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組件龍頭晶澳科技(002459.SZ)延續了業績高增長態勢。
8月25日,晶澳科技發布半年報,其上半年營收約284.69億元,同比增加75.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7.02億元,同比增加138.64%。
其中,太陽能組件收入為273.9億元,同比增長81.11%,占該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為96.2%。此板塊毛利率為12.58%,比上年微增0.33%。
今年一季度,晶澳科技歸母凈利潤為7.5億元,同比增長378.27%;二季度歸母凈利9.52億元,環比增長26.9%。
報告期內,晶澳科技電池組件出貨量再創歷史新高,達15.67 GW(含自用108 MW),其中組件海外出貨量占比約67%,分銷出貨量占比約39%。
半年報披露的同時,晶澳科技還宣布,擬發行不超100億元可轉債,用于包頭晶澳(三期)20 GW拉晶切片項目、年產10 GW高效電池和5 GW高效組件項目、年產10 GW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曲靖10 GW拉晶及切片、越南3.5 GW電池、義烏5 GW電池、合肥2.5 GW組件等項目已投產;包頭20 GW拉晶及切片、越南2.5 GW拉晶及切片等新建、改擴建項目正在推進中。
截至2021年底,晶澳科技擁有組件產能近40 GW,上游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組件產能的80%。按照晶澳科技未來產能規劃,2022年底規劃組件產能超50 GW,硅片和電池產能會繼續保持組件產能的80%左右。
晶澳科技預計,到2023年底組件產能將超過75G W,硅片和電池產能相應增加。
界面新聞注意到,與去年年報相比,晶澳科技調整了業務,分設了三個事業群,分別是光伏產品事業群、智慧能源事業部和光伏新材事業部。
其中,光伏產品事業群仍是該公司主營的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等重點業務;智慧能源事業部聚焦集中式地面電站、工商業分布式電站、戶用光伏儲能電站三大業務;光伏新材事業部主要產品有光伏拉晶設備、光伏熱場系統、光伏導電材料、光伏封裝材料等。
晶澳科技稱,其以主產業鏈“光伏產品事業群”為依托;設立“智慧能源事業部”,將加大下游光伏應用的投入,擴大光伏電站開發建設規模,同步探索光伏應用場景的開發;設立“光伏新材事業部”,是為了持續降低成本。
在技術領域,晶澳科技擁有魄秀(Percium)電池,平均轉換效率23.7%。未來,晶澳科技計劃利用超大尺寸硅片,在現有產魄秀電池及組件技術基礎上,使組件功率達到600W,以降低組件單瓦成本。
對于業內關注的N型技術,晶澳科技研發了N型倍秀(Bycium)電池,轉換效率達25%,具備大規模量產條件;異質結高效電池研發項目中試線陸續試產中。該公司也在研究和儲備IBC 電池、鈣鈦礦及疊層電池技術。
同日,另一光伏組件龍頭天合光能(688599.SH)也發布了半年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收357.31億元,同比增長76.99%;歸母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79.85%。
天合光能稱,這主要因為上半年光伏組件、系統產品銷售業務營收同比大幅增長。
天合光能預計,到2022年底,其電池片、組件產能分別達50 GW、65 GW,210/210R(210R為該公司至尊組件名稱)產能占比超過90%。天合光能也正在建立部分N型自主產業鏈,確保自身主材料供應。
根據去年組件出貨數據,天合光能為全球第二大組件制造商,晶澳科技排名第三,兩者出貨量分別為24.81 GW和24.53 GW。
截至8月27日上午10點,晶澳科技股價下跌1.74%,報64.11元/股,總市值1504億元;天合光能上漲2.72%,收71.81元/股,總市值15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