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2023年9月14日,界面新聞從“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虹口區先后赴香港、新加坡、日本開展投資推介,吸引重點項目106個、總投資超過600億元。
今年1-8月,虹口新設企業注冊資本累計達到236億元,位居中心城區第一。1-7月,虹口區實到外資2.62億美元,同比增長22.9%,同時新增市區兩級總部企業15家。
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虹口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54.42億元,同比增長10.1%,完成全年目標的80.1%,總量和增速位居中心城區第四、完成進度位居第一。
虹口區委書記李謙表示,隨著國際航運公會(ICS)上海代表處、上海資產管理協會等功能性機構先后入駐,荷蘭全球人壽、加拿大宏利等國際金融巨頭加快集聚,世界隱形冠軍企業虹口行成功啟動,虹口區域經濟正加快向產業鏈高端環節和服務鏈高價值鏈區段邁進。
航運業和金融產業是虹口區兩大優勢主導產業。當前,虹口區共集聚航運企業4500余家和功能性機構近40家;集聚各類金融企業和機構2100余家,資產管理規模超8萬億元,百億級私募15家、位居全市第一,兩大產業的區域經濟貢獻度超過三成。
李謙表示,未來,虹口區將大力推動產業國際化、數字化、綠色化和特色化發展。
在國際化方面,虹口區將提高金融、航運等優勢產業利用外資水平,創建航運服貿國際合作區,深化全球投資合作伙伴計劃,引育一批高成長性的隱形冠軍企業,大力發展專業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融入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中高端,提升產業國際化能級。
在綠色化方面,虹口將依托上海環交所、綠色技術銀行等平臺,全面做好中碳所落地相關事宜,發展碳審計、碳檢測、碳評估、碳金等專業服務,促進產業綠色化發展。
據介紹,為破除制約發展的制度壁壘和路徑約束,虹口區還將研究建立“撥投結合”“投貸聯動”“招投聯動”等政府引導模式,帶動各類社會資本進入創業,鼓勵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2020年,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規劃獲批。三年以來,北外灘開發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
李謙表示,三年來,虹口建立健全開發建設機制,編制“一張總圖”,深化完成中央綠軸、地下空間以及風貌保護街坊等專項規劃,區域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于202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開發建設步入快車道。
三年來,北外灘世界會客廳落成啟用,白玉蘭廣場、北外灘來福士、友邦金融中心等一批高端商務載體先后建成運營,480米浦西新地標上海北外灘中心、59街坊上海華貿中心等標志性項目開工,總投資超過800億元的22個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據虹口區委副書記、區長呂鳴介紹,今年全區共安排重大工程5類43項,總建筑面積316萬方,總投資超過1600億。其中,北外灘22項,是虹口重大項目建設的主戰場。目前北外灘航海公園、金茂廣場、國華中心、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等一批項目已竣工交付。
1-8月,北外灘合計開竣工面積119萬平方米,完成全年計劃85%。

呂鳴透露,作為2023年上海全市首個“走出境”的區級政府團隊,虹口區先后赴韓國、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美國等開展經貿交流,并在北京、深圳和香港等地設立招商服務機構。
據悉,今年以來,虹口區先后落地加拿大宏利、美國信安、新加坡凱德卓盈、日本HADO以及香港友邦保險等外資項目,中電投綠能、山鐵綠能科技等內資總部企業;藍晶微、Rokid等前沿科技企業也相繼落戶虹口。
目前,虹口總部企業達到65家,虹口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有哪些新的規劃?
對此,虹口區發改委主任萬建輝回應,今年虹口新設企業3641戶,同比增長178.2%,增幅位居全市第二。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企業生長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從出生到成長到發展的全過程所涉及到的外部服務環境不斷的優化。”萬建輝進一步表示,虹口要讓企業更便利地出生,更茁壯地成長,更健康地發展。
據悉,去年以來,針對中小微企業所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虹口在全市首創“信易貸、虹企貸、科技履約貸”“三貸聯動”普惠金融行動,截至今年8月,已為1439家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近70億元。
在此基礎上,虹口還探索“撥投結合、投貸聯動”模式,設立“撥投結合”資金池和“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在虹口加快形成“科技-金融-產業”良性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