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近日,宜春當地多地碳酸鋰產線停產,且因錦江水質問題,提鋰項目陷入環保調查風波。
11月29日,永興材料(002756.SZ)公告稱,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的子公司永興新能源碳酸鋰冶煉生產線,因配合環保調查需要臨時停產。停產原因為江西省高安市在日常監測中發現錦江水源水質異常,生態環境部門正在上下游開展調查工作。高安市為江西省轄縣級市,由宜春市代管。
錦江是贛江的支流,流經萬載、宜豐、上高、高安,被稱為宜春人民的母親河。
一位宜春當地鋰行業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此次環保調查的起因主要是錦江沿途企業找到監控漏洞,向河中亂排倒礦渣。與鋰輝石不同的是,宜春市鋰云母中鈉鉀鹽等含量較多,同時還可能會有其他如鉭、鉈等金屬元素污染水質。
“宜春高安市的鋰渣焙燒項目也都停掉了,現在市場現貨供應受影響較大。”該人士表示,鋰渣焙燒后的隨意處置,既是資源浪費也是環境污染。
在碳酸鋰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鋰渣焙燒吸引了大量“小作坊”生產線加入。界面新聞記者通過高安市政府官網及江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了解到,今年以來已有近20家陶企生產線技改,轉做鋰渣坯焙燒。
生產瓷磚和鋰渣坯有很多相似之處,都需要磨礦、燒制、除雜,前端工藝基本相同,瓷磚廠可以靈活且快速地轉產,投資額并不大。
11月10日,宜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暫停審批以磚廠和陶瓷廠進行鋰渣焙燒和石油焦碳化項目的通知》。
通知顯示,經過近期調研發現,市內鋰電產業鏈企業存在較多隱患。其中,部分縣市區以磚廠對石油焦進行烘干的名義,和以陶瓷廠對鋰渣二次提鋰的名義批復的項目,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為防控風險,市局將暫停此類項目審批,并要求各縣市區暫停此類項目審批。
通知還提出,鋰云母選礦項目原則上布局在宜豐、奉新、袁州等鋰礦資源所在地,其他縣市區不再新增該項目,并要求宜豐、萬載、高安等地需高度重視選礦廠產生的長石粉(尾礦)和碳酸鋰企業鋰渣處置問題。
據陶瓷信息網信息,在上述通知發布前,宜春地區已有精誠、贛虹、榮威、金佛、歐雅、恒達利、格來利、家樂美等20多家陶瓷廠共計50余條生產線轉產鋰渣坯,分布在高安、宜豐、上高等縣市。
因上述停產事宜,永興材料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其說明停產事件發生背景、具體原因、最新進展,并量化分析永興新能源臨時停產對生產經營的具體影響、預計復產時間,以及為爭取復產已采取或擬采取的具體舉措等。對此,永興材料回應將延期至12月9日完成回復工作。
除永興材料外,鞍重股份(002667.SZ)、康隆達(603665.SH)于12月1日和2日先后披露,為配合上高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嘉美路改造工程),旗下生產線停產。
其中,鞍重股份控股孫公司領能鋰業,臨時停產進行設備檢修及設施維護,項目為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
鞍重股份表示,本次領能鋰業停產,預計每天折合碳酸鋰當量減產約20噸,營收影響約1100萬元/天,總體營收及財務影響目前尚無法精確預測。
康隆達控股子公司天成鋰業、協成鋰業,也因進行設備檢修及設施維護,臨時停產。
據最新公告,上高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嘉美路管線遷移和管網改造工作已初步完成,具備復工復產條件,康隆達控股子公司設備檢修及設施維護已完成,擬于12月7日恢復正常生產。
鞍重股份、康隆達的停產,從公告上看與環保并無關系。但上市公司生產線集體停產,讓業內對宜春碳酸鋰產業備受關注,尤其是近期掀起的環保問題。
上述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稱,此前當地部門也提出過,要對礦渣集中、統一處理,建立尾砂壩,通過整部補貼等手段進行硬化、儲存等行為,并發揮其在樓市等方面的價值。
尾砂壩是指存放選礦廠尾礦的庫區,選礦廠將采出的礦石經過加水粉磨后,通過一定的方法富集選出有用成分,就將剩下的含有各種藥劑的廢棄礦物漿體注入尾礦庫,長期存放。
根據宜春生態環境局通知,當地將加快推進符合有關國家標準、規模相當的鋰渣消納場建設。
在宜春生態環境局于11月底批復的鋰長石相關項目環評中,對尾礦處理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第一條是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要求企業按照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質處理、一水多用”原則,合理制定廢水收集、處理方案。另外要求嚴格落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止措施,從污染物的產生、入滲、擴散、應急響應全階段進行控制。
此外,生態環境局要求批復企業項目投產后應定期公示企業環境報告,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環境管理情況。
12月7日,界面新聞記者致電宜春生態環境局,對方表示,錦江水質問題仍在調查中,目前無信息可以透露,等待調查結果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