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張曉迪
近日,因日本啟動福島核電站污染水排海,部分中國人因恐慌而紛紛“搶鹽”。中國鹽業協會等多部門已公開表示,國內不缺鹽,我國存在30余年的食鹽儲備機制,能夠保障在遇到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食鹽的安全穩定供應。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總體上國內現有食鹽產能大于消費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正因如此,2023年上半年,蘇鹽井神等鹽企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下滑。
2023年8月29日,蘇鹽井神(603299,SH)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根據報告,上半年,蘇鹽井神實現營業收入29.0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23%。實現歸屬凈利潤4.05億元,同比下滑15.97%。實現扣非凈利潤3.81億元,同比下滑19.37%。
公開信息顯示,蘇鹽井神系江蘇鹽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制鹽生產能力在我國制鹽行業名列前茅,是全國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全國綠色食品示范企業。
雖然業績出現了下滑,但實際上,2023年上半年,蘇鹽井神食鹽產量仍然是增長的。2023年報告期內,其食用鹽產量達53.86萬噸,同比增長10.69%,銷量達49.50萬噸,同比增長10.79%。
其食鹽產品包括海藻碘食鹽、綠色食品食鹽、深井巖鹽、天然日曬鹽等系列中高端食鹽,年產銷食鹽120萬噸。
其食鹽主要銷售地區為江蘇及周邊省份數,其生產的“淮鹽”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對于此次業績出現下滑,蘇鹽井神稱,主要是去年同期為歷史極值、報告期內鹽產品價格波動下滑。
另一家食鹽上市企業,雪天鹽業(600929,SH),是全國鹽行業第一家產銷一體、跨省聯合的現代股份制上市公司。其擁有湘衡鹽化、湘澧鹽化、湘渝鹽化、九二鹽業、永大食鹽、雪天技術等6家國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鹽產品年產量500余萬噸。
根據稍早前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告,雪天鹽業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9.38億元,同比減少10.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33億元,同比減少2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約3.11億元,同比減少34.71%。
其旗下食鹽品牌主要為“雪天”牌食鹽,是中國馳名商標。
對于此次“福島”事件,雪天鹽業稱,公司95%以上為深井礦鹽。公司旗下百余家分公司,10多萬家零售終端和近2萬家合作經銷配送商,銷售配送網絡遍布全國。公司食鹽儲備充足,完全可以滿足市場平穩供應。
8月28日晚,江西省內最大的鹽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企業,江鹽集團(601065.SH)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江鹽實現營業收入14.59億元,同比下降5.5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7億元,同比下降8.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24億元,同比下降10.48%。
江鹽集團稱,公司制鹽產能超過265萬噸/年,食鹽產品以自采井礦鹽為基礎生產,鹽鹵凈化源自封存于千米的地下鹽層,品質純凈。公司在江西省內擁有完善的產銷一體布局和覆蓋城鄉的市場網絡,食鹽儲備供應充足,產品源頭可追溯,質量安全有保障。
鹽企業績整體下滑,背后有何共性?一位中字頭鹽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我國食用鹽產銷量相對穩定,商超終端食鹽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基本沒有周期性??傮w上國內現有食鹽產能大于消費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出口原鹽71.3萬噸。
該人士稱,2016年食鹽專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鹽行業經營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不再核準新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確保企業數量只減不增,鼓勵食鹽生產與批發企業產銷一體,跨區經營推動食鹽市場競爭活力提升,食鹽品種日趨豐富,食鹽價格趨向多樣化,能逐步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