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娛商業觀察 德黑蘭
輕舟已過萬重山?
貓眼專業顯示,電影市場復蘇勢頭顯著,截止發稿前,2023年全國電影大盤票房已超過492億元,盡管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仍有近140億元的追趕差距,但隨著《紅毯先生》《爆裂點》《涉過憤怒的海》《三大隊》等影片的上映,沖擊550億可以期待。
故事的另一側,云合數據顯示,2023年Q3劇集市場流量保持穩定,其中全網劇集的會員內容正片有效播放同比上漲12%至405億,會員內容有效播放占比同比上漲5%至52%。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與之呼應,在文娛君整理的19家上市影視公司的三季度財報中,有12家公司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呈現同比上升,其中中國電影、萬達電影、橫店影視、幸福藍海等多家院線公司的同比增幅都超過100%。
然而,陽光背后,陰影猶在。
以劇集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多數盈利能力不強,其中手握《蓮花樓》的歡瑞世紀更在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營收、利潤雙降的成績單。與此同時,電影市場也不乏失意者,典型如華誼兄弟、博納影業。
萬達電影領跑,院線上市公司乘風起舞
春江水暖鴨先知。
院線上市公司的業績走向總是與電影市場的冷暖變化直觀映照。所以我們看到,除文投控股,萬達電影、中國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上海電影、幸福藍海這6家擁有影院業務的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在前三季度都取得了不同幅度的雙向增長。
萬達電影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僅遠超中國電影、上海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幸福藍海5家公司的凈利潤總和,較自身在疫情前2019年的同期水平,也高出約2.86億元之多。
與之呼應,萬達電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877家,7338塊銀幕。結合公司2023半年報公布的數據,萬達電影的影院投資熱情在第三季度有明顯增加,新增影院30家、銀幕138塊。
這是萬達電影在當前環境下可以最大化吃到市場紅利的首要籌碼。但需要警惕的是,對比今年上半年,萬達電影在第三季度末的累計市場份額下滑了0.3個百分點,至16.5%。
此外,萬達電影在內容端主控爆款缺失的問題愈發難以忽視。報告期內,萬達電影票房最高的主控作品《倒數說愛你》,僅2637萬元。
這一問題在2023年剩下的時間里或許會得到緩解。
萬達電影主投主控的犯罪類型電影《三大隊》目前已定檔12月15日。從《誤殺》《誤殺2》到今年的《消失的她》,陳思誠監制的犯罪類型影片無一例外都獲得亮眼的市場反饋,而擔綱主演的張譯也憑借持續穩定的優質作品輸出建立了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在此基礎上,《三大隊》又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這種全新內容表達也有望調動起更廣泛的觀影熱情。
光線傳媒穩健提升,電影內容公司喜憂各異
再把目光轉向以投資、制作而聞名的老牌電影內容公司。
橫向綜合對比,光線傳媒依舊是當中最為穩健的一方。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7.52%至3.35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67.84%至1.6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據光線傳媒公告,截止10月8日,公司來源于《堅如磐石》的營收約3億元至3.4億元。按此數據計算,光線傳媒關于該片的票房營收回報率約為30.06%至34.06%。而截止發稿前,《堅如磐石》的累計票房已突破13億,并且仍在持續上映中。
再加上公司主投主控的《照明商店》已定檔12月15日,同時公司投資的貓眼微影也有望借助《一閃一閃亮星星》《金手指》等貢獻較為可觀的投資收益。
也就是說,光線傳媒第四季度營收和凈利有望呈現雙向的環比提升。
整體看博納影業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確實稱得上慘淡: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5.59%至13.21億元,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虧損2.36億元、4.36億元,創下2014年以來最大虧損額。
但低谷往往也會是轉折的開始。
一方面,博納影業在第三季度結束了公司連續5個季度的凈利潤虧損,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5.72%、118.95%、103.62%,環比上升44.89%、118.24%、101.90%。
另一方面,在《尖刀》外,公司主投主控的另一部動作電影《爆裂點》也在近日官宣定檔12月5日上映。該片是林超賢和博納影業繼《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長津湖》后的又一次牽手,以緝毒為切入點,由張家輝、陳偉霆共同主演。
此外,博納影業透露,由胡枚執導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有望于近期上映,韓寒、沈騰合作的《飛馳人生2》有望于春節檔上映。
不同于博納影業,華誼兄弟第三季度的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降104.54%。
盡管這一情況在第四季度會得到改善,依據早前華誼兄弟公布的《前任4》收入預期,公司關于該片的票房營收回報率約為10.56%至13.38%。也就是說,如果《前任4》確如貓眼預期最終累計票房達到10億左右,則華誼兄弟在該片的營收會在1.06億-1.36億之間。
但需要注意的是,華誼的資金問題依然嚴峻。
財報顯示,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上升221.71%,報告期末,公司其他流動負債較報告期初上升 88.75%。不僅如此,財報同時披露阿里系資本在第三季度共減持股3%。
最后來聊聊北京文化。
得益于《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北京文化雖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之中,但公司的整體發展情勢依舊不容樂觀。
財報顯示,北京文化賬面貨幣資金已從年初的7805.13萬元下降至2649..1萬元,同時備受關注的《封神》系列后兩部以及《749局》仍處于后期制作中。
歡瑞、華策空賺吆喝,劇集公司普遍不賺錢
暑期檔,歡瑞世紀和愛奇藝共同打造的武俠懸疑劇《蓮花樓》以8.4豆瓣高口碑、破萬的平臺歷史最高熱度成為當之無愧的檔期黑馬。
與此同時,公司與優酷牽手推出的《南風知我意》也斬獲了可觀的關注度,3次拿下貓眼都市網絡劇熱度榜周冠。
財報顯示,《蓮花樓》在第三季度為歡瑞世紀貢獻了超 2億元的收入,但即便如此,公司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仍同比下降55.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52.24%,虧損約4530萬元。
無獨有偶,暑期檔,華策影視推出的都市職場劇《一路朝陽》也在口碑和熱度層面取得了雙豐收,芒果超媒的《裝腔啟示錄》《大宋少年志2》分別取得了8.1、7.9的豆瓣高口碑。
但華策影視和芒果超媒都沒有多少賺頭。
整個前三季度,華策影視的凈利潤僅同比增長8.72%,不僅如此,營業收入還呈現出同比微滑;芒果超媒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也呈現出同比微滑,歸母凈利潤僅同比增長5.21%。
那么,火熱的市場之下劇集公司為什么普遍掙不到錢?
首當其沖的肯定是爆款產率的問題,這一點在慈文傳媒身上表現最為明顯。財報顯示,慈文傳媒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56.62%,第三季度單季度凈利潤同比減115.57%。
其次,受降本增效這一核心訴求影響,視頻平臺不僅大力壓縮了采購劇集的預算,給定制劇留下的利潤空間也越發有限。而且,不同于分賬劇,影視公司為平臺制作的定制劇基本皆是“一錘子買賣”。
最后,視頻平臺自身自制力的提升、主流電影公司的密集下場,劇集公司之間的迭代加速以及政策端的風險等,也在不同程度的左右著劇集公司們的盈利曲線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