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硅兔賽跑 林檎
編輯|Zuri
當第一代企業家老去,是否有合格的接班人繼承就成了企業能否延續下去的關鍵。在美國,有這樣一類初創企業腦洞大開,他們瞄準了將企業接班、繼承人培訓過程流水線的生意。 企業接班,這還能標準化?
今年是Teamshares成立的第四年。4年時間,這家年輕的公司除了籌集了2.4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來自QED Investors、Spark Capital、Union Square Ventures等)、1.5億美元的債務融資之外,完成了一項令人驚嘆的目標——成功收購了80多家夫妻店。
從咖啡館到沙龍,從小餐館到精品店,這些小企業遍布29個州,覆蓋了40多個不同行業。但這還不是最令人驚嘆的地方,Teamshares的目標是購買多達10,000家夫妻店。
這個數字之大,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但這家企業堅信,只有通過規模化才能實現真正的變革。他們要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成為小企業主,同時也要為社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01 小企業傳承解決方案是讓員工持股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Teamshares并不從事私募股權業務。它把自己定位為一家服務小企業的金融科技公司。
放在美國來看,Teamshares瞄準的還真不是一個小市場。
根據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的數據,美國有超過3320萬家小企業,且仍然在繼續擴大和成長。小型企業在美國雇主企業中占據著99.7%的比例,提供了64%的私營部門工作機會, GDP貢獻達到40%以上。且美國超過18%的小企業是移民創辦的,小企業是美國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的良性運轉不但關系到商業社會,也關系著人文社會。
但是有大約15%的小企業所有者會選擇將公司傳承下去(且基本為家人),而其他很多人最終只能關門大吉。
隨著美國人口的老齡化,Teamshares認為,如何幫這些小企業延續生命力,讓員工所有權成為美國小企業的未來,其中具有巨大的機會。
“我們的愿景是幫助10,000家的小企業網絡實現員工所有制,為辛勤工作的美國人創造100億美元的股權財富,同時支持一代企業所有者的安心退休”。
雙贏模式|圖源:Teamshares
那么,Teamshares究竟如何幫助這些小企業,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商業目標呢?
他們首先從即將退休的業主手中購買年收入為100萬到1000萬美元的小企業。在交易完成后,將公司的10%股份發給現有員工。此時,將業務出售給Teamshares的退休業主,會受益于交易的快速完成獲得收購金,更早地享受退休生活。
具體到盈利方式上,Teamshares收購企業,自愿稀釋自己的股份以推動員工擁有權,小企業員工拿走10%的股份,每家企業雇傭的總裁拿走額外的5%股份。從財務角度來看,Teamshares結構與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非常相似,如果他們收購了一家年收入500萬美元的企業,那么這家公司就會成為收入來源。Teamshares從被收購企業的利潤中獲取與其所有權成比例的部分,然后逐步將股份賣回給公司,直到公司的員工擁有80%的股份。
有意思的是,Teamshares認為自己還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他們開啟了新的收入渠道:建立數字銀行,推出信用卡,并且還在建保險業務。
盡管Teamshares有時會低于市場價格收購企業,但他們會在企業中任命新的總裁,并提供培訓,同時還將10%的公司股權分配給員工。此外,他們承諾在20年內將員工的股權份額提高到80%。
為確保前業主可以安心退休,Teamshares還會招募并培訓一位富有才能的綜合性領導人,接管企業。隨著業務的增長,還可以從Teamshares手中購回股份,直至員工在20年內成為絕對多數股東。而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擁有更強的所有權感使企業的利潤提高了14%。
由于這種獨特的員工所有權模式,當Teamshares購買一家小企業時,這家小企業不會被再次出售,可以繼續作為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營。
員工所有權還增強了公司文化。當員工擁有一家企業的所有權并了解所有權的含義時,他們會推動企業的成功。這意味著企業不僅將繼續運營,而且員工也將有機會積累個人財富。
在商業世界,這聽起來幾乎可以稱作崇高了。
當然,此前也有過類似Teamshares的案例,2015年,國際投資機構KKR收購了一家門業公司,承諾如果在出售時達到目標,每位員工將至少獲得15,000美元的回報。到了2022年,當KKR以其支付的10倍價格出售該公司時,其800名員工分享了3.6億美元的回報。
根據Teamshares的宣稱,“Teamshares完成了90%的意向交易,這幾乎是聞所未聞的。”這些小企業主對Teamshares的計劃非常贊賞。只不過,要規模化地實現這個效應,難度就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誰給Teamshares創始團隊這么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
02 投行出身的創始人
Teamshares幾位創始人的經歷,直接促使了為什么他們決定做這件事情。
創辦Teamshares之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Brown,在投資銀行業工作了數年,為各大企業提供并購咨詢服務。
這段經歷使他接觸到了企業所有權這個概念,并結識了他未來的聯合創始人,Alex Eu和Kevin Shiiba。
從左到右分別是Kevin Shiiba、Alex Eu和Michael Brown|圖源:QEDinvestors
創業之初,Michael先購買了一家位于加拿大西部的電力承包商作為自己的第一家小型企業。
隨著成功運營第一家、第二家... 被收購的企業,三位創始人注意到繼承問題困擾著許多類似企業。根據退出規劃研究所的一份報告,美國有出售意向的70%的小型企業找不到買家,被迫關閉。這對業主、員工和社區都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
對于三人來說,這個小型企業繼承問題是一個機會,可以為即將退休的業主創建更好的選擇,同時幫助解決美國的財富不平等問題。于是,在2019年,Teamshares應運而生。
03 夫妻店也要科技化
如上文所言,Teamshares在收購這些企業的同時,還會提供額外的服務,用一個我們更熟悉的詞——賦能。尤其是科技賦能。
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Michael Brown特別提到,Teamshares要收購的目標往往有以下的共同點:
“這些公司在員工擁有權、財務教育、總裁計劃和財務基礎設施方面有共同點。例如,我們幫助這些公司從小型家庭式會計轉變為具備真正財務基礎設施的公司,能夠每月按照GAAP制定財務報表。
我們認為,這些公司盡可能獨立經營是個好主意。我們提供支持,并與總裁們密切合作。”
他還介紹道,目前Teamshares的投資組合代表了40多個具體行業,但它們實際上可以分為大約六個類別,包括商業服務、消費者服務、分銷、制造、餐飲和零售,這些企業都是傳統的企業,平均而言已有30年歷史,年度營收通常在200萬美元到1000萬美元之間。
“我們相信員工擁有權在每個行業都適用。不過在每年獲得的70,000個潛在機會中,最終決策都是根據具體情況做出的。但我們首先通過我們稱之為結構標準來篩選公司。比如,是否是真正的退休出售?業主是否年齡較大?是否有兩個或更多的經理?客戶是否集中度低?收入是否顯示在納稅申報表上?等等。”
而隨著Teamshares的小企業網絡日益擴大,Teamshares將進一步組織這些公司,形成行業集團。以餐飲公司為例,這個集團的首要目標是進行共同采購。
Teamshares的小企業網絡|圖源:Teamshares
事實上,Teamshares想做的事情,側面也反應出美國小企業界正在經歷著一系列新的工具變革,無論是用來增加適應能力還是提高創新精神,這些變革可能不如大公司有吸引力,但是其深刻程度可能并不會遜于前者。
美國現在面向小企業服務的新創,不僅有Teamshares這樣的公司,也出現了Smobi這樣的小企業交易平臺,這個平臺旨在數字化主導小企業的整個收購過程,簡化買家購買實體小企業的過程,同時為賣家提供更高效的出售渠道,使小企業收并購變得更加高效和可行。
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中如何高效的運營管理好收購來的小企業仍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在Teamshares和Smobi之前,也曾有一陣針對亞馬遜中小賣家收并購的初創企業成立,他們通過收購、構建統一的中臺能力規模化運營亞馬遜中小賣家形成品牌集團,站在三四年后的今天看,大部分這類企業的發展沒有達到投資人和市場的預期。收并購環節也許不是最難的,后續的精細化運營可能才是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