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當地時間12月5日,歐盟對俄羅斯海上運輸原油禁令生效;同一天,歐盟、G7和澳大利亞對俄石油限價也將生效。
但考慮到制裁效果的不確定性,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為首的OPEC+在周日的部長級會議后決定維持現有減產目標不變。
俄羅斯已警告,將拒絕向實施限價的國家運輸石油。
據OPEC官網消息,OPEC+于4日在線上舉行了視頻部長級會議,會議決定維持10月部長級會議確定的減產路線。
OPEC+在10月召開的部長級會議決定從11月開始減產200萬桶/日,相當于全球需求的2%,為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大幅度減產。
但由于政治動蕩、長期基建投入不足等因素,OPEC+部分成員國實際產量與目標產量的差距正在擴大。業內估計,該組織減產后實際影響的產量僅為100萬桶/日左右。
由于歐美對俄石油的制裁即將生效,OPEC+上周日的部長級會議成為了關注焦點。在會議召開前,有分析人士指出,OPEC+決定在線上舉行視頻會議而不是面對面會談,意味著該組織不會對產量進行大幅調整。
OPEC+決定維持減產目標不變后,國際油價應聲上漲。北京時間周一上午,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1.2%,報86.60美元/桶;美國WTI原油期貨突破81美元/桶關口。
此前OPEC+在10月會議中的減產決定引發了美國抗議,指責沙特在俄烏沖突中支持俄羅斯。在周日的聲明中,OPEC+重申維持減產“純粹”是出于市場考慮,是為了保持國際石油市場穩定。
在按兵不動同時,OPEC+也承諾如果有需要,成員國將隨時舉行會議、立刻采取額外措施以穩定石油市場。
OPEC+的下一次部長級會議定在2023年6月4日,而下一次部長級監測委員會會議是在明年2月。部長級監測委員會有權就產量問題召集會議。
雖然OPEC+從11月開始實施減產,但國際油價并沒有飆升。由于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中國需求減弱、歐美多國面臨經濟衰退風險,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到11月28日,國際油價降至11個月新低,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81.23美元/桶。
本周一生效的歐美對俄石油制裁成為了影響油價的新因素。在對俄石油限價上,歐盟、G7和澳大利亞上周五達成的協議是上限60美元/桶。
這一上限雖然遠低于布倫特原油,但與俄羅斯目前出售的原油價格差距不大,這也給限價效果打上問號。
不同機構對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出口價格的估算從56美元/桶到68美元/桶不等。睿咨得能源公司估計,俄羅斯原油的生產成本在20美元/桶至50美元/桶之間。
波蘭呼吁將俄石油價格上限設為30美元/桶,航運大國希臘等擔憂俄石油航運受阻將影響本國經濟,要求上限越高越好。
各國上周五就限價額度做出決定后,國際油價并沒有飆升,反而出現下跌。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51%,收于85.57美元/桶;WTI原油期貨跌幅1.53%,收于79.98美元/桶。
俄羅斯已經對限價決定做出回應,明確拒絕限價措施并將停止為實施限價的國家提供石油。俄副總理諾瓦克周日放話稱,俄羅斯寧愿減產也不會按照歐美的限價措施賣石油。
自俄烏沖突以來,俄羅斯開始將石油出口重點轉向亞洲。從8月到10月,俄羅斯已經超過沙特,成為印度的最大石油來源國。
歐美的限價措施主要是針對海運服務公司,包括保險和再保險公司。一旦俄羅斯向第三方國家出售的原油價格超過限價,則G7、歐盟和澳大利亞相關企業不得提供服務。全球的主要航運和保險公司都位于G7和歐盟國家。
要繞開限價措施,俄羅斯需要尋找新的船隊和保險商。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和能源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估計,通過買船和重新調配,俄羅斯今年新準備了100多艘油輪。
但兩家機構認為由于油輪數量不夠,俄羅斯依然無法完全彌補限價造成的出口下降,特別是明年2月歐盟對俄石油產品的禁令將生效。
Rystad Energy估算,要保持目前的石油出口量,俄羅斯需要超過240艘油輪。該機構預計俄羅斯將有60艘到70艘油輪缺口,海運原油出口將下降約20萬桶/日。
美國能源研究公司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總經理盧梭(Jacques Rousseau)表示,如果歐美對俄石油制裁導致俄羅斯減產超過100萬桶/日,則全球將出現原油短缺。
他認為,俄羅斯到底會減產多少原油將成為OPEC等組織是否出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