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沖出7家上市龍頭,坐擁超1800家生物醫藥企業,石家莊為何這么牛?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沖出7家上市龍頭,坐擁超1800家生物醫藥企業,石家莊為何這么牛?

歷經70載,石家莊的醫藥創新故事正在進入新的篇章。

圖片來源:pexels-Polina Tankilevitch

文|動脈網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剛剛成立沒多久,一切都還百廢待興。

體現在醫藥衛生領域,便是缺醫少藥。例如受限于技術,我國連常用的抗菌藥——青霉素一年的產能也僅有幾百克。由于產量稀缺,當時每克青霉素的價格甚至是每克黃金的7.5倍,人民難以負擔。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蘇聯援建下,彼時的輕工業部決定在國內建立一家抗生素廠,并為此專門成立了廠址調查組。歷時數載,調查組分別調研了上海、大連、沈陽、青島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城市,以及綜合考慮了環境、資源、交通、防空等因素后,石家莊最終脫穎而出,被選定為廠址所在地。

而這座廠,就是后來的華北制藥。

1958年6月3日,華北制藥生產的第一批青霉素正式下線。自此,我國徹底告別了青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石家莊也由此開始了其推動醫藥發展的漫漫征途。然而,在進入新千年的一段時間里,因“青霉素價格大戰”、抗感染類藥品的降價令、原料藥企扎堆等一系列因素影響,石家莊的醫藥之路走得頗為艱難。

不過,轉變正在當下發生。

一方面,石家莊近年來開始推動當地制藥產業向生物醫藥產業轉型,頻頻出臺重磅政策。例如2021年,《全力做大做強醫藥產業行動計劃(2021—2023年)》文件發布,石家莊提出要在3年內營業收入破千億,實現由制藥大市向制藥強市跨越。為此,石家莊專門在其高新區設立了國際生物醫藥園,建立千億級產值的生物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過去雄厚的醫藥產業積累也為石家莊的醫療創新帶來了助力:目前,石家莊市擁有超過1800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7家藥企已上市,這里面包括了華北制藥、石藥集團、以嶺藥業、新諾威等明星公司。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企查查)

一級市場端,包括納科生物、菲尼斯生物、森朗生物、軒竹生物、禾柏生物等醫療創新企業近年紛紛拿下大額融資,背后更是吸引到陽光人壽、倚鋒資本、國投招商、水羊股份、東方富海等超20家知名機構前來投資。

“據我的觀察,石家莊市建設生物產業集群的決心很大,且對創新藥、創新療法有很高的熱情?!辟Y深投資人陽文琪(應受訪者要求為化名)告訴動脈網,比如石家莊就引進了藥明生物,在該地建設北方最大的單抗藥物生產基地。

顯而易見,歷經70載后,從制藥工業起家,到全力向生物產業集群發展,石家莊的醫藥創新故事正在進入新的篇章。

石家莊“拼了”:政策不斷加碼醫藥研發,最高獎勵1.2億元

很多人提到我國生物醫藥發達地,通常都會想到上海、蘇州,石家莊的存在感并不強。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座擁有70載醫藥積淀的城市,在藥物研發方面一直處在全國城市前列。根據藥智數據,從2016年至2023年上半年,石家莊市的藥品申請上市總數為310個,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5。此外,無論是在藥物臨床試驗數量,還是在申請臨床數量上,石家莊皆處在全國城市靠前的位置。

(數據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動脈網制圖)

這背后,與石家莊近年全速發力生物醫藥產業,并不斷進行政策加碼有著緊密關系。

動脈網梳理發現,從2017年《石家莊高新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政策》正式出臺以來,石家莊定期會在此政策基礎上進行加碼與細化,比如2019年印發了《石家莊高新區進一步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政策》,2023年發布了《關于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若干措施中,鼓勵研發和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是重中之重。比如在政策中尤其提到,對產業化的生物制品、化學藥品和中藥一類創新藥和二類改良新藥進行獎勵,最高達1.2億元。

不僅如此,石家莊市對在全國同類仿制藥中前三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業化藥品最高獎勵300萬元,并對引進掌握國際領先技術、生成重大項目并帶動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為石家莊作出重大貢獻的領軍人才或團隊,給予最高1億元的項目支持資金。

政策的助推效果是明顯的。截至2023年6月底,石家莊市擁有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專利數量2534個,新藥上市數量4個,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數量396個。

(數據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在獎勵資金外,石家莊也在推動投資生態的完善。就在今年,石家莊高新區設立了總規模達10億元的新藥基金和50億元的產業母基金,該基金以大健康產業作為重點投資方向,以吸引重大健康產業項目落地。

當然,除了獎勵型資金和投資型資金的充沛外,石家莊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上也不遺余力。

例如今年5月,石家莊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助推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建設的若干措施(試行)》相關政策,內容主要包括高層次人才引進、高校優秀畢業生和青年人才引進、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發揮企業引才主體作用、獎勵激勵機制、鼓勵人才創新創業等各方面。

落地上,為能集中優勢資源聚合更多生物醫藥等產業人才,石家莊打造了中國石家莊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并設有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區。截至2023年6月,該園已經為超過8800人發放石家莊市人才綠卡,且有3500套人才公寓正在建設中。

“這幾年,石家莊的生物醫藥政策力度越來越大。從占比來看,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已成為了該市產業的兩大支柱?!辟Y深投資人陽文琪表示。

這個過程里,無論是老牌藥企,還是新入局者,都在積極響應號召,加快研發進度和引進技術人才,向創新藥或創新療法領域不斷延伸。

創新征途開啟:老牌藥企加速轉型,新銳企業頻獲融資

在從傳統制藥向生物醫藥轉型的產業征程中,企業們如何做才是重中之重。

而得益于政策加持,以及近年醫療創新大浪潮的大勢所趨,石家莊的企業們在穩住制藥基本盤的同時,也正全速發力創新藥與創新療法。

以石藥集團為例。作為老牌藥企,石藥集團這些年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年研發經費達40億元,每年提交專利申請逾1000項。在業務布局方面,石藥集團搭建了納米制劑、mRNA疫苗等八大技術平臺,并聚焦腫瘤、精神神經、心血管、免疫和呼吸、代謝及抗感染等領域,在研新藥達300多個。

除了拓展管線外,石藥集團也在新技術上謀篇布局。今年8月,石藥集團發布公告稱,其與英矽智能和晶泰科技有限在創新藥研發人工智能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趨f議,石藥集團將充分應用自身藥物研發經驗,結合兩家人工智能企業在創新藥研發領域的AI技術平臺,聚焦于具有高度臨床需求的戰略品種,以AI輔助藥物設計,提高新藥篩選效率和成功率。

根據石藥集團發布的公告,預計未來5年其將有逾40個創新藥及新型制劑藥物,以及逾60個仿制藥上市,其中包括處于1期臨床、已經實現出海的2款ADC藥物,以及包括多款單抗藥物。

同為老牌藥企的華北制藥也在加強研發投入,公告顯示其研發占比從6%提升到10%,且重點加強生物藥和高壁壘仿制藥研發。

在具體動作上,華北制藥創建了國內醫藥行業最大的藥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庫,現保藏6.2萬株藥用微生物,微生物來源的藥物篩選技術體系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另外,華北制藥亦擁有微生物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抗體藥物研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抗生素酶催化及結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

截至目前,華北制藥旗下的新藥公司能夠同時開展10種抗體等系列生物產品研究、5個產品中試工藝開發。比如華北制藥歷時17年研發上市的中國首個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單克隆抗體奧木替韋單抗注射液,就是河北首個獲批上市的國家一類生物藥。

除了傳統大藥企積極轉型外,一些創新公司亦在石家莊快速崛起。

例如成立于2019年3月的納科生物,就以合成生物學技術為技術平臺,利用基因工程、基因編輯、數據模擬等技術建立微生物菌種庫和符合GMP要求的微生物工廠,該企業可規?;a蛋白類、PHA、PLA、PGA等可降解新型材料和工業用酶。據悉,納科生物已擁有1200余平米的現代化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并取得國家專利15件。

又比如坐落在石家莊高新區的河北菲尼斯生物,創業12年來,其一直聚焦自身免疫疾病創新藥的研發,目前旗下代表產品FNS007即將進入Ⅱ期臨床,該產品主要針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通過新靶點、新機制重建免疫耐受。

再看專注于免疫細胞治療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森朗生物,該企業成立于2016年,業務方向為惡性腫瘤的精準治療。在今年9月,森朗生物收到FDA孤兒藥開發辦公室(OOPD)正式書面回函,其自主研發的靶向CD7的CAR-T細胞產品(SENL101自體T細胞注射液)被授予孤兒藥資格認定(ODD),用于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白血?。═-LBL/ALL)。

上述創新企業皆在這一年多以來獲得了資本青睞,足以表明在創新藥與創新療法,以及新技術平臺的構建上,石家莊的創新潛力很大。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企查查)

“不過也要意識到,石家莊面臨的問題是產業結構不均衡,創新企業的數量與質量還處在中低位,這仍需產業各方花更大力氣去培養與陪伴?!辟Y深投資人陽文琪表示,“舉個例子,以貢獻的收入計,石家莊傳統藥企龍頭的營收貢獻比例過大,而其他創新企業貢獻很小,呈現‘頭大身子小’的特點?!?/p>

意識到挑戰的石家莊,正在尋求破局。

構建更大想象:發力千億級產值生物產業集群,逐漸破局

縱觀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一個地域要形成強有力的產業生態,需要具備產業集群優勢和深度協同能力。例如美國波士頓地區構建起的“生命科學走廊”,就匯聚了超600家生物技術公司、逾40所大學,成為了當下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創業的熱土。

與之類似,國內各地也在積極構建生物產業集群,以實現產業的深度協同與規模增長,石家莊亦采取了類似的路徑。

2021年,石家莊啟動建設了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該園總投資680億元,規劃面積達到了2.8萬畝。在目標上,石家莊國際意欲將生物醫藥園建設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生物醫藥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中國北方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那具體如何做?在劃分上,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分為研發創新孵化區、生物醫藥產業區、醫藥制劑產業區、醫療器械及醫藥裝備產業區、宜居生活及生態區5大功能區,重點發展創新生物藥、化藥創新藥等七個產業細分領域。

根據石家莊高新區的規劃,要國際化、高端化地建設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推動招商向選商轉變,打造高端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特別強調,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對進入臨床三期的藥品給予全面政策支持,力促更多新藥研發上市。

運行2年來的成效如何?截至當下,石藥集團巨石生物制藥、藥明生物已落地該園區,綠葉制藥、華普生物等一批企業入駐,園區累計承接京津研發、石家莊轉化生物醫藥類項目60多個。

目前,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在全國211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中綜合競爭力排名第8位。

在構建園區之外,石家莊高新區為助力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還打造了公共技術平臺,如疫苗技術平臺、抗體藥物技術平臺、細胞治療技術平臺、新型佐劑平臺等十余個技術平臺,以滿足入駐企業自主創新的需求。

吸引更多企業到石家莊發展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為此,石家莊堅持推進產業鏈招商,總投資475億元的40多個重點項目正加快推進。

在落地上,針對進入當地的項目,石家莊可提供多種合作模式。

舉個例子,大多創新生物醫藥企業在進行產業化之前需重資產投入,這時,石家莊高新區的平臺可為企業代征土地,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廠房建設,再租賃給企業使用。在企業上市時,以實際投入資產作價入股,與企業共成長。

除此之外,石家莊高新區還提供定建租賃、定建回購等模式,以及支持企業選擇傳統的自征自建的模式。

不難發現,石家莊在實現醫療創新的突圍中持續加碼,并已取得不小成績。

總結:醫療創新生態的構建是一場持久賽

這些年來,全國各地都紛紛布局醫藥產業,無論是在投入力度,還是在落地速度上,都是過往少有的。

一方面,作為朝陽產業,生物醫藥的超大市場潛力能為地方政府未來的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并促進本地經濟的轉型升級,以及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并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醫療保健支出呈上升趨勢,搶抓生物醫藥產業既能提供經濟效益,也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促進民生福祉。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當下無疑是大力發展醫藥產業的重要時期。

不過,如何又快又好地發展和推動生物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又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畢竟,生物醫藥是一個需要長期孵化、積累和陪伴的產業,收益雖然高,但風險亦很大。

動脈網根據近期密集調研各地城市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發現了一些可資借鑒的路徑,比如以跨國巨頭為支點,先培育產業鏈,再以點帶面進行擴散;又比如做強做大鏈主企業、龍頭企業,以此為圓心帶動并培育更多企業協同發展,從而實現整個產業的加速升級。

以上海張江藥谷為例,其就采取了前述方式:張江藥物通過利用外企資源,在園區內及周邊形成了完整的醫藥產業鏈。1994年,羅氏制藥成為首家進駐張江藥谷的跨國藥企;2005年前后,諾華、輝瑞、阿斯利康等跨國藥企紛紛在張江設立了研發中心;目前,全球十大藥企中已經有8家在上海張江建立了研發中心。

而跨國藥企的進駐只是第一步,與這些跨國藥企共同起勢的是中國的研發外包服務產業,如藥明康德、美迪西、泰格醫藥等。張江藥谷由此形成了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得以讓初創企業可以借助于周邊的力量快速推動產品研發。至此,張江藥谷以及周邊地區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得以活躍。

當然,生物醫藥的發展要尊重市場規律,政策支持之外亦要保持足夠的市場開放性。資深投資人陽文琪表示,政策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前期很重要,但企業一旦成長起來,就要交給市場檢驗,而不能給予過多的保護。

此外,因醫療創新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生態的構建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場經年累月的“馬拉松”:一是因為醫療創新往往涉及高風險的科技研發和臨床試驗,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二是醫療領域的技術和政策都在不斷演進和發展,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需要時間來被驗證和推廣。

所以,在這場長跑中,仍需地方政府、行業內創新公司、科研院所、風投機構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個使創新得以良性循環的生態。

如此,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參考資料:

《石家莊:創新賦能,做大做強“中國藥”》——長城網

《石家莊: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當代陜西

《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梳理》——藥智產業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沖出7家上市龍頭,坐擁超1800家生物醫藥企業,石家莊為何這么牛?

歷經70載,石家莊的醫藥創新故事正在進入新的篇章。

圖片來源:pexels-Polina Tankilevitch

文|動脈網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剛剛成立沒多久,一切都還百廢待興。

體現在醫藥衛生領域,便是缺醫少藥。例如受限于技術,我國連常用的抗菌藥——青霉素一年的產能也僅有幾百克。由于產量稀缺,當時每克青霉素的價格甚至是每克黃金的7.5倍,人民難以負擔。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蘇聯援建下,彼時的輕工業部決定在國內建立一家抗生素廠,并為此專門成立了廠址調查組。歷時數載,調查組分別調研了上海、大連、沈陽、青島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城市,以及綜合考慮了環境、資源、交通、防空等因素后,石家莊最終脫穎而出,被選定為廠址所在地。

而這座廠,就是后來的華北制藥。

1958年6月3日,華北制藥生產的第一批青霉素正式下線。自此,我國徹底告別了青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石家莊也由此開始了其推動醫藥發展的漫漫征途。然而,在進入新千年的一段時間里,因“青霉素價格大戰”、抗感染類藥品的降價令、原料藥企扎堆等一系列因素影響,石家莊的醫藥之路走得頗為艱難。

不過,轉變正在當下發生。

一方面,石家莊近年來開始推動當地制藥產業向生物醫藥產業轉型,頻頻出臺重磅政策。例如2021年,《全力做大做強醫藥產業行動計劃(2021—2023年)》文件發布,石家莊提出要在3年內營業收入破千億,實現由制藥大市向制藥強市跨越。為此,石家莊專門在其高新區設立了國際生物醫藥園,建立千億級產值的生物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過去雄厚的醫藥產業積累也為石家莊的醫療創新帶來了助力:目前,石家莊市擁有超過1800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7家藥企已上市,這里面包括了華北制藥、石藥集團、以嶺藥業、新諾威等明星公司。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企查查)

一級市場端,包括納科生物、菲尼斯生物、森朗生物、軒竹生物、禾柏生物等醫療創新企業近年紛紛拿下大額融資,背后更是吸引到陽光人壽、倚鋒資本、國投招商、水羊股份、東方富海等超20家知名機構前來投資。

“據我的觀察,石家莊市建設生物產業集群的決心很大,且對創新藥、創新療法有很高的熱情?!辟Y深投資人陽文琪(應受訪者要求為化名)告訴動脈網,比如石家莊就引進了藥明生物,在該地建設北方最大的單抗藥物生產基地。

顯而易見,歷經70載后,從制藥工業起家,到全力向生物產業集群發展,石家莊的醫藥創新故事正在進入新的篇章。

石家莊“拼了”:政策不斷加碼醫藥研發,最高獎勵1.2億元

很多人提到我國生物醫藥發達地,通常都會想到上海、蘇州,石家莊的存在感并不強。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座擁有70載醫藥積淀的城市,在藥物研發方面一直處在全國城市前列。根據藥智數據,從2016年至2023年上半年,石家莊市的藥品申請上市總數為310個,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5。此外,無論是在藥物臨床試驗數量,還是在申請臨床數量上,石家莊皆處在全國城市靠前的位置。

(數據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動脈網制圖)

這背后,與石家莊近年全速發力生物醫藥產業,并不斷進行政策加碼有著緊密關系。

動脈網梳理發現,從2017年《石家莊高新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政策》正式出臺以來,石家莊定期會在此政策基礎上進行加碼與細化,比如2019年印發了《石家莊高新區進一步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政策》,2023年發布了《關于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若干措施中,鼓勵研發和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是重中之重。比如在政策中尤其提到,對產業化的生物制品、化學藥品和中藥一類創新藥和二類改良新藥進行獎勵,最高達1.2億元。

不僅如此,石家莊市對在全國同類仿制藥中前三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業化藥品最高獎勵300萬元,并對引進掌握國際領先技術、生成重大項目并帶動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為石家莊作出重大貢獻的領軍人才或團隊,給予最高1億元的項目支持資金。

政策的助推效果是明顯的。截至2023年6月底,石家莊市擁有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專利數量2534個,新藥上市數量4個,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數量396個。

(數據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在獎勵資金外,石家莊也在推動投資生態的完善。就在今年,石家莊高新區設立了總規模達10億元的新藥基金和50億元的產業母基金,該基金以大健康產業作為重點投資方向,以吸引重大健康產業項目落地。

當然,除了獎勵型資金和投資型資金的充沛外,石家莊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上也不遺余力。

例如今年5月,石家莊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助推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建設的若干措施(試行)》相關政策,內容主要包括高層次人才引進、高校優秀畢業生和青年人才引進、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發揮企業引才主體作用、獎勵激勵機制、鼓勵人才創新創業等各方面。

落地上,為能集中優勢資源聚合更多生物醫藥等產業人才,石家莊打造了中國石家莊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并設有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區。截至2023年6月,該園已經為超過8800人發放石家莊市人才綠卡,且有3500套人才公寓正在建設中。

“這幾年,石家莊的生物醫藥政策力度越來越大。從占比來看,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已成為了該市產業的兩大支柱?!辟Y深投資人陽文琪表示。

這個過程里,無論是老牌藥企,還是新入局者,都在積極響應號召,加快研發進度和引進技術人才,向創新藥或創新療法領域不斷延伸。

創新征途開啟:老牌藥企加速轉型,新銳企業頻獲融資

在從傳統制藥向生物醫藥轉型的產業征程中,企業們如何做才是重中之重。

而得益于政策加持,以及近年醫療創新大浪潮的大勢所趨,石家莊的企業們在穩住制藥基本盤的同時,也正全速發力創新藥與創新療法。

以石藥集團為例。作為老牌藥企,石藥集團這些年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年研發經費達40億元,每年提交專利申請逾1000項。在業務布局方面,石藥集團搭建了納米制劑、mRNA疫苗等八大技術平臺,并聚焦腫瘤、精神神經、心血管、免疫和呼吸、代謝及抗感染等領域,在研新藥達300多個。

除了拓展管線外,石藥集團也在新技術上謀篇布局。今年8月,石藥集團發布公告稱,其與英矽智能和晶泰科技有限在創新藥研發人工智能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基于協議,石藥集團將充分應用自身藥物研發經驗,結合兩家人工智能企業在創新藥研發領域的AI技術平臺,聚焦于具有高度臨床需求的戰略品種,以AI輔助藥物設計,提高新藥篩選效率和成功率。

根據石藥集團發布的公告,預計未來5年其將有逾40個創新藥及新型制劑藥物,以及逾60個仿制藥上市,其中包括處于1期臨床、已經實現出海的2款ADC藥物,以及包括多款單抗藥物。

同為老牌藥企的華北制藥也在加強研發投入,公告顯示其研發占比從6%提升到10%,且重點加強生物藥和高壁壘仿制藥研發。

在具體動作上,華北制藥創建了國內醫藥行業最大的藥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庫,現保藏6.2萬株藥用微生物,微生物來源的藥物篩選技術體系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另外,華北制藥亦擁有微生物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抗體藥物研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抗生素酶催化及結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

截至目前,華北制藥旗下的新藥公司能夠同時開展10種抗體等系列生物產品研究、5個產品中試工藝開發。比如華北制藥歷時17年研發上市的中國首個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單克隆抗體奧木替韋單抗注射液,就是河北首個獲批上市的國家一類生物藥。

除了傳統大藥企積極轉型外,一些創新公司亦在石家莊快速崛起。

例如成立于2019年3月的納科生物,就以合成生物學技術為技術平臺,利用基因工程、基因編輯、數據模擬等技術建立微生物菌種庫和符合GMP要求的微生物工廠,該企業可規模化生產蛋白類、PHA、PLA、PGA等可降解新型材料和工業用酶。據悉,納科生物已擁有1200余平米的現代化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并取得國家專利15件。

又比如坐落在石家莊高新區的河北菲尼斯生物,創業12年來,其一直聚焦自身免疫疾病創新藥的研發,目前旗下代表產品FNS007即將進入Ⅱ期臨床,該產品主要針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通過新靶點、新機制重建免疫耐受。

再看專注于免疫細胞治療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森朗生物,該企業成立于2016年,業務方向為惡性腫瘤的精準治療。在今年9月,森朗生物收到FDA孤兒藥開發辦公室(OOPD)正式書面回函,其自主研發的靶向CD7的CAR-T細胞產品(SENL101自體T細胞注射液)被授予孤兒藥資格認定(ODD),用于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白血?。═-LBL/ALL)。

上述創新企業皆在這一年多以來獲得了資本青睞,足以表明在創新藥與創新療法,以及新技術平臺的構建上,石家莊的創新潛力很大。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企查查)

“不過也要意識到,石家莊面臨的問題是產業結構不均衡,創新企業的數量與質量還處在中低位,這仍需產業各方花更大力氣去培養與陪伴。”資深投資人陽文琪表示,“舉個例子,以貢獻的收入計,石家莊傳統藥企龍頭的營收貢獻比例過大,而其他創新企業貢獻很小,呈現‘頭大身子小’的特點。”

意識到挑戰的石家莊,正在尋求破局。

構建更大想象:發力千億級產值生物產業集群,逐漸破局

縱觀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一個地域要形成強有力的產業生態,需要具備產業集群優勢和深度協同能力。例如美國波士頓地區構建起的“生命科學走廊”,就匯聚了超600家生物技術公司、逾40所大學,成為了當下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創業的熱土。

與之類似,國內各地也在積極構建生物產業集群,以實現產業的深度協同與規模增長,石家莊亦采取了類似的路徑。

2021年,石家莊啟動建設了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該園總投資680億元,規劃面積達到了2.8萬畝。在目標上,石家莊國際意欲將生物醫藥園建設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生物醫藥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中國北方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那具體如何做?在劃分上,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分為研發創新孵化區、生物醫藥產業區、醫藥制劑產業區、醫療器械及醫藥裝備產業區、宜居生活及生態區5大功能區,重點發展創新生物藥、化藥創新藥等七個產業細分領域。

根據石家莊高新區的規劃,要國際化、高端化地建設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推動招商向選商轉變,打造高端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特別強調,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對進入臨床三期的藥品給予全面政策支持,力促更多新藥研發上市。

運行2年來的成效如何?截至當下,石藥集團巨石生物制藥、藥明生物已落地該園區,綠葉制藥、華普生物等一批企業入駐,園區累計承接京津研發、石家莊轉化生物醫藥類項目60多個。

目前,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在全國211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中綜合競爭力排名第8位。

在構建園區之外,石家莊高新區為助力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還打造了公共技術平臺,如疫苗技術平臺、抗體藥物技術平臺、細胞治療技術平臺、新型佐劑平臺等十余個技術平臺,以滿足入駐企業自主創新的需求。

吸引更多企業到石家莊發展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為此,石家莊堅持推進產業鏈招商,總投資475億元的40多個重點項目正加快推進。

在落地上,針對進入當地的項目,石家莊可提供多種合作模式。

舉個例子,大多創新生物醫藥企業在進行產業化之前需重資產投入,這時,石家莊高新區的平臺可為企業代征土地,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廠房建設,再租賃給企業使用。在企業上市時,以實際投入資產作價入股,與企業共成長。

除此之外,石家莊高新區還提供定建租賃、定建回購等模式,以及支持企業選擇傳統的自征自建的模式。

不難發現,石家莊在實現醫療創新的突圍中持續加碼,并已取得不小成績。

總結:醫療創新生態的構建是一場持久賽

這些年來,全國各地都紛紛布局醫藥產業,無論是在投入力度,還是在落地速度上,都是過往少有的。

一方面,作為朝陽產業,生物醫藥的超大市場潛力能為地方政府未來的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并促進本地經濟的轉型升級,以及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并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醫療保健支出呈上升趨勢,搶抓生物醫藥產業既能提供經濟效益,也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促進民生福祉。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當下無疑是大力發展醫藥產業的重要時期。

不過,如何又快又好地發展和推動生物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又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畢竟,生物醫藥是一個需要長期孵化、積累和陪伴的產業,收益雖然高,但風險亦很大。

動脈網根據近期密集調研各地城市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發現了一些可資借鑒的路徑,比如以跨國巨頭為支點,先培育產業鏈,再以點帶面進行擴散;又比如做強做大鏈主企業、龍頭企業,以此為圓心帶動并培育更多企業協同發展,從而實現整個產業的加速升級。

以上海張江藥谷為例,其就采取了前述方式:張江藥物通過利用外企資源,在園區內及周邊形成了完整的醫藥產業鏈。1994年,羅氏制藥成為首家進駐張江藥谷的跨國藥企;2005年前后,諾華、輝瑞、阿斯利康等跨國藥企紛紛在張江設立了研發中心;目前,全球十大藥企中已經有8家在上海張江建立了研發中心。

而跨國藥企的進駐只是第一步,與這些跨國藥企共同起勢的是中國的研發外包服務產業,如藥明康德、美迪西、泰格醫藥等。張江藥谷由此形成了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得以讓初創企業可以借助于周邊的力量快速推動產品研發。至此,張江藥谷以及周邊地區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得以活躍。

當然,生物醫藥的發展要尊重市場規律,政策支持之外亦要保持足夠的市場開放性。資深投資人陽文琪表示,政策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前期很重要,但企業一旦成長起來,就要交給市場檢驗,而不能給予過多的保護。

此外,因醫療創新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生態的構建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場經年累月的“馬拉松”:一是因為醫療創新往往涉及高風險的科技研發和臨床試驗,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二是醫療領域的技術和政策都在不斷演進和發展,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需要時間來被驗證和推廣。

所以,在這場長跑中,仍需地方政府、行業內創新公司、科研院所、風投機構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個使創新得以良性循環的生態。

如此,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參考資料:

《石家莊:創新賦能,做大做強“中國藥”》——長城網

《石家莊: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當代陜西

《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梳理》——藥智產業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中江县| 漳州市| 麻阳| 灵璧县| 手游| 宜春市| 冷水江市| 乌海市| 铁岭市| 武宣县| 那曲县| 泾川县| 延川县| 兰州市| 永宁县| 扬州市| 海林市| 瑞昌市| 无锡市| 方山县| 民勤县| 牟定县| 德江县| 长沙县| 茶陵县| 大化| 固始县| 福安市| 依兰县| 黔西| 墨竹工卡县| 沂南县| 临汾市| 灵台县| 漠河县| 新龙县| 泗水县| 大宁县| 宁津县|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