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香港旺角,8月下旬,盡管已近暑期尾聲,帝京酒店的入住前臺前仍排起小長龍。沙發上坐滿了等候辦理入住的旅客,孩童在新設置的“帝京駅”裝置邊玩耍。
沉寂三年的邊境重新開放,內地旅客再次踏上出境旅游的行程,香港酒店業迎來復蘇。9月7日,新鴻基地產發布2022/23全年業績。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年度內,酒店業務收入為42.15億港元,同比增長37%;營業溢利為1.61億港元,上財年為虧損4.29億港元。
新鴻基地產表示,“全面通關,酒店房間及餐飲業務之收入錄得強勁復蘇?!彪`屬新鴻基地產的帝港酒店集團旗下擁有四家香港酒店,包括帝都酒店、帝京酒店、帝景酒店及帝逸酒店,合計擁有超過2400間客房及套房。
此外,香港半島酒店母公司大酒店、海港企業也在上半年成功扭虧為盈。
內地游客是香港酒店業最主要的客源。自2015年起,香港酒店月平均入住率一直在86%以上,2018年高達91%;這一數字在通關受阻的影響下,一度低于40%。
根據香港旅發局統計,1-7月共有1647.24萬旅客人次訪港,同比增長13178.6%。其中內地旅客達1308.67萬,增長12725%。
盡管游客回來了,但業界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旅游模式發生了極大轉變——從過去的“買買買”轉向“打卡游”、“深度游”。而香港酒店業也通過推出打卡路線、設置文化菜式,迎接這一變化。
“香港也是一個多元化、歷史豐厚的地方,只有購物天堂這個賣點是不夠的,需要用更多東西去維系?!钡鄹劬频昙瘓F區域市場傳訊總監謝睿晴認為,“獅子山、鐵路、城門河,這是游客可以在香港找到的另外的面貌。香港的面貌不只是維港、太平山頂,這里還有很多特別的東西。”

內地旅客重新“占領”香港
首先回來的,是商務旅客。
通關以來,各種展會在香港輪番登場。此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張淑芬接受界面大灣區采訪時提到,僅是3-5月份,就吸引了20萬來自160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來港參展,“以買家和參展商的數量來看,上半年已經恢復至六到七成,預計年底有七至八成,2024年完全恢復?!?/span>
帝京酒店資深營業經理梁先生告訴記者,酒店房價上漲最快的時間出現在春節過后,主要是受會展客人的帶動。東鐵線開通后,從帝京酒店出發,13分鐘就能抵達灣仔會展中心和金鐘,這里也成為會展客人選擇的熱門地。
哪怕是位于非中心區的沙田,也受到會展業的帶動。帝逸酒店位于沙田,其商務會議及展覽資深營業經理陳雪玲提到,以前會展客人很少選擇沙田,但屯馬線開通后,商務客明顯增加。帝逸酒店也具備成本優勢,相比灣仔的酒店成本節省至少一半。
可以明確的是,房價比未通關前已有明顯回升。謝睿晴指出,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及暑假也明顯多了內地客人,雖然還沒到2019年的高峰位,但展望前景樂觀。帝都酒店酒店經理黎兆豐亦告訴記者,“現時超過五成為內地客人,預期10月黃金周能更旺一點?!?/span>
當文化游和綠色游成為新潮流
為了迎接客人,各酒店“摩拳擦掌”。帝都酒店在9月剛剛完成裝修,從建筑外觀到內部設施進行大型翻新;帝景酒店增加了不同類型的主題客房,如森林小樹屋、躍動音樂、游戲王國等,并在暑期推出了入住酒店送夾娃娃機代幣的活動;帝逸酒店則將三樓全層設為寵物房間,在房內設置了狗窩、狗糧和露天的遛狗平臺,旨在吸引“愛犬一族”入住。
如果要找幾家酒店的共同點,那么就是在通關后開始經營小紅書賬號,推介酒店周圍的打卡攻略和旅行路線,包括“尋跡張愛玲,打卡香港文學之旅”、“香港旺角探店·寶藏潮流雜貨鋪合集”、“香港暑期親子旅行攻略”等多個路線。
謝睿晴向界面大灣區分析道,可以觀察到旅客的消費模式不一樣了,客人的詢問從“哪里有萬寧、哪里有名牌店”轉變為“哪里有特色景點、哪里有地道茶餐廳和小吃”:“有更多年輕人來香港,也帶動了深度游、探寶、打卡的熱潮。”

8月10日,旅發局總干事程鼎一在業界簡報會上表示,內地市場恢復至疫前同期約七成,約半數為過夜旅客,稍高于疫情前;疫后旅客出游和消費模式改變,追求深度及多元化的體驗。
旅客訪港呈現出幾個新的趨勢:從出行方式來看,高鐵出行逐漸流行;從旅游方式來看,文化﹑藝術及綠色旅游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年輕客群,主要因購物而來港的旅客比例呈減少趨勢,而更多追求購物以外的體驗。
謝睿晴認為,旅游模式并不能以價格高低定好壞,而作為香港本土的酒店集團,則更應著重打造香港的文化和本地味道。例如帝京酒店的餐廳“獅房菜”最新推出了“愛玲宴”,菜式基于張愛玲《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成名作。謝睿晴希望能借此吸引內地的文青。
而位于城門河支線上的帝逸酒店,則為客人提供了在河邊騎行的自行車?!皬闹車呐涮讈碇v,主打活力、環保而非購物?!标愌┝嵴f道,希望借此讓游客體驗到香港的山水風景。
仍面臨人手短缺
盡管旅客人數回升,但是香港酒店業完全恢復仍待時日。財報顯示,2023財年,新鴻基地產旗下香港酒店年內錄得73%的平均入住率。
外國客人依然恢復得較慢。黎兆豐向記者表示,外國客人有所減少,因為香港航班還沒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運力不足。整體而言,不包括華僑在內的外國客人少于三分之一。他預計2024年才能恢復,酒店也將進一步發展商務客人和會展客人。
航班班次有限、機票高昂等原因,都限制了美國及歐洲等長途旅游市場的恢復。這背后是香港航空業的人手不足。國泰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此前接受界面大灣區采訪時提到,目前國泰航空的運力恢復至接近疫情前60%水平,預計在明年底才能恢復100%的水平。

人手短缺不僅存在于航空業,酒店業亦是如此。根據港府統計處最新統計,2023年5月至7月,與消費及旅游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下跌0.3個百分點至3.7%。
服務業各行業中,住宿服務復蘇最快,一季度經季節性調整的業務收益指數(2015年按季平均指數=100)為96.5,增加了53.7%,遠超過零售業85.2。
7月4日,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干事徐英偉在電臺節目上表示,酒店行業人手短缺,人手不足以應付旅客,未來與工會合作吸引更多人入行;政府的引入外勞方案預計最快要于明年才能實施。
黎兆豐提到,面對酒店業的人手短缺,也在研究是否需要引入外地員工,主力可能是大灣區,“前線員工比較缺乏,目前客房服務員仍有缺口?!?/span>
新鴻基地產則在財報中表示,酒店的管理團隊增加使用智能科技和機械人,以提升營運效率和減輕前線員工的工作量。例如帝逸酒店在每個客房中設有平板,客人可以直接通過平板下單所需物品。
“長遠來看,香港酒店業還是面臨很多挑戰,例如內地客人是否會把香港當作首要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行業內人手仍比較短缺,請人、留人都需要花一番心思,客房服務方面還要增加服務的機動性?!敝x睿晴提及,除了酒店業,餐飲業、旅游業都面臨這個問題,香港的服務業復蘇假以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