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經濟導報
曾在3月份宣布募資總額不超過5.06億元定增預案的海聯金匯(002537.SZ),卻于9月20日公告稱,決定終止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并于同日公告,公司擬以不低于3億元、不超過6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9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海聯金匯于9月20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公司向華為問界M7汽車提供安全結構件等產品。此前,公司也曾透露全資子公司聯動優勢與華為在信息服務方面有基礎合作。
9月20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該公司董秘辦,詢問其合作的具體項目,一位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將采訪提綱發送至郵箱,但至截稿,對方并未予以回應。

終止向實控人定增補流
今年3月14日,海聯金匯披露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稿),擬向公司實際控制人劉國平、孫剛發行不超過8000萬股,募資不超過5.06億元,價格為6.32元/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彼時,在海聯金匯看來,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是為了滿足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有利于公司拓展融資渠道,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增強財務穩健性。本次發行后,公司總資產與凈資產規模將大幅增加,資本結構將得到優化,抗風險能力將得到增強。
此后,海聯金匯于6月12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曾透露,“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目前處于中介機構盡職調查階段,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披露后續進展情況。”
然而,幾個月過去了,海聯金匯卻最終在9月20日宣布放棄此次定增,“鑒于目前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公司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發展規劃等諸多因素,并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審慎分析后,決定終止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
定增項目為何終止?終止定增后如何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9月20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海聯金匯,但對方并未予以回應。
擬大舉回購
根據海聯金匯的公告,公司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發行的A股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3億元(含),不超過6億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9元/股(含)。
公司表示,擬回購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計劃;按本次擬用于回購的資金總額及回購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約為6666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68%;本次回購股份的實施期限為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過十二個月。
一位接近海聯金匯的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擬用于本次回購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不會損害公司的債務履行能力和正常持續經營能力,不會發生資不抵債的情況。“本次回購將有利于增強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維護全體股東利益,同時有助于公司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根據財報,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聯金匯總資產為86.66億元,凈資產為44.43億元,流動資產為63.09億元。按照回購資金總額上限6億元測算,回購資金占公司總資產、凈資產、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92%、13.50%、9.51%。
或許由于回購方案的出臺,9月20日上午開盤,海聯金匯股價高開3.63%。截至當日下午收盤,海聯金匯收于6.48元/股,上漲2.21%,總市值76.08億元。

上半年現金凈流量大增
海聯金匯的主營業務包括汽車零部件、第三方支付服務和移動信息服務。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42.42億元,同比增長15.67%;實現凈利潤4087.56萬元,同比下降52.25%。
海聯金匯表示,報告期內主營業務增加的主要原因,系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務及移動信息服務業務增長所致;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受外部環境及訂單影響下降所致。根據財報,公司進一步打造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務的技術和渠道優勢,報告期公司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務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0.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1.54%;移動信息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78%;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3.6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11%。
根據財報,海聯金匯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31億元,同比增長達322.22%。公司表示,主要是報告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較同期增加所致。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海聯金匯放棄定增轉手大舉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