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鄭理
7年前一起舊案,迎來一審判決,也牽出東北證券(000686.SZ)與敦化農商行的恩怨糾葛。
因一起定向資管計劃違約案,東北證券作為管理人再次遭到銀行“追債”。根據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結果,東北證券賠償敦化農商行2.94億元和利息。
但東北證券對這一判決結果并不認可,并表示將提起上訴。至此,敦化農商行能否收到這筆賠償,又生出新的懸念。
1、東北證券被判賠2.94億,占凈利潤約5成
早在10年前,這起案件就已埋下隱患,最早的訴訟6年前已經發生。
2013年,東北證券作為管理人,成立了“東北證券長盈4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下稱“長盈4號”),委托人為恒豐銀行南通分行。
產品設立后,委托人指令東北證券與吉林昊融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特定股權收益權轉讓與回購協議》,投資3億元用于受讓昊融集團持有的8000萬股吉恩鎳業股票收益權。后來,恒豐銀行南通分行將“長盈4號”資產受益權轉讓給敦化農商行。
2017年4月,因昊融集團在“長盈4號”到期后無法按期支付回購本金和溢價款,敦化農商行以昊融集團和東北證券為被告提起訴訟。


圖源:裁判文書網
根據最高院2018年的判決書,敦化農商行主張東北證券作為管理人未經委托人同意,擅自對質押的800萬股吉恩鎳業股權解除質押,導致對該800萬股流通股無法享有質權,喪失優先受償的權利。東北證券對解除質押的行為予以認可,但主張并未給敦化農商行造成損失,故無需對越權解押承擔賠償責任。
2018年11月,經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兩級法院審理,判決東北證券以案涉800萬股吉恩鎳業股票被處置時價格為限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該訴訟案件終結。
2019年至2020年期間,吉林敦化農商行就強制執行這一環節多次提出執行申請與執行異議申請,但遭到了駁回。
2021年5月19日,原告敦化農商行再次將東北證券告上法庭,原因是東北證券作為“長盈4號”的管理人,在產品設立、募集和存續過程中未履行管理人義務,導致該行遭受4.7億元損失,向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東北證券提出訴訟,以挽回敦化農商行的損失。
2年后,一審東北證券敗訴。根據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結果,東北證券賠償敦化農商行2.94億元和利息。
但東北證券認為,該案已獲得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審理,判決其以案涉800萬股吉恩鎳業股票被處置時價格為限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且該訴訟案件已經終結。對此,東北證券表示將提起訴訟。
公告中東北證券表示,本次訴訟判決為尚未生效的一審判決,最終訴訟及執行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將提起上訴,尋求更公正的裁決。

圖源:公告
至于該案是否會對公司業績造成影響,東北證券表示,該訴訟事項對東北證券業務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
2023年前三季度,東北證券凈利潤為5.76億元,一旦判決生效,涉及的本金占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的5成。
2、舊案余波
作為山東如意集團的債券發行主承銷商,隨著2020年該集團發行的如意債宣告違約,也將東北證券拖入泥潭,并因此收到罰單。
2021年5月,東北證券收到了山東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作為如意債的受托管理人,東北證券未充分履行督導發行人履行信披義務的職責,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庫。
在“強監管”的態勢下,東北證券還被“一事多罰”。
7年前,人造鉆石大王豫金剛石的一起巨額定增案,東北證券余波不斷。就在9月27日,深交所發布公告,因豫金剛石保薦書存虛假記載等問題,東北證券被深交所書面警示。
該事件還要從2016年11月說起。彼時,豫金剛石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5.27億股,發行價每股8.7元,募集資金總額45.88億元,該項目于2016年11月進行。
時間來到2019年10月,豫金剛石突然稱,該定增項目因故終止,宣布將剩余募集資金9.99億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隨后在2020年4月,豫金剛石業績大變臉,大幅下修2019年全年業績,由預計盈利8040萬元下修為巨額虧損51.5億元。后來,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豫金剛石進行立案調查,2020年4月7日,豫金剛石收到調查通知書。
調查結果顯示,上市公司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2019年連續虛增利潤數億元,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多億元,實控人累計占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多元。2022年,豫金剛石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
相關涉案人員也因此遭到重罰。2022年11月,證監會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豫金剛石給予警告并處罰款500萬,相關人員罰款1500萬至30萬不等,公司總經理、時任財務總監分別采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對財務總監采取6年市場禁入措施。
實際上,東北證券和豫金剛石合作多年,而在2016年豫金剛石的定增保薦書中,東北證券表示,“有充分理由確信發行人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資料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愿意“承擔相關保薦責任”。
作為該項目保薦機構的東北證券,當豫金剛石巨額定增案東窗事發后,東北證券也難逃干系。
2023年2月6日,因在執行豫金剛石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涉嫌保薦、持續督導等業務未勤勉盡責,所出具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東北證券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2023年6月25日,東北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公告,東北證券因在豫金剛石案中未勤勉盡責行為被予以責令改正,罰沒逾754萬元。
9月26日,深交所對東北證券出具的《監管函》內容顯示,作為豫金剛石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保薦機構,存在未對發行對象認購資金來源審慎核查和持續督導期間未勤勉盡責等違規行為,決定對東北證券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有熟悉東北證券投行的券商保代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整體而言,東北證券投行風格并不激進,其投行罰單也相對不多。此番因豫金剛石栽跟頭,說明東北證券投行執業嚴謹度、內控合規等需要進一步加強。而東北證券如今在被證監會沒一罰三之后又被深交所點名,說明全面注冊制下,監管對于券商投行責任的壓實力度進一步增強。
除了豫金剛石案,9月14日,東北證券兩名保薦代表人曹君鋒、張興云因保薦的億能電力未能在審閱億能電力年報時做到勤勉盡責,北京證券交易所對公司及兩位保薦代表人采取口頭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在全面推行注冊制的背景下,識別上市公司造假,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對“看門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對于融資類業務信用風險,東北證券在半年報中稱,正逐步加強風控水平,對客戶財務狀況、 資信狀況、融資用途、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審慎評估,判斷客戶的償債意愿和償債能力,評估客戶預期違約概率及違約損失,控制客戶的授信額度;對違約項目設置處置工作小組,及時跟進項目進展,化解風險。
3、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超100%,保薦項目質量如何?
東北證券注冊資本23.4億元,其前身為吉林省證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0年6月經過增資擴股成立東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8月,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六陸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回購股份,以新增股份換股吸收合并東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并更名為“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即“東北證券”)。2007年8月,東北證券在深交所上市。
根據愛企查信息,東北證券第一大股東為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81%,二股東為吉林省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1.8%,第三大股東為中信證券,持股2.73%。

圖源:愛企查
整體上,東北證券這家“東北地區唯一的綜合類券商”,已經開展了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研究咨詢、IB、私募基金、融資融券、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代銷金融產品等業務。其中,投資銀行業務主要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成立35年來,東北證券凈資產增長至180.44億元,凈資本增長至126億元,客戶數量已達237萬戶,累計為近500家公司提供完成股權、債權、新三板融資服務,為企業募集1400多億元。
從業績表現看,前三季度,東北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8.55億元,同比增長22.37%,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5.76億元,同比增幅109.24%,也是前三季度除了中原證券外,凈利潤增幅超過100%的券商唯二券商。
對于業績上漲,東北證券曾表示,公司緊密圍繞年度經營目標,堅持穩健進取,把握市場機遇,優化經營策略,調整資產配置,積極推動各項業務加快轉型發展,實現經營業績顯著提升。
在投行收入普遍下降的情況下,東北證券實現了逆勢增長,前三季度投行凈收入同比增長96%至2.1億元。
2023年1月,東北證券取得北交所融資融券業務資格,并于1月9日上線北交所融資融券業務客戶權限開通業務。2023年7月10日,由東北證券保薦的華信永道、阿為特分別在今年7月10日、10月27日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同時,今年東北證券擔任保薦券商的公司中,被終止或撤回的有3家,其中在北交所有2家被終止或撤回的項目,分別為浙江中孚環境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曙光匯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IPO項目被終止或撤回的公司,名稱為廣州天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圖源:wind
盡管前三季度投行業務凈收入大幅增長,但不容忽視的是其信用減值損失為-8763.59萬元,而上年同期為4547.04萬元,主要原因是轉回股票質押回購融出資金減值損失。

圖源:三季報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東北證券前期公告稱,截至今年上半年,東北證券涉及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訴訟仲裁事項共計15項,為上述訴訟及仲裁事項確認的減值準備、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或預計負債合計8.42億元。

當新任董事長李福春“掌舵”后,如何做好資產與資金的連接者,推進高質量發展?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