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面值退市的房企又添一家。
6月2日晚間,ST泰禾(000732.SZ)發布關于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暨停牌的風險提示公告。
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2日,泰禾集團股票收盤價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于1元/股,已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2.1條的交易類強制退市規定,公司股票自2023年6月5日(周一)開市起停牌。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1.15條規定:“上市公司股票被本所強制退市后,進入退市整理期,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而終止上市的除外。”因此,公司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至此,ST泰禾將成為繼*ST藍光(600466.SH)和*ST嘉凱(000918.SZ)之后第三家觸發面值退市的房企。
回顧近幾年的浮沉記錄,與*ST藍光類似,ST泰禾借殼上市13年,借助短期的房市紅利激進擴張,超高負債率下,又遭遇債務危機,迅速“崩盤”。
1996年成立的ST泰禾起初僅為偏重于福州一隅的地方性房企,2010年,公司借殼上市,2013年銷售已超過百億規模。
隨后的2013年至2018年,ST泰禾便實現了百億到千億的突破,一時風光無兩,市值一度突破500億元。
彼時,ST泰禾掌舵人、董事長黃其森對其優質土地儲備,高周轉的信心滿滿。
然而隨之而來的市場急轉直下,融資政策轉向,讓ST泰禾的跌落速度更是驚人。
2020年7月6日,ST泰禾公告稱,未能完成中期票據“17泰禾MTN001”本息的按時兌付,從而正式宣告債務違約。
自此以后,2020年至2022年,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分別為49.99億元、40.13億元、53.7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7月,ST泰禾實控人黃其森一度擬以協議轉讓股權的方式引入萬科“紓困”。
根據此前的協議,萬科提出入股多項前提條件,泰禾集團需制定債務重組方案并與債權人達成一致,債務重組方案能支持泰禾集團恢復正常生產,能支持泰禾集團可持續經營,并且該債務重組方案能得到泰禾集團與萬科的一致認可。
同時,萬科對泰禾集團完成法律、財務、業務等盡職調查,且已就盡職調查中所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案及擬議交易的方案達成一致,不存在影響擬議交易的重大問題,同時泰禾集團的資產、債務及業務等不存在影響公司持續經營的重大問題或重大不利變化等。
不過上述股權轉讓至今未能兌現,根據萬科的互動回應稱,相關交易的先決條件尚未達成。
202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收9.69億,凈利潤虧損6.07億,負債率96.37%。最新披露的公司債務情況來看,截至2023年4月28日,ST泰禾已到期未歸還借款本金為582.03億元。ST泰禾對外擔保中實質性逾期債務對應的擔保余額為54.16億元。
ST泰禾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進債務重組事宜,積極解決債務問題。截至目前,公司及各方尚未形成全面債務重組解決方案。
5月25日晚,ST泰禾再度披露風險公告,與興業信托之間多筆貸款到期未償還,已被申請強制執行,涉案金額31.86億元。另據公司披露,截止4月末,公司(包括控股公司在內)除上述相關訴訟外,尚未披露的其他小額訴訟、仲裁事項共計463起,涉及金額 4.04億元,主要為金額較小的商品房合同糾紛及工程施工合同、租賃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