設立兩級控股公司,是看中了當地對海外所得資本利得和股息免稅以及公司注冊便利等優惠政策。
監管也對此進行了問詢,要求說明如此多層級的股權穿透,是否會影響信息透明和投資者權益,境內外架構是否合法合規,存不存在利益輸送或規避監管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超穎電子此次上市本質上是一場臺資企業的分拆上市,其母公司定穎電子早在2002年便于中國臺灣證交所上市。2022年,為規避將核心資產分拆上市可能引發的退市風險,定穎電子將中國臺灣上市主體變更為定穎投控,再將超穎電子打包分離出來沖刺A股。而黃銘宏作為定穎電子的第一大股東,有望迎來第二家上市公司。
即便如此,定穎投控在中國臺灣的市值仍不高。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8日,報收52.8新臺幣/股(約合13.04人民幣),總市值146.61億新臺幣(約合36.19億人民幣)。
與之相比,超穎電子此次IPO計劃發行不超過6785.8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募集資金為6.6億元,以此計算,公司估值超過66億元。
在關聯交易方面,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超穎電子與母集團旗下企業存在采購與銷售往來。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對關聯方定穎電子的銷售定價問題,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超穎電子對定穎電子銷售部分產品的價格,比對外市場價低了約10%。
監管問詢要求超穎電子說明關聯交易定價的公允性,對此,超穎電子表示,“2022年8月之前,定穎電子作為集團母公司及中國臺灣上市主體,除作為發行人貿易商外,還承擔集團綜合管理職能,因此,定穎電子在與發行人交易中預留一定價差,主要用于支付銷售、管理人員薪酬、承擔客戶銷售折讓以及市場拓展費等。因此,發行人與定穎電子關聯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互相利益輸送的情形。2023年以來,公司與定穎電子之間已不存在關聯交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