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9月15日深夜,中融信托在官網公告稱,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該公司部分信托產品無法按期兌付。
公告稱,為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能,經股東會授權、董事會審議通過,中融信托與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委托管理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為中融信托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
中融信托表示,該公司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信托法律關系不因此而發生改變,中融信托繼續按照有關法律和信托合同約定,對信托產品投資者承擔受托人責任。委托期限為2023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4日,雙方協商一致可提前結束或延期。
8月以來,包括微光股份(002801.SZ)、先鋒電子(002767.SZ)、金房能源(001210.SZ)、金博股份(688598.SH)、南都物業(603506.SH)、咸亨國際(605056.SH)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多家上市公司相繼披露購買的中融信托理財產品發生逾期兌付。這些逾期的信托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6%至7.2%,期限為3個月、12個月、24個月不等。
公開資料顯示,中融信托成立于1987年,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2009年信托資產管理規模突破1000億元。2010年,經緯紡機受讓中植集團持有的中融信托1.17億股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22年年報顯示,經緯紡機持股37.47%,中植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