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鴻途 李亦輝
編輯|深海
假期臨近,今年的國慶檔也正式拉開帷幕。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國慶期間有12部新片上映,其中有10部為國產片,包括《志愿軍:雄兵出擊》《堅如磐石》《前任4:英年早婚》等商業類型片和主旋律大片。截至9月28日晚上10點20分,2023年國慶檔新片總票房(含預售及點映)2.66億元。
在經歷了史上最強暑期檔過后,市場也對接下來的中秋加國慶檔充滿期待。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表示,“我們知道今年暑期檔大幅刷新歷史紀錄,今年國慶檔強片如云,因此我們對檔期票房還是很有信心的。”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數據,由雷佳音、張國立、于和偉等實力派演員主演,張藝謀執導的懸疑犯罪片《堅如磐石》,以24.6億元的預測總票房暫時領跑;話題度較高的愛情片《前任4》則緊隨其后,預測總票房也有15.92億元,超過該系列的前三部;大導演陳凱歌執導的《志愿軍》,預測總票房也達10.09億元。
雷達財經注意到,本次國慶檔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比如《志愿軍》背后有中國電影、博納影業等上市公司的身影;《前任4》的出品方包括華誼兄弟、中國電影、阿里影業等,華誼兄弟也在互動平臺稱,該影片是由公司主投主控的影視項目。其中對于上半年虧損的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公司而言,如果參投的影片擁有高票房則能趁機快速回血。
多種類型題材大混戰
國慶檔作為一年中的核心檔期之一,往往是大片角逐的主戰場,今年也不例外。
《志愿軍》、《堅如磐石》和《莫斯科行動》等影片的背后,既有陳凱歌、張藝謀兩位第五代導演同檔期對陣,也集齊了劉德華、雷佳音、張國立、黃軒等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同臺競技。
但是,不同于去年國慶檔以主旋律題材為主的局面,今年的國慶檔的一大特點就是題材更加多元豐富,分別有愛情、戰爭、懸疑、動畫多種類型,也涵蓋了更多的觀影人群。
貓眼平臺的想看數據顯示,有著前作IP效應的《前任4》熱度領跑,目前想看人數達187.2萬人,熱度遙遙領先。
作為國產愛情片中少見的系列作品,“前任”系列的誕生離不開一個人——田羽生。早在2010年,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田羽生已在業內暫露頭角,他是當年的票房黑馬《人在囧途》的編劇之一。
2012年,田羽生開始從自身經驗感悟出發寫《前任1:前任攻略》的劇本,兩年后這部由他執導的電影與觀眾見面,在大片云集的春節檔收獲了1.29億元的票房。
2015《前任2:備胎反擊戰》,最終錄得2.5億人民幣票房。2017年12月29日,《前任3:再見前任》上映,最終票房飆升至19.41億元,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
在田羽生看來,取材于生活的故事,才能在觀眾中引起共鳴,《前任3》的靈感就來自他的一個前女友發的長微信。而《前任4》的看點,據說從與前任的“體面告別”后,走向“英年早婚”。在婚姻已成為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的當下,影片嘗試讓人們放下前任的同時,學習如何面對愛情和婚姻的轉變。
前任系列的基本盤固然龐大,但闖進國慶檔的對手都不容小覷。有張藝謀坐鎮的《堅如磐石》,聚焦懸疑、反腐的現實題材,更有雷佳音、張國立、于和偉、周冬雨等強大配置,觀眾期待值頗高。
貓眼專業版App數據顯示,《堅如磐石》的想看數據接近48萬。況且有著同樣由張藝謀執導的爆款《滿江紅》大賣45億元的佳績在先,《堅如磐石》的預測票房達24.6億元。
同為主旋律類型的《志愿軍:雄兵出擊》、《莫斯科行動》營銷熱度也不低,抖音話題播放量分別為16.2億和20.7億。
其中,《志愿軍:雄兵出擊》作為《志愿軍》三部曲首部,由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導演之一的陳凱歌執導。《莫斯科行動》則與《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并稱“國家行動三部曲”,后兩部分別有著36.52億、11.86億的成績。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五一檔的《長空之王》表現平平給市場提了個醒,主旋律不一定是票房的保障。類似的戰爭群像電影能否在創作手法、敘事方式等方面推陳出新,打破固有的主旋律電影框架,將決定票房上限。
此外,動畫片題材占據了今年國慶檔的半壁江山,有《汪汪隊立大功大電影2:超能大冒險》《貝肯熊:火星任務》《小美人魚之大海怪傳說》《我是哪吒2:英雄歸來》《瘋狂大營救》和《功夫王之猛虎上山》6部,其中《汪汪隊立大功大電影2》《瘋狂大營救》為引進。
頗具看點的片單,讓國慶檔能否延續暑期檔的觀影熱潮,充滿了懸念。在票房分析師羅天文看來,目前領跑的《前任4:英年早婚》和《堅如磐石》很有可能在這個檔期內大放異彩。
哪些上市公司在角逐?
今年以來,在消費復蘇的背景下,電影市場也重回增長。據貓眼電影專業版統計,2023年暑期檔(6月1日-8月31日)全國累計票房206億元(含服務費),創歷史新高。其中觀影人次超5億,高頻觀影和今年首次觀影人群的比例均較2019年同期提升。
而國慶節作為僅次于春節的長假期,也是往年的觀影消費高峰期。數據顯示,2013年時,國慶檔總票房僅6.28億元;至2019年,達到了歷史新高的44.66億元。
在影片供給豐富的今年,加上8天長假期留給人們更多的觀影時間,業內對市場表現充滿期待。
光大證券表示,2022年國慶檔票房低基數帶來2023年檔期票房高增預期,且據目前超前預測票房數據,今年國慶檔期上映影片的最終票房總和(包括中秋國慶檔內及后續的票房)區間在54.9億至77.4億元,有望超越2019年國慶檔最高值44.6億元。
中金公司指出,國慶檔多部各類型頭部影片定檔,票房或具有較大增長彈性。參考2023年重點檔期平均票價情況,國慶檔票價或延續增長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電影票房持續增長,將為哪些上市公司帶來利好?有媒體統計,10部影片背后的出品、發行方數量達到近70家,包括中國電影、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奧飛娛樂等頭部影企。
其中,出現在了3部影片的出品、發行名單中的華誼兄弟,有著較大贏面。這三部分別是主控的《前任4》,作為聯合出品方的《志愿軍》和《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
對以影視娛樂收入為主的華誼兄弟而言,亟需票房來改善業績。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誼兄弟凈虧損1.43億元,過去五年半以來凈虧損總共達74.9億元。
業績表現低迷,或與公司的影視項目營收不佳有關。華誼兄弟上半年主控的電影僅有《搖滾藏獒:乘風破浪》《愛很美味》兩部上映,票房分別為3962.4萬和1455.1萬。另外參控了《流浪地球2》《回響》《灌籃高手》,這5部影視作品合計實現收入1.5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46.87%。
過去憑借主旋律商業大片屢創紀錄的博納影業,在暑期檔有《別叫我“賭神”》和《少年時代》上映,國慶檔里則是《志愿軍:雄兵出擊》的出品方。
根據半年報,上半年博納影業主投主控《無名》和《別叫我“賭神”》,參投《長空之王》《風再起時》共4部影片,分別收獲票房9.31億元、4078.2萬元、8.5億元和4904.3萬元,累計為公司帶來3.13億元電影業務收入。
電影業務未能增厚公司的業績,上半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業收入約8.50億元,同比下滑42.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65億元,同比下滑212.22%。
《堅如磐石》的主控出品方為光線傳媒,該公司上半年參與投資、制作、發行的電影項目包括《滿江紅》《深海》《交換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這么多年》,總票房約為 62.59 億元。
但票房并未給業績帶來太多加成,上半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6.05億元,同比增長3.78%,實現凈利潤2.03億元,同比增長1.12%。
另外,該公司子公司主投、發行的影片《茶啊二中》于7月14日公映,截至9月3日該影片可為光線傳媒帶來約8500萬元至1億元的營收。
首創證券分析指出,今年國內電影暑期檔強勢復蘇,疊加5月到10月專項資金免除,部分相關上市公司三季度利潤可觀。隨著更多重點項目接連上映,存在相關內容業務的有望因此利潤增長。再加上中秋國慶檔期供給充足,四季度相關市場熱度同樣有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