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9月16日晚間,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布一則案情通報。通報顯示,公安機關已于近期依法對恒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大財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投資人如需報案,可通過線上報案、電話報案、短信報案、郵寄報案等方式進行報案登記。
通報全文如下:

天眼查app顯示,恒大財富成立于2015年11月,法定代表人為杜亮,注冊資本10億元,由恒大金融控股集團(深圳)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恒大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恒大財富及其關聯方違法歸集資金形成內部資金池,違反合同約定錯配產品投向、期限,造成廣大投資人的損失。
在此次恒大財富被公安立案調查前,恒大財富就已在8月31日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資產處置進度不及預期,未獲得資產處置資金,已無法開展該月兌付。
再往前追溯,今年5月31日,恒大財富曾發布公告稱,公司資金回籠情況不理想,該月可用兌付資金不足,無法按原標準2000元進行兌付。
而該標準已經是恒大財富在2022年底調整過的兌付方案,此前為每人每月兌付8000元。
據官網介紹,恒大財富的業務板塊主要分為財富管理咨詢和社區金融兩大類,于2016年3月上線運營。
財富管理咨詢業務主要圍繞客戶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為合格投資者提供高端理財、私募投資等定制化投資理財咨詢服務;社區金融業務則為依托恒大地產為業主提供的全方位社區金融服務。
此前,8月21日,中國恒大在港交所發布的《內控評估及對前任審計師提出的某些問題檢討的主要結果》披露了恒大財富的資金兌付情況。
文件顯示,恒大財富通過第三方發行主體,經與各地區金融產品交易所分別進行備案登記并批準發行定向融資產品。公司各附屬公司因應其資金需求通過恒大財富發起多個定融產品發行方案。
2021年8月,基于出現兌付困難的情況,定融產品已全面停止對外銷售。
按恒大集團統計數據,自定融產品發起至停售止,合共募資金額涉及約921億元。此外,恒大集團是定融產品的增信方(即擔保方),集團兩家附屬公司就定融產品提供了增信擔保 ,對定融產品未按期足額支付部分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差額補足義務。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止,未兌付本息分別為合計約人民幣410億元及約人民幣340億元。
2021年9月初,在恒大爆發危機后,恒大財富也被爆出部分產品逾期兌付,引發多方關注,尤其是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如何保障。
隨后在9月10日,許家印在恒大財富專題會上明確表示,要確保所有到期的財富產品盡早全部兌付,一分錢都不能少。
許家印當時曾強調,兌付過程中,一定做到公平公正,不允許任何人搞特殊化,以前沒有發生過、今后也絕不會發生,要按既定的兌付方案千方百計爭取比計劃提早兌付。
在前調公平兌付后,此前恒大高管中提前兌付的人員被要求退回自己。其中就包括許家印的前妻丁玉梅投資的2300萬,恒大財富董事長杜亮和其父親杜永平投資的990萬元。
此后發布的《恒大財富投資產品兌付方案》分為三部分,分別為:現金兌付、實物資產兌現、抵扣購房尾款兌付,投資者可從三種方案中選擇其中一種兌付,或者組合任意兩種及三種方案兌付。
今年以來,恒大集團整體的境外債務重組正在繼續推進中,恒大系旗下的三家主要上市平臺中國恒大、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已先后補發各期的財務報告,并實現復牌。接下來,仍需要等待境外債重組的通過,目前債權人投票已數度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