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4月19日,“港股信托第一股”山東國信(1697.HK)正式發布2021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山東國際信托實現經營收入17.79億元,同比下降22.9%;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9億元,同比下降25.4%。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公司解釋稱,主要原因是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利息收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及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于聯營企業的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凈額同比減少。
業績下滑的背后是主業規模的縮水。在信托資產規模和信托業務收入雙雙下滑的同時,主動管理型信托占比持續增長。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由2020年的2486.97億元減少至2021年的1564.50億元,同比下滑37.09%,信托產品總數卻由1137個增加至1318個。
2021年,公司實現信托業務收入8.31億元,同比下降28.1%;其中,主動管理型信托產生的收入為6.86億元,占全部信托業務收入中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82.7%,同比上升4.7個百分點。
山東國信在3月末宣布,擬通過在山東金交所以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出售所持有的富國基金16.675%的股權以及某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項下全部債權。公司稱,這將有助于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財務指標。一旦成交,山東國信將退出富國基金股東名列。
山東國信在2021年做出了重大調整。這一年,公司設立財富管理、家族信托、資本市場三大事業部及六大業務中心,試行“事業部+大部制”組織管理模式。
其中,資本市場事業部專門開展資本市場業務,事業部下設固定收益部、組合投資部、權益投資部、資產證券化、同業證券服務部、私募證券服務部、投資策略部、資金管理部、綜合運營部等專業部門。截至2021年末,存續資本市場業務規模為431.36億元。
去年3月末獲批上任的執行董事、總經理方灝指出,這一年,公司優化業務戰略布局。在守住傳統業務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前提下,積極向資本市場和標準化業務轉型,全年新增證券投資信托668.48億元,以家族信托為代表的服務信托業務繼續保持行業前列,年末家族信托業務存續規模接近220億元,全年新落地家族信托業務384單,普惠金融累計服務中低收入群體近217萬人,慈善信托累計設立11單。
此前披露的年報顯示,山東國信管理的家族信托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2020年實際交付的家族信托資產規模分別為28.9億元、58.36億元、101億元、145.25億元。2021年末家族信托業務規模已近220億元,較2020年增長約51%。
財富管理方面,方灝介紹,公司設立財富管理事業部,新設北京、上海、西安、東莞、大連等五個財富中心,新增9個營銷團隊。全年實現自主發行161.7億元,同比增長45.7%,自主管理客戶6370個,同比增長12%。
此外,從員工數量的變動上,也能發現公司正向財富管理轉型。公司員工由2020年的235人增加至2021年的350人,主要為信托業務雇員和財富管理雇員的增加。其中,信托業務雇員由91人增加至136人,財富管理雇員由25人增加至77人。

方灝稱,這一年,山東國信全面調整優化組織架構,完成職業經理人改革,引入130余名專業人才,打造“能者上,庸者下”的長效機制,以“強刺激與硬約束”的薪酬考核體系激發內生發展新活力。
股價表現方面,山東國信在2021年創下上市以來最大年度跌幅,累計下跌45.14%,10月、11月下跌最為嚴重,分別下跌24.58%、16.85%,并在11月中旬觸及歷史最低價0.315港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