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近日,浙江資本圈發生一樁大事。
上市公司中恒電氣(002364.SZ)的實控人朱國錠,被公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措施。
朱國錠在A股市場,可謂“有名”的人物,他是新證券法頒行后,因拒不配合調查被立案的第一人。
此次,朱國錠牽涉的是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
奇葩的是,實控人遭到監視居住,所屬公司的公告卻“自掃門前雪”。
靈魂人物“出事”
中恒電氣創立于1996年,2010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目前,這是是一家聚焦于零碳智能社會建設的數字能源公司。
這家公司的基本面看著不錯。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錄得歸母凈凈利潤3034.13萬元,同比增長102.54%。
基本面雖好,但靈魂人物的情況似乎并不妙。
朱國錠此次東窗事發之后,中恒電氣直接發出一紙公告,讓人摸不著頭腦。
其中披露:朱國錠自2021年10月26日起已不再擔任公司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職務。本次案件系朱國錠個人的案件,不涉及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資料顯示,朱國錠于2012年1月辭去公司總經理一職,并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至2021年10月。
根據公告,朱國錠目前的人身狀態是監視居住。
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
公告稱:中恒電氣得知朱國錠的消息,是收到其家屬的通知。
截至目前,中恒電氣的流通市值只有44億元,上市十余年卻徘徊于小盤股陣營。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朱國錠是中恒電氣持股的第一大自然人,穿透后其持股比例為29.45%。
早有前科
2019年,深交所曾向朱國錠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當時,朱國錠的違規行為還涉及其妻子包曉茹,兩人是一致行動人。
追溯至2010年3月,中恒電氣首次公開募股之時,朱國錠作為公司實控人持有公司股份1500萬股,占中恒電氣總股本的14.97%,包曉茹則持有375萬股,占中恒電氣總股本的3.74%。
之后,兩口子數次減持。
截至2019年6月25日,朱國錠、包曉茹、中恒投資持有股份分別占中恒電氣總股本6.08%、1.66%、35.56%,合計持股43.3%。
按照深交所的認定,朱國錠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股份每減少5%時,未按《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規定,及時在規定期限內報告、公告并停止買賣中恒電氣的股票。最終,他們的行為被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不止于此。
朱國錠更是直接對抗證券執法,并登上證監會官網《2021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
此事要追溯至2020年6月。
面對監管機構,朱國錠采取多次拒絕接聽電話、拒不接收法律文書等方式對抗執法人員調查,最終被罰款20萬元。
可見,朱國錠“膽子很肥”,作為上市公司實控人直接用上了拒絕、阻礙等花招兒。
35歲成億萬富翁
曾有一篇采訪文章如此刻畫朱國錠,“他白手起家,坐擁億萬資產,卻坦言自己還不是成功的商人……身居鬧市,他喜歡在孤獨中聆聽內心”。
資料顯示,朱國錠1963年出生,199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管理系工業外貿專業(專科)。
他所學的專業,在改革開放加速期,可謂“黃金專業”,由此他找到了發財之路。
對于那一代企業家來說,能上大學本屬不易。相關采訪文章稱,其因偏科嚴重,高中畢業后連續讀了6年復讀班,最后“姍姍來遲”,金榜題名。
大學畢業后,朱國錠先是在一家塑料制品小企業打工,這段早期職業經歷培養了他觀察市場行情的直覺和銷售本領。
這份工作僅僅持續了1年,朱國錠之后來到杭州與同窗辦了一家電訊設備制造公司,為郵電部門提供局域電訊服務。
1996年,朱國錠迎來了人生轉折點,他重新在杭州進行創業,成立了“中恒電訊”,將企業定位在高科技,具體選擇移動通訊設備作為起點,主要研發程控交換機、接入網等設備。
兩年之后的1998年,中恒電訊依靠35名員工創造了1.6億元的業績,自此他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按照朱國錠的話,“(上述早年創業)利潤比煙草企業還高。”
這樣算起來,他在35歲就成了億萬富翁。
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潤百富榜》揭曉,朱國錠、包曉茹夫婦以31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1274名。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宏觀經濟走勢催生出“五朵金花”,發電產業迎來黃金時期,于是朱國錠開始投資研發發電設施上的高頻開關電源,中恒電訊順勢更名為如今的中恒電氣。
直至目前,中恒電氣的利潤都是節節走高,但朱國錠本人的“操盤”,會否給這家公司帶來厄運?這是中小股東們需要謹慎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