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陳振芳
“人口紅利消失,產業結構升級,職業教育是填補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
11月17日,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23中國職業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在就業和招工的兩難問題上,職業培訓需求進一步被激發。
《中國勞動力市場技能缺口研究報告》預計,“十四五”期間結構性失業人口規模將達到1460萬人,“十五五”期間將達1490萬人。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屆高校畢業生的規模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上漲,再創新高。加之經濟形勢嚴峻,就業市場承壓。
智聯招聘《2023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2023屆高校畢業生中,57.6%的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同比增長七個百分點;18.9%的學生慢就業;選擇在國內繼續深造的人數同比下滑;慢就業及自由職業,合計占比高達近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增長為六年來最低。
《報告》認為,繼續深造學歷減緩背后,是中國人才供需結構性失衡的困局。進入21世紀,中國的人才培養結構以本科生、研究生為代表的研究型人才培養占比遠超應用型人才。
自2016年起,專科畢業生的就業率開始高于本科,前者攀升的同時,后者持續走低。人才供需結構失衡,難以滿足國家產業化升級要求。

另一方面,中國“老齡化”、“少子化”等社會結構性問題矛盾日漸突出,人口紅利消退。在產業升級對人才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就業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的雙重背景之下,勞動力市場就業和招工兩難問題并存。
據人社部統計,2022年中國技能人才僅占就業人口總數的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8%。人社部印發的《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要實現技能人才數量的提升。
《中國勞動力市場技能缺口研究報告》預測,到2025年,制作業人才缺口排名前三的領域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人才缺口分別為950萬、909萬、450萬人。

職業教育成為填補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
為解決人才供需結構失衡問題,職業院校自2019年來有計劃地持續擴招。全國普通專科年招生人數分別達到483.6萬、524.3萬,552.6萬、538.98萬人,連續四年超過普通本科。職業本科學校招生數也連年攀升,2022年達到7.63萬人。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中國職教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604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871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9.6%,預計2024年突破萬億規模,2027年達12681億元。
《報告》指出,相較于學歷職業教育,非學歷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在整體職業教育市場規模中占比約為30%,但其增長更為明顯。2020年職業培訓的市場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2018-202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兩位數。
以財會金融資格考試為例,在嚴峻的就業壓力下,社會對于職前考證和就業培訓的需求穩步上升,資格考試報名人數逐年遞增。

《報告》指出,金融財會培訓市場規模約百億元,競爭格局分散,且兩極分化。行業頭部機構占據大部分高端金融財會培訓市場,眾多小型機構占據低端金融財會培訓市場。三四線城市分布廣,頭部機構進入成本相對較高,且各地方金融財會培訓機構有地緣優勢。
“金融財會培訓各單一賽道市場天花板較低,擴賽道、擴品類成為增長共識。”《報告》進一步指出,行業龍頭逐漸向產業鏈后端延伸產品與服務,提供如求職和就業輔導等服務。
目前,非學歷職業教育面臨政策監管壓力增大,已進入產業發展中后期,進入存量博弈之戰。其中,公考行業寡頭格局明顯,考研培訓市場格局分散,金融財會培訓頭部占據高端市場,IT培訓已是激烈紅海競爭。
《報告》指出,目前的職業教育賽道有以下三大趨勢值得關注。
第一,考公熱度長期持續,公考行業寡頭格局明顯。
坐擁兩百億市場規模,公考行業集中度極高。三大巨頭中公教育(002607.SZ)、華圖教育、粉筆教育(02469.HK)的市占率超三分之一。
第二,數字化浪潮涌動,AI+職業教育提速增效。
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相繼落地,將深刻影響職業教育的教學方式、教學環境、教學評價。在to B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和to C的職業教育培訓上,為教師、學生、教育管理者提速增效。
第三,職業教育獲資本市場青睞,投資風向聚焦并購與行業整合。
《報告》指出,職業教育受政策鼓勵,資本進入風險解除。受“雙減”政策和經濟下行周期雙重影響,教育行業進入發展中后期,投資方越發謹慎,投融資減少,產業洗牌,職業教育投融資事件數量急劇減少。但較之其他細分賽道,受政策鼓勵的職業教育,仍占據了絕大部分融資份額。
據多鯨研究院統計,2016年,職業培訓市場有146起融資,而2023年1-10月,僅有19起投融資事件,以早期項目為主,天使輪到A輪共六起,占比31.57%。

《報告》指出,戰略投融資比重加大,行業整合并購加速,小而美的職業教育垂類公司成為并購目標。隨著職業教育政策的逐步明朗化,產業端會出現更多的投資交易。

在政策、經濟、產業周期因素共同催化下,新舊更替的發展節點已到來,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職業教育加速在線化。同時,數字化浪潮涌動,AI+職業教育提速增質。相較于其他教育行業細分賽道,職業教育獲資本市場青睞,并購與行業整合機會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