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大中礦業(001203.SZ)的鋰礦拍賣交易,終于塵埃落定。
10月16日,大中礦業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大中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大中新能源)已于10月13日按期完成全部拍賣價款的繳納,金額為42.06億元。
此次拍賣的資產為四川省阿壩州加達鋰礦探礦權,首次出讓時間為五年,面積為21.2247平方千米。
該拍賣為大中新能源在今年8月13日競得,拍賣過程持續了接近四天,總計報價次數達到了1.1萬余次,成交價較319萬元的起始價升值了1317倍。
根據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編制的《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地質技術調查評價報告》,預測勘查區塊氧化鋰平均品位1.26%,礦石潛在資源量2967萬-4716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92萬-148萬噸,具備大型或超大型鋰輝石礦產資源潛力。
依據《探礦權出讓合同》的約定,大中新能源將在取得繳款憑證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自然資源部提交材料,申請辦理探礦權登記。
大中礦業能否如期付款引發業內關注。今年2月,以60億元拍出的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探礦權,最終被棄購。
該公司此后在接受新華財經及投資者問詢中多次表示,42億一次繳清能夠實現。
大中礦業稱,其繳納拍賣價款的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股東借款及銀行貸款,對當期業績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大中礦業成立于1999年,2021年5月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主要從事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的生產銷售以及機制砂石的加工銷售。2022年,其實現營收40.58億元,凈利潤9.76億元。
大中礦業稱,此次拍賣競得加達鋰礦,符合其拓展鋰礦新能源發展戰略,為其開發加達鋰礦探礦、采選建設創造條件。未來四川和湖南鋰礦產業的投產,可以較大地增強其盈利能力。
然而,在大中礦業拍得加達鋰礦后,鋰價一直在下跌。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跌至17.9萬元/噸,較大中礦業競拍時下跌了5.95萬元/噸,跌幅約25%。
在今年8月的機構調研中,大中礦業曾對目前鋰價下跌行情回應稱,其在產能規模和生產成本方面具備優勢,擬在湖南臨武縣建設4萬噸/年碳酸鋰的生產規模,原料全部由自有礦山自給,采礦、選礦、冶煉等主要生產環節以自營為主。
除了拍得的四川加達鋰礦外,大中礦業在今年4月通過全資子公司大中赫鋰業取得了郴州城泰的控股權,進一步控制了湖南省臨武縣雞腳山礦區含鋰多金屬礦產資源。
根據大中礦業10月10日投資者互動平臺,其目前獲得的鋰礦資源,均為探礦權,還未產生效益。
截至10月16日收盤,大中礦業股價報收11.06元,上漲0.18%,市值為166.7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