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觀察
經典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認為,每個時代都有在科學界占主導地位的范式。
放到早篩行業來說,在技術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如何構建新一代的產品,降低應用門檻,打通商業化路徑是產業需要共同解決的挑戰。成功者,必然會成為整個行業影響發展的“范式”。
那么,在這樣一個時代里,早篩行業的“范式”又是什么呢?作為產業觀察者,我們嘗試從一線參與者的經驗和洞察來思考,回答上述問題。
一個觀察樣本是諾輝健康。“爆紅” 一詞,可準確描述過去兩年的諾輝,2021年還只是默默無聞的18A企業之一,2023年卻成了為數不多的依靠產品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
就像一場百米賽跑中,原本被甩在身后的選手突然加速,超越了所有人。如今,諾輝的沖刺還在繼續。
9月2日,諾輝發布宮證清突出的基線臨床數據,數據表明,尿液取樣和陰道宮頸取樣的一致性非常高。這預示著,首款尿液宮頸癌HPV篩查產品有望于2027年上市,成為公司的增長新動能。
那么,持續的加速度下,諾輝告訴了我們什么?
01 初心、耐心與決心
在人類與自然界發展進程中,客觀存在著"荷花定律"。其要義之一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個人拼到最后拼的不是運氣和聰明,最主要是毅力。
荷花定律對早篩行業的啟示,極具現實性和操作性。因為早篩慢工出細活的特質,要求企業初心、耐心和決心缺一不可。
對于一款希望“拿證”的早篩產品來說,負責任的試驗數據才是產品檢測能力的試金石,也是獲得臨床醫生和用戶信任的基石。
這意味著,產品必須經過“底層技術開發-回顧性研究-大規模前瞻性研究-產業化落地”四個階段。
每一階段都極具挑戰,尤其是大規模前瞻性研究。這一點,可以通過宮證清來窺探一番。
由于需要觀測到足夠數量的陽性結果樣本,大規模、前瞻性研究要保證足夠大的入組人數:
基于測算,宮證清臨床共納入1.67萬名受試者,這也是國內迄今規模最大的癌癥早篩前瞻性注冊臨床試驗。
為了保證入組受試者樣本真正符合真實世界水準,宮證清設定了北京、河南、四川、浙江、湖南5個中心同步進行。
臨床數量規模大、多中心并行,臨床的周期和難度無疑陡增。
更重要的是,受試者入組只是開始,臨床是否成功,取決于最終的數據分析,因此,宮證清接下來將進入第二階段:為期3年的隨訪研究。
這也是為什么,宮證清的產品開發啟動于2017年,但目前只成功了一半,真正上市需要等到2027年。
一款早篩產品的研發,“十年磨一劍”是常態。從行業角度來說,荷花定律意味著競爭格局的良好。但資本的喧囂,企業缺乏耐心等諸多因素導致,執行者寥寥無幾。
如今,諾輝的例子,或許能夠讓市場靜下心來,重新思考企業的發展之路。
02 思路比產品重要
諾輝的成功,也不僅限于能夠靜下心來做產品的研發。事實上,早篩企業的發展,經營思路比產品更重要。
諾輝的經營思路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選品策略,二是商業化策略。只有整體理解其策略,才能洞悉早篩行業增長的秘密。
選品層面,雖然能夠“早篩”的適應癥很多,但作為區別于“診斷”的存在,到底哪些適應癥適合早篩,頗為值得思考。
進展較快或較慢但致命性不高的癌種,早篩的臨床獲益相對有限,市場需求也會受到限制。這要求企業自立項開始,就要有清晰的思路。諾輝健康的宮證清,是很好的一個觀察樣本。
首先,宮證清的篩查能夠帶來臨床獲益。宮頸癌雖具有發病率較高的特點,但進展緩慢,從癌前病變到最終發展為癌癥需要數十年時間。也正因此,“早篩”不僅能降低死亡率,更能降低發生率,極具社會價值。這也是宮頸癌早篩產品商業邏輯成立的核心基礎。
其次,相較于臨床篩查手段,宮證清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作為首款基于尿液樣本無痛無創的宮頸癌HPV篩查產品,其在依從性和可及性方面優勢明顯。
這也使得,其能成為現有宮頸癌篩查的有力補充。一方面,簡單、快捷的無創方式,讓更多女性避免了去醫院的煩惱;另一方面,檢測不受地點、時間限制,能夠觸及醫療資源匱乏地區。
此前,衛健委定下2030年適齡婦女宮頸癌人群篩查率達到70%以上,但如下圖所示,受限于醫療資源等因素,我國宮頸癌篩查要想達預期目標,自采樣方法不可或缺。
這也意味著,宮證清的依從性、可及性優勢,為其后續放量埋下了伏筆。由此可見,選品策略至關緊要。
選品決定著早篩邏輯是否成立,商業化則對應著產品的增長天花板。如果早篩產品若局限于醫院等B端渠道,天花板一眼便能望穿。畢竟,在B端,醫院等渠道話語權更為強勢;而只注重消費醫療渠道,無異于無源之水。
而諾輝則將兩者進行了完美融合。首先,從臨床渠道出發,對消費者進行持續教育;其次,臨床渠道完成教育的消費者,能夠帶來后續不斷的復購需求,以此形成公司消費醫療的“池子”。隨著臨床渠道越拓越寬,消費池子也日益增厚,最終形成正反饋。
這并不意味著,諾輝的商業化路徑是中國早篩行業的最優解,但至少,目前其業績增長軌跡,已經告訴市場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策略。
某種程度上,一家企業的“思路”決定了如何朝著目標前進。思路能夠熨平行業周期帶來的波動,也決定著一家企業長期發展的天花板。隨著諾輝的成長,其在早篩行業深耕的思路,也愈發值得其他企業去思考。
03 極致的效率追求
創新行業,本質也是創造行業,即以更低的成本制造更好的產品。成本控制,是創造公司的底層能力,是制造業的物理定律,它決定一切。諾輝同樣是靠總成本持續降低戰略,達成率先盈利上岸的目標。
因為擁有大量的C端業務,如何將其“化零為整”,帶來顯著的規模效應是重中之重。為此,諾輝進行了廣泛探索,最終通過“合并簽收”等方式,使得平均運輸成本大幅下降。
而在流程方面,諾輝則將個人全程負責制的方式,改為流水線方式,這也使得其在保證檢測質量的同時提高檢測效率。據公司透露,通過這一方式,諾輝的人均處理量提升60%,人效大幅提高。
當然,人效的提高不僅取決于流程,還得得益于技術手段。目前,諾輝采取用機器替代部分人工的半自動化方式,包括自動化移液等,這也使得,公司人員數量同比增長87%,檢測量則增長了354%。
對于大部分制造業來說,制造效率領先足以帶來顯著的成本優勢,但在基因檢測行業并不夠。畢竟,耗材作為基因檢測行業持續消耗性高價產品,對整體利潤率有著直接影響。
基于此,諾輝除了提高效率,還通過包括垂直供應鏈整合降低采購價等措施,進一步控制成本。
比如,移液消耗品“槍頭”。作為每一個樣本需要獨立使用的耗材,一開始諾輝的“槍頭”采購成本是8毛,經過供應鏈管理,成本下降了10%。
對于年檢測量數百萬的業務來說,這樣的成本下降顯而易見。可以看到,通過對原材料價格優化,諾輝的整體采購成本下降3%。
不僅如此,諾輝對于效率追求,已不局限于管理,更在于整合——自己做更多的事情。
據了解,諾輝已成立全資子公司新輝生物,著力核心原材料的研發。這意味著,諾輝未來不僅能在核心原材料方面自給自足,甚至還可以對外銷售,賺走核心耗材的錢。
從這些方面來看,諾輝健康可謂是 “精益” 理念的踐行者。
對流程、供應鏈的極致管控,是諾輝成為早篩行業最早上岸者的根基,也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的發展范式參考。
04 總結
回看諾輝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早篩企業的驅動力是多維度的。
要成為成功“范式”,不僅需要技術過關,同時需要具備耐心。而這僅僅是能否成功的基礎,對行業的理解,又決定了企業最終能走多遠。
更重要的是,在企業持續向上的探索中,對手不僅是新老早篩企業,還有過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