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田鶴琪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2023年10月26日,人社部舉行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人社部工傷保險司司長鄭玄波表示,截至2023年9月,累積已有668萬人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范圍,試點對象總體做到應保盡保。
新就業形態中就業人員的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數據,目前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840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21%。
9月份,在國新辦舉行的《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李忠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曾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加快發展,部分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等人群沒有納入社會保障,還存在“漏?!薄懊摫!薄皵啾!钡那闆r,這就需要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制度體系。
鄭玄波介紹,2022年7月1日,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安排,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在部分地方、部分平臺企業正式啟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一年多來,在相關部門、試點省份和平臺企業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下,試點總體運行平穩有序,也取得了積極的階段性成效。
據介紹,試點工作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海南、重慶、四川7個省市的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4個行業開展,涵蓋了曹操出行、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貨拉拉、快狗打車7家平臺企業。
“一年多來,試點省份累計做出職業傷害確認結論3.2萬人次,支付職業傷害保障待遇共計4.9億元,切實保障了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權益,特別是對重大傷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同時,也分散了平臺企業經濟風險,對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编嵭ū硎尽?/p>
此前,2021年7月,人社部等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公布了一攬子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新政策,為他們補齊薪資報酬、勞動安全、社會保險等方面的短板。
地方層面上,各地也在積極推動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工傷保險等保障范圍。界面新聞注意到,今年7月,廣東省人社廳等部門也聯合發布《關于單位從業的靈活就業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出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快遞員、家政服務人員等靈活就業勞動者可單項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鄭玄波指出,對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這一新興群體如何參加社會保險,應該說試點是進行了破題,先行先試,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試點依托職業傷害保障全國信息平臺歸集匯總的基礎數據,為做好新就業形態群體就業服務和社保擴面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他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將指導試點省份和平臺企業穩妥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有序做好參保登記、職業傷害確認、待遇支付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同時,聚焦在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更加公平、制度更可持續、服務更加便捷、責任更加清晰上持續發力,認真總結試點的經驗做法,研究擴大試點的思路,為職業傷害保障在全國推開奠定扎實的工作基礎。
鄭玄波提醒,“試點范圍內的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如果不幸遭遇事故傷害,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及時點擊手機APP中的‘一鍵報’,拍攝事故現場照片留作證據,并保存好就醫過程中產生的診療票據,以便更加方便快捷的接受職業傷害保障服務?!?/p>
此外,為更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參保權益,提升職業傷害保障公共服務水平,近期人社部將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等全國統一服務入口,推出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參保信息查詢、日接單情況查詢和平臺服務機構查詢等服務?!昂罄m我們還將進一步推出待遇給付申請受理、職業傷害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待遇發放、辦理進度等服務,歡迎大家關注和使用?!编嵭ㄕ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