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秋季學期開學臨近,“一網通辦”為即將入學的申城學生上線了新服務。
在寶山區某小學就讀的低保家庭學生小張不愿申請學生資助,究其原因,一方面家長擔心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開具證明等事項的辦理流程也比較繁瑣。
上海將于2023年秋季學期,全面推進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資助“免申即享”, 推動學生資助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的轉變,從“人找政策”到“免申即享”的轉變。
上海市教委透露,“免申即享”政策已在寶山區試點實行?!耙痪W通辦”通過精準匹配符合資助條件的經濟困難學生,精準推送至學生家長。學生家長只需要實名制登錄“一網通辦”,核對信息無誤后,在線電子簽名確認申請意愿,線上即可完成資助申請,實現學生資助全程網上辦理,而孩子則不參與申請流程、不公示、保護了隱私。
據透露,在今年春季學期,上海已有10個區、420所學校開展了免申即享試點工作,比對和確認資助2086人,資助金額374.48萬元,均通過一網通辦完成了相關操作,切實走通了一網通辦免申即享的通路。
又是一年開學季,傳統教育繳費方式費時費力,家長們希望改變的愿望迫切。為此,松江區教育局依托“一網通辦”平臺,打造區級基礎教育繳費統一入口。
今年開學季,家長打開“一網通辦”輸入證件號和孩子的姓名,進入系統會自動識別孩子所屬的學校和基本信息,各項需要繳納的費用項目實時顯示,無需辦理指定銀行卡,便可任意選擇支付寶、微信、銀聯三大渠道之一進行學費、住宿費、代辦服務性收費等的實時付款,還可方便查詢到繳費及退費的所有歷史情況,實現自動開票自動匯繳。
記者獲悉,該項目已在松江試點,目前正在全市推廣。截至目前,29所市直屬高等院校中的24所已成功上線該功能,預計年內將全部上線。黃浦區、長寧區、虹口區、徐匯區等各個教育局也在試運行或建設中。
此外,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也面向大中小學生“五育”教育,推出“一生一檔”項目。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簡稱“五育”。在上海閔行,教育部門構建面向中小幼學生提供五育公共服務產品的應用集,包含五育場館、五育課程、五育活動、五育證書等應用,前端上架“隨申辦·學生專區”,數據層引入“上海市學籍數據”、“家庭關系庫”和“法人庫”等市級數據標準和數據源,用戶認證實現與“一網通辦”“隨申辦”“上海市教委”認證體系對接,學生參與五育學習的客觀過程性數據通過區大數據中心歸集至上海教育主題庫,記入上海市學生“一生一檔”,在隨申辦中可以隨時查到活動記錄和獲獎證書。
該平臺自2023年2月上線以來,已匯聚編目全市2500個五育場館資源,為未成年人提供800多門原創五育課程和活動,支持學生在導師指導下跨校組建學習社群,自主開展項目化學習、研學實踐和人文行走等個性化學習。
通過“一生一檔”,教育部門可形成可量化、客觀真實的學習成果和五育成長報告,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數據采集提供重要參考,基于數據識別個性化人才,向學校、區域推送潛在優質人才,進行人才專項培養,真正實現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