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曉娟
編輯 | 牙韓翔
麥趣爾丙二醇事件最終被坐實。
8月22日晚間,麥趣爾發布公告稱,于2022年8月22日收到了昌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送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將面臨約7315萬元的罰款。
這是麥趣爾近兩個月之前被抽檢到違規添加丙二醇的最新結果。《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2022年6月27日,昌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國家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系統平臺推送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檢驗報告,檢驗結論為麥趣爾2批次純牛奶含有丙二醇,為不合格食品。
經查,麥趣爾在生產麥趣爾純牛奶、純牛奶的前處理環節中,將原奶導入存儲罐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該食品添加劑的成分為“INS 1520 丙二醇97.3%、食品用香料2.2%、水0.5%”。
在關于添加劑是如何進入純牛奶生產線的描述上,7月份麥趣爾公告給出的內容與《行政處罰決定書》中的說法并不完全相同。
7月3日,麥趣爾乳業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麥趣爾純牛奶不合格”情況核查進展的溝通函稱,根據我司初步排查情況,不合格產品系由我公司在純牛奶和調制奶兩種品類生產切換過程中未能有效清洗產品罐線的殘留調制奶,導致調制奶中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含丙二醇成分)混入純牛奶。
這批露出麥趣爾“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有可能并非無意為之。
公開資料顯示,生產純牛奶,以及純牛奶的前處理通常包括過濾、分離、均質、殺菌等環節,而麥趣爾“將原奶導入存儲罐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這一動作,并非純牛奶生產的必要步驟。
一名擁有乳制品生產工廠的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在純牛奶生產中,任何添加劑都不能加入,否則就不叫純牛奶。
而界面新聞也就此采訪乳業專家宋亮,對于添加劑如何在純牛奶生產過程中通過導入存儲罐的過程進入,他則表示“不好說”。
兩年前,在知乎平臺“為什么新疆麥趣爾牛奶比普通牛奶好喝?”的問題下,一個高贊回答是,“采用標準化作業,兵團種牛(荷斯坦)的西域春純牛奶,無論何時味道都不如麥趣爾香濃,作為新疆人不覺得這事很奇怪嗎?麥趣爾是用了何德何能的技術,旗下普通牛奶比什么高價的金典、特侖蘇還要香?”這一回答在6月30日麥趣爾丙二醇事件爆發之后,又獲得了一波“預言家”的評價。
但添加劑是否確系人為添加,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給出確鑿的說法。

麥趣爾牛奶這幾年確實“太香了”。
自2020年以來,麥趣爾回歸乳制品主業,并嘗試借助社交平臺和直播間擴大產品在新疆之外區域的影響力。據CBNData消費站觀察,麥趣爾在2020年3月、5月、7月、8月、雙11期間多次進入李佳琦直播間。在2020年雙11的天貓乳制品榜單,麥趣爾排名第九。此外,品牌還在小紅書平臺上頻頻“種草”。
種草內容對麥趣爾最高頻的形容就是“香濃”,來自新疆1000米海拔的天山牧場,這些種草也讓麥趣爾2020年乳制品營收增長82.73%,同時凈利潤扭虧為盈。
到了2021年,麥趣爾的乳制品營收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但丙二醇事件爆發,麥趣爾推遲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報的披露,并預計上半年凈虧損1.3億元-1.95億元,可對比的是,上年同期盈利1094萬元。
虧損的原因是,麥趣爾需重新評估丙二醇事件對報告期內銷售以及存貨的影響,對下架、封存、召回的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預計發生的相關費用而導致虧損。
食品安全是企業生產的底線,作為上市公司的網紅牛奶產品,麥趣爾更應該堅守這一底線。否則,網紅效應會被反噬,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檢測出違禁添加物,對其打擊則更猛烈。
此前的中期預警中,麥趣爾稱,公司純牛奶業務約占整體營業收入約50%,此事項將對純牛奶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造成負面影響及可能產生的相關費用,尚不確定,進而可能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和全年的經營業績。
宋亮此前告訴界面新聞,麥趣爾業績被拖垮已是既定事實,在現階段牛奶競爭慘烈的市場環境中,麥趣爾出現食品安全事件肯定是致命打擊,即便兩三年后恢復過來,市場上也可能已沒有麥趣爾的位置。
7月底,麥趣爾還一度出現收到退貨不退款的情況,受到多個顧客投訴。不過最新公告稱,以上不合格純牛奶產品貨值金額共計522.51萬元,銷售金額為492.45萬元,剩余不合格純牛奶產品8413件。案發期間,當事人退賠金額456.44萬元,剩余金額36.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