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陳瓊燁
教育業務已成為科大訊飛(002230.SZ)第一大業務。
據其2月13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科大訊飛再次明確“十四五末(2025年)達到營收1000億的目標”,大體是教育300億元,醫療養老200億元,開放平臺+C端硬件200億元,汽車業務、運營商、智慧城市三個方向各100億元。
其中“教育業務在‘十四五’末營收達300億”的目標由三方面構成:To G面向區域因材施教整體解決方案的100億,To B面向學校的運營服務的100億、To C面向學生自主學習終端的100億。
不少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是,在政府財政壓力較大的背景下,科大訊飛有不少來自To G的業務收入,如何保持持續增長?
對此,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教育、 醫療等民生支出是有政府保障的。例如教育占GDP 4%的投入是政策硬性要求。相比政府財政壓力,科大訊飛2021年主要受影響的還是換屆。以及受疫情反復,導致部分地方決策變慢、溝通不及時。
“2021年,該公司各大區 To G相關業務增長確實放緩到20%左右增速,如果沒有換屆和疫情影響,應該能有百分之四五十增長?!?/span>劉慶峰稱。
科大訊飛判斷,2022年To G的情況要比2021年更好。例如區域因材施教業務2021年增長超40%,考慮到用戶的剛性需求,且受“雙減”政策良性影響,已有的資金可以更合理地投入到剛需中,因此今年這部分業務目標是年增長80%,十四五期間做到100億。
科大訊飛To B端面向學校的運營服務包括兩方面:個性化學習手冊、考試和語言學習。兩者“十四五”末的目標分別為50億。
該公司認為,其個性化學習手冊以學校為單位,家長付費,符合“雙減”個性化分層作業的趨勢。此外,科大訊飛原有的個性化學習手冊業務主要布局在高中階段,“雙減”后,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家長也有較大需求購買該服務。
2021年個性化學習手冊的續購率已從75%提升到90%,轉化率從58%提升到65%,營收增長 63%,預計2022年增長超70%。
語言學習方面,科大訊飛目前的整體市占率超90%,該公司預計,未來這一業務的模式會從目前標準化考場的考試延伸到日常模擬訓練,繼而延伸到家庭。
To C端業務主要是面向學生自主學習終端的學習機,科大訊飛計劃,2022年學習機收入目標增長200%,年收入100億。目前,科大訊飛主打最新AI學習機T10,主推個性化和精準化。
據多鯨教育研究院數據,2022年中國學習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00億以上。這背后離不開政策推動。去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后,傳統校外培訓機構受阻,基于公立學校承載能力不足、家庭教育尚處于萌芽期的現狀,學習機、學習燈和教育機器人等教育智能硬件則有機會推動三者聯動,以實現陪伴、輔學和助學需求。
除科大訊飛外,已經布局學習機這條細分賽道的公司還有步步高、小霸王、作業幫等。近日新入局的掌門教育也推出了其首款智能學習機,內置從小學至高中全學段10門學科的同步教輔資源及綜合素養內容。
科大訊飛已經加大對教育業務的布局。
去年8月,其成立北京勵耘普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制造智能互動教育設備和教育咨詢(中介服務除外)等。在披露的管理層名單中,執行董事聶小林、經理任萍萍曾分別以科大訊飛教育事業群總裁、副總裁的身份出席公開活動。
其2021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收63.19億元,同比增長45.28%,凈利潤4.19億元,同比增長62.12%。其中,教育產品和服務營收17.31億元,占營收比27.4%,同比增長31.48%,主要系教育因材施教解決方案業務拓展和訊飛AI學習機銷量持續增長所致。
截至2月14日收盤,科大訊飛報收49.15元/股,上漲4.13%,總市值1142.6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