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哈工大,走出一個硬核創業軍團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哈工大,走出一個硬核創業軍團

一個個哈工大學子走出校園后,涌向各行各業,共同締造了中國科技創業的黃金年代。

文|投資界PEdaily 張繼文

向來低調的哈工大,正在走出一支創業軍團。

這是一則不起眼的融資消息——昨日(1月4日),工業柔性物流方案商斯坦德機器人完成數億元人民幣Pre-C輪融資,由博華資本領投、蔚來資本跟投,源碼資本、奇績創壇等老股東繼續加投。鮮為人知的是,這家位于深圳的機器人公司,卻與遠在冰城的哈工大有著深厚淵源。

創辦這家公司的,正是一位90后哈工大學霸。1991年出生的王永錕,2009年考入了哈工大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并確定了人生的方向——研制機器人。大學期間,他就加入了哈工大頗具盛名的“競技機器人隊”。研究生畢業后,他與伙伴一同南下,在深圳成立了斯坦德機器人。

當然,這只是哈工大系創業者的一個小小縮影。殊不知,李群自動化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石金博、弓葉科技創始人及CEO莫卓亞、樂聚機器人創始人冷曉琨、博為醫療創始人靳海洋、Pico創始人周宏偉、時空道宇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王洋、銀河航天董事長兼創始人徐鳴……從機器人到VR、商業航天,都活躍著一個個哈工大學子的身影。甚至有投資人專門盯著哈工大畢業生群體,“只要一創業就投”。

90后哈工大男生,剛剛又拿到了數億元融資

這是一個90后理工科學霸的創業故事。

王永錕出生于1991年,自小學習成績優異,高考那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到了報考大學時,他被一則新聞打動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競技機器人隊在日本奪得亞太大學生機器人競賽的冠軍。于是,王永錕選擇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王牌專業——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我當時報這個學校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進這個團隊,成為像這批冠軍隊員一樣厲害的人物。”王永錕曾袒露過內心想法。

2009年,王永錕如愿進入到哈工大,便一直為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而努力。但該機器人隊只招收大四學生,他多次申請均被拒絕。即便如此,他并沒有放棄,開始留意并積極參加國內各類電子科技大賽。大三那年,王永錕終于加入機器人隊,開始了進一步研究移動機器人技術。

此后,王永錕便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參加國內各項電子科技賽事,而這個團隊便是斯坦德機器人的創始團隊。2014年,王永錕在哈工大創業園正式開始創業之路。但由于機器人硬件供應商大多集中在深圳,王永錕帶著團隊成員南下,在深圳寶安區創辦了斯坦德機器人。

起初,王永錕團隊把創業方向定位為“高端工業移動機器人”,開發“oasis自動駕駛”模塊。但由于一些技術核心問題還未解決,做出來的產品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隨后,王永錕主動調整了公司方向,只做“oasis自動駕駛車輛”一款產品。很快,斯坦德機器人在業內漸漸有了名氣,華為、中興、富士康等龍頭企業紛紛找上門合作。

創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轉眼到了2018年,斯坦德機器人因下游客戶受到制裁,一度陷入資金鏈斷裂的窘境。為此,王永錕不得不控制成本,退租了辦公室,公司團隊直接搬到工廠辦公。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斯坦德機器人陸續推出了Oasis300C、AMR600、Gulf自動搬運叉車等移動機器人產品,并將自主研發的激光SLAM導航移動機器人及工業柔性物流解決方案普及到了半導體、新能源等高新技術行業,推廣到日本、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一路走來,這個從哈工大走出來的學生團隊受到了VC/PE青睞。成立8年,斯坦德機器人先后完成了5輪融資,深創投、松禾資本、合創資本、國科嘉和、博華資本、光速中國、源碼資本、青橙資本、奇績創壇、蔚來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悄然入局。

堪稱中國機器人黃埔軍校,他們,都來自哈工大

放眼中國機器人圈,哈工大聲名顯赫,這里走出了一位位創業者。

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的石金博,也畢業于哈工大。1982年,石金博出生在哈爾濱一個工廠大院,父親是工廠工程師,母親從事質檢工作。她從小生活在工廠,不同于其他女生,她的玩具大多是鋼筋焊條。耳濡目染下,石金博對機械工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報考大學時,她選擇了哈爾濱工業大學。

本科畢業后,石金博選擇到哈工大深圳研究院讀研,并結識了時任哈工大客座教授李澤湘。李澤湘被譽為中國隱形創業教父,早年曾經赴美留學,是機器人、運動控制、機構學和制造科學的專家。拿到研究生學位后,她考取了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師從李澤湘。

讀博期間,石金博深受李澤湘教授的鼓舞,萌發了創業的念頭。2011年,她與另外五個小伙伴,湊了近90萬元,創立了工業機器人公司李群自動化。時至今日,李群自動化一躍成為國內輕量型工業機器人的領軍企業,身后出現了明勢資本、紅杉中國、賽富投資基金、天鷹資本、粵科金融等機構身影。

同樣從哈工大走出來的創業者,還有弓葉科技創始人及CEO——莫卓亞。2006年,來自浙江紹興的她進入到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攻讀機電一體化專業。此后,莫卓亞便一直扎根在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行業。

步入社會后,莫卓亞組建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天機機器人”,主要打造小型六軸機器人明星產品。2018年,她再度創辦了弓葉科技,打造了一款人工智能固廢分選機器人。2021年,該公司連續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億元級融資。其中,天使輪由華創資本獨家投資,Pre-A輪由經緯創投獨家投資。

還有樂聚機器人創始人冷曉琨,也是一位哈工大學霸。1992年,冷曉琨出生在山東省濰坊市,13歲起開始接觸機器人,高中時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機器人大賽,獲得亞軍后被保送到哈工大計算機學院。本科期間,他加入哈工大奧林匹克機器人創新基地,曾斬獲國內、國家多個大獎,而后保送到哈工大計算機學院多智能體機器人研究中心繼續攻讀博士研究生。

2016年,冷曉琨與哈工大師兄弟一同創辦了樂聚機器人。成立不久,該公司便拿到了來自松禾資本的1000萬天使投資。此后幾年,松禾資本、深創投、騰訊投資、洪泰基金等機構成為了樂聚機器人的投資方。

醫療機器人,則是哈工大學子創業的另一片熱土。比如配藥機器人博為醫療的創始人靳海洋曾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就讀博士,該團隊的董事兼總工程師張朋,也是哈工大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博士,曾負責探月工程月球車原型機機械部分研發,從事醫療機器人開發6年。

上海一家VC機構的投資人直言:“哈工大在國內機器人領域的研究水平處于前列,很多學生的項目都是投資機構關注對象。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實驗室有人創業,便會帶動更多人出來。目前,我們已經投資了一對哈工大師兄弟。”悄然間,哈工大學霸組成了一個氣勢磅礴的機器人創業軍團。

從元宇宙到星辰大海,為何總是哈工大?

機器人只是冰山一角。越來越多哈工大學子活躍在硬科技,被VC/PE爭搶。

數月前,VR圈最轟動的投資事件是字節跳動收購VR創業公司Pico。后者創始人周宏偉也是畢業于哈工大,曾在歌爾股份工作近十年,負責硬件研發。一次工作機會,他接觸到了虛擬現實硬件設備,并意識到這個行業未來前景無限,便離開了老東家歌爾股份。2015年,周宏偉創立了Pico,專注研發VR一體機。

成立6年,Pico至少完成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廣發乾和、廣發信德、青島巨峰科創、基石資本、深圳市伊敦傳媒投資基金、建銀國際、建銀蘇州科創基金等。有趣的是,Pico與周宏偉老東家歌爾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歌爾聲學不僅是Pico戰略供應商,也是Pico母公司青島小鳥看看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26.61%。今年8月,Pico發出全員信稱,公司被字節跳動收購,但未透露交易金額,但有報道稱這一筆收購達到幾十億元的量級。

而在代表著太空文明的商業航天領域,同樣看到哈工大學子的身影。2014年,畢業于哈工大的王洋,預判到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時機,毅然放棄了體制內工作,創立了中國首家商業衛星公司——時空道宇。2021年9月,時空道宇與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發射服務合同。根據合同,時空道宇將采購多發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全球首個低軌未來出行星座的組網。

還有另一位哈工大校友徐鳴也在追逐了他的太空夢。2018年,徐鳴因個人原因,正式辭去獵豹移動總裁職務。此后不久,徐鳴的履歷便悄悄掛在商業衛星公司“銀河航天”的官網上。據悉,該公司致力于規模化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小衛星,打造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星座,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天地融合通信網絡。

1978年出生的徐鳴,曾就讀于哈工大機械工程專業,并在2002年取得了哈工大機械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徐鳴卻選擇進入互聯網領域,與傅盛創立獵豹移動。“我在哈工大讀書的時候,其實并不了解航天,當時我喜歡的是軟件,這也是后來聯合創辦獵豹移動的原因。2011年,公司業務轉型和商業落地過程中面臨一些挑戰,恰好一部關于哈勃望遠鏡的紀錄片無意中闖進了我的生活,這是我最初與航天接觸的過程。”徐鳴曾回憶。

自2018年成立以來,銀河航天相繼完成6輪融資,IDG資本、五源資本、順為資本、源碼資本、高榕資本、經緯創投、中金資本、君聯資本、高瓴創投等一線VC/PE進入。2020年11月,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互聯網領域第一只獨角獸企業。

放眼中國創投圈,為何那么多哈工大創始人涌現出來?

這要從哈工大說起。坐落于中國北方冰城哈爾濱市,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以鐵路建筑和電氣機械工程起家。新中國成立后,哈工大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哈工大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在五十年代,哈工大就以“工程師的搖籃”享譽全國。

1996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目前,哈工大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

雖然地處非一線城市,但哈工大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非常高,甚至被稱為“東北小清華”。尤其在機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哈工大的實力不容小覷。這是中國第一所建立航空學院的大學,也是第一所獨立研發小型衛星的大學,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發射都有哈工大的身影;1985年機器人開始出現在大眾視野面前,1986年哈工大就成立了自己的機器研究所,我國第一臺點焊機器人就是誕生于哈工大。

百年建校歷史中,哈工大培育出無數的人才。2020年,《科技日報》曾高度評價哈工大:迄今為止,哈工大為祖國培養了30余萬優秀人才,他們一生孜孜探索,投身在祖國的科研事業中。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深深鐫刻在每一位哈工大人身上。時代的灰塵,也掩蓋不住這一份光輝。如今,一批又一批哈工大學子走出校園后,涌向各行各業,共同締造了中國科技創業的黃金年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哈工大,走出一個硬核創業軍團

一個個哈工大學子走出校園后,涌向各行各業,共同締造了中國科技創業的黃金年代。

文|投資界PEdaily 張繼文

向來低調的哈工大,正在走出一支創業軍團。

這是一則不起眼的融資消息——昨日(1月4日),工業柔性物流方案商斯坦德機器人完成數億元人民幣Pre-C輪融資,由博華資本領投、蔚來資本跟投,源碼資本、奇績創壇等老股東繼續加投。鮮為人知的是,這家位于深圳的機器人公司,卻與遠在冰城的哈工大有著深厚淵源。

創辦這家公司的,正是一位90后哈工大學霸。1991年出生的王永錕,2009年考入了哈工大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并確定了人生的方向——研制機器人。大學期間,他就加入了哈工大頗具盛名的“競技機器人隊”。研究生畢業后,他與伙伴一同南下,在深圳成立了斯坦德機器人。

當然,這只是哈工大系創業者的一個小小縮影。殊不知,李群自動化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石金博、弓葉科技創始人及CEO莫卓亞、樂聚機器人創始人冷曉琨、博為醫療創始人靳海洋、Pico創始人周宏偉、時空道宇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王洋、銀河航天董事長兼創始人徐鳴……從機器人到VR、商業航天,都活躍著一個個哈工大學子的身影。甚至有投資人專門盯著哈工大畢業生群體,“只要一創業就投”。

90后哈工大男生,剛剛又拿到了數億元融資

這是一個90后理工科學霸的創業故事。

王永錕出生于1991年,自小學習成績優異,高考那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到了報考大學時,他被一則新聞打動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競技機器人隊在日本奪得亞太大學生機器人競賽的冠軍。于是,王永錕選擇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王牌專業——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我當時報這個學校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進這個團隊,成為像這批冠軍隊員一樣厲害的人物。”王永錕曾袒露過內心想法。

2009年,王永錕如愿進入到哈工大,便一直為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而努力。但該機器人隊只招收大四學生,他多次申請均被拒絕。即便如此,他并沒有放棄,開始留意并積極參加國內各類電子科技大賽。大三那年,王永錕終于加入機器人隊,開始了進一步研究移動機器人技術。

此后,王永錕便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參加國內各項電子科技賽事,而這個團隊便是斯坦德機器人的創始團隊。2014年,王永錕在哈工大創業園正式開始創業之路。但由于機器人硬件供應商大多集中在深圳,王永錕帶著團隊成員南下,在深圳寶安區創辦了斯坦德機器人。

起初,王永錕團隊把創業方向定位為“高端工業移動機器人”,開發“oasis自動駕駛”模塊。但由于一些技術核心問題還未解決,做出來的產品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隨后,王永錕主動調整了公司方向,只做“oasis自動駕駛車輛”一款產品。很快,斯坦德機器人在業內漸漸有了名氣,華為、中興、富士康等龍頭企業紛紛找上門合作。

創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轉眼到了2018年,斯坦德機器人因下游客戶受到制裁,一度陷入資金鏈斷裂的窘境。為此,王永錕不得不控制成本,退租了辦公室,公司團隊直接搬到工廠辦公。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斯坦德機器人陸續推出了Oasis300C、AMR600、Gulf自動搬運叉車等移動機器人產品,并將自主研發的激光SLAM導航移動機器人及工業柔性物流解決方案普及到了半導體、新能源等高新技術行業,推廣到日本、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一路走來,這個從哈工大走出來的學生團隊受到了VC/PE青睞。成立8年,斯坦德機器人先后完成了5輪融資,深創投、松禾資本、合創資本、國科嘉和、博華資本、光速中國、源碼資本、青橙資本、奇績創壇、蔚來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悄然入局。

堪稱中國機器人黃埔軍校,他們,都來自哈工大

放眼中國機器人圈,哈工大聲名顯赫,這里走出了一位位創業者。

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的石金博,也畢業于哈工大。1982年,石金博出生在哈爾濱一個工廠大院,父親是工廠工程師,母親從事質檢工作。她從小生活在工廠,不同于其他女生,她的玩具大多是鋼筋焊條。耳濡目染下,石金博對機械工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報考大學時,她選擇了哈爾濱工業大學。

本科畢業后,石金博選擇到哈工大深圳研究院讀研,并結識了時任哈工大客座教授李澤湘。李澤湘被譽為中國隱形創業教父,早年曾經赴美留學,是機器人、運動控制、機構學和制造科學的專家。拿到研究生學位后,她考取了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師從李澤湘。

讀博期間,石金博深受李澤湘教授的鼓舞,萌發了創業的念頭。2011年,她與另外五個小伙伴,湊了近90萬元,創立了工業機器人公司李群自動化。時至今日,李群自動化一躍成為國內輕量型工業機器人的領軍企業,身后出現了明勢資本、紅杉中國、賽富投資基金、天鷹資本、粵科金融等機構身影。

同樣從哈工大走出來的創業者,還有弓葉科技創始人及CEO——莫卓亞。2006年,來自浙江紹興的她進入到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攻讀機電一體化專業。此后,莫卓亞便一直扎根在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行業。

步入社會后,莫卓亞組建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天機機器人”,主要打造小型六軸機器人明星產品。2018年,她再度創辦了弓葉科技,打造了一款人工智能固廢分選機器人。2021年,該公司連續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億元級融資。其中,天使輪由華創資本獨家投資,Pre-A輪由經緯創投獨家投資。

還有樂聚機器人創始人冷曉琨,也是一位哈工大學霸。1992年,冷曉琨出生在山東省濰坊市,13歲起開始接觸機器人,高中時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機器人大賽,獲得亞軍后被保送到哈工大計算機學院。本科期間,他加入哈工大奧林匹克機器人創新基地,曾斬獲國內、國家多個大獎,而后保送到哈工大計算機學院多智能體機器人研究中心繼續攻讀博士研究生。

2016年,冷曉琨與哈工大師兄弟一同創辦了樂聚機器人。成立不久,該公司便拿到了來自松禾資本的1000萬天使投資。此后幾年,松禾資本、深創投、騰訊投資、洪泰基金等機構成為了樂聚機器人的投資方。

醫療機器人,則是哈工大學子創業的另一片熱土。比如配藥機器人博為醫療的創始人靳海洋曾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就讀博士,該團隊的董事兼總工程師張朋,也是哈工大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博士,曾負責探月工程月球車原型機機械部分研發,從事醫療機器人開發6年。

上海一家VC機構的投資人直言:“哈工大在國內機器人領域的研究水平處于前列,很多學生的項目都是投資機構關注對象。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實驗室有人創業,便會帶動更多人出來。目前,我們已經投資了一對哈工大師兄弟。”悄然間,哈工大學霸組成了一個氣勢磅礴的機器人創業軍團。

從元宇宙到星辰大海,為何總是哈工大?

機器人只是冰山一角。越來越多哈工大學子活躍在硬科技,被VC/PE爭搶。

數月前,VR圈最轟動的投資事件是字節跳動收購VR創業公司Pico。后者創始人周宏偉也是畢業于哈工大,曾在歌爾股份工作近十年,負責硬件研發。一次工作機會,他接觸到了虛擬現實硬件設備,并意識到這個行業未來前景無限,便離開了老東家歌爾股份。2015年,周宏偉創立了Pico,專注研發VR一體機。

成立6年,Pico至少完成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廣發乾和、廣發信德、青島巨峰科創、基石資本、深圳市伊敦傳媒投資基金、建銀國際、建銀蘇州科創基金等。有趣的是,Pico與周宏偉老東家歌爾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歌爾聲學不僅是Pico戰略供應商,也是Pico母公司青島小鳥看看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26.61%。今年8月,Pico發出全員信稱,公司被字節跳動收購,但未透露交易金額,但有報道稱這一筆收購達到幾十億元的量級。

而在代表著太空文明的商業航天領域,同樣看到哈工大學子的身影。2014年,畢業于哈工大的王洋,預判到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的時機,毅然放棄了體制內工作,創立了中國首家商業衛星公司——時空道宇。2021年9月,時空道宇與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發射服務合同。根據合同,時空道宇將采購多發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全球首個低軌未來出行星座的組網。

還有另一位哈工大校友徐鳴也在追逐了他的太空夢。2018年,徐鳴因個人原因,正式辭去獵豹移動總裁職務。此后不久,徐鳴的履歷便悄悄掛在商業衛星公司“銀河航天”的官網上。據悉,該公司致力于規模化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小衛星,打造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星座,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天地融合通信網絡。

1978年出生的徐鳴,曾就讀于哈工大機械工程專業,并在2002年取得了哈工大機械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徐鳴卻選擇進入互聯網領域,與傅盛創立獵豹移動。“我在哈工大讀書的時候,其實并不了解航天,當時我喜歡的是軟件,這也是后來聯合創辦獵豹移動的原因。2011年,公司業務轉型和商業落地過程中面臨一些挑戰,恰好一部關于哈勃望遠鏡的紀錄片無意中闖進了我的生活,這是我最初與航天接觸的過程。”徐鳴曾回憶。

自2018年成立以來,銀河航天相繼完成6輪融資,IDG資本、五源資本、順為資本、源碼資本、高榕資本、經緯創投、中金資本、君聯資本、高瓴創投等一線VC/PE進入。2020年11月,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互聯網領域第一只獨角獸企業。

放眼中國創投圈,為何那么多哈工大創始人涌現出來?

這要從哈工大說起。坐落于中國北方冰城哈爾濱市,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以鐵路建筑和電氣機械工程起家。新中國成立后,哈工大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哈工大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在五十年代,哈工大就以“工程師的搖籃”享譽全國。

1996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目前,哈工大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

雖然地處非一線城市,但哈工大的知名度和認可度非常高,甚至被稱為“東北小清華”。尤其在機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哈工大的實力不容小覷。這是中國第一所建立航空學院的大學,也是第一所獨立研發小型衛星的大學,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發射都有哈工大的身影;1985年機器人開始出現在大眾視野面前,1986年哈工大就成立了自己的機器研究所,我國第一臺點焊機器人就是誕生于哈工大。

百年建校歷史中,哈工大培育出無數的人才。2020年,《科技日報》曾高度評價哈工大:迄今為止,哈工大為祖國培養了30余萬優秀人才,他們一生孜孜探索,投身在祖國的科研事業中。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深深鐫刻在每一位哈工大人身上。時代的灰塵,也掩蓋不住這一份光輝。如今,一批又一批哈工大學子走出校園后,涌向各行各業,共同締造了中國科技創業的黃金年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原市| 曲麻莱县| 洮南市| 香河县| 正安县| 闵行区| 邻水| 大足县| 阳江市| 邵阳市| 弋阳县| 全椒县| 克东县| 六枝特区| 文登市| 峨边| 红原县| 临颍县| 包头市| 南木林县| 乐至县| 凤阳县| 西青区| 蓝田县| 富锦市| 漯河市| 禄劝| 漳平市| 玛多县| 兴和县| 安仁县| 乌什县| 虞城县| 申扎县| 论坛| 永丰县| 毕节市| 保靖县| 蓬溪县| 德阳市|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