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億斤,比上年增長1.3%
國家統計局12月11日發布《關于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數據顯示,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8969千公頃(178453萬畝),比2022年增加636千公頃(955萬畝),增長0.5%。其中谷物播種面積99926千公頃(149890萬畝),比2022年增加658千公頃(986萬畝),增長0.7%。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5845公斤/公頃(390公斤/畝),比2022年增加43.6公斤/公頃(2.9公斤/畝),增長0.8%。其中谷物單位面積產量6419公斤/公頃(428公斤/畝),比2022年增加40.0公斤/公頃(2.7公斤/畝),增長0.6%。全國糧食總產量69541萬噸(13908億斤),比2022年增加888萬噸(178億斤),增長1.3%。其中谷物產量64143萬噸(12829億斤),比2022年增加819萬噸(164億斤),增長1.3%。
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儲備調控和應急供應有充分保障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1日報道,今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為13908.2億斤,連續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表示,全國糧食平均畝產389.7公斤,比上年提高2.9公斤,單產提高對增產的貢獻達到58.7%,其中玉米平均畝產提高了6.4公斤。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運行調控處處長趙卓表示,與國際糧價大漲大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糧食穩產保供穩價基礎穩固,糧食價格前三季度保持總體平穩。秋糧豐收上市后有所回落,有利于降低下游飼料養殖、食品加工等成本,對于穩定物價總水平發揮了關鍵作用。糧價是百價之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糧食儲備調控和應急供應也有充分保障,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水利部:2035年實現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存量問題全解決
據澎湃新聞報道,12月11日,水利部召開“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工作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表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總體要求,水利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地方加強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統一管理,將丹江口水庫庫區及其上游干支流涉及的河南、湖北、陜西3省10市46縣(市、區)和重慶市城口縣、四川省萬源市、甘肅省兩當縣相關鄉鎮9.52萬平方公里全部納入治理范圍,到2025年,使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達到供水要求,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水生態系統功能基本恢復,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提高,水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到2035年,實現存量問題全面解決,潛在風險全面化解,增量問題全部抑制,體制機制全面健全。
人社部:支持民企穩崗擴崗,強化民企公共就業服務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1日報道,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通知》,推出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政策舉措,積極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擴大民營企業技術技能人才供給,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方式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或“直通車”,暢通人才評價渠道,健全人才激勵機制。二是優化民營企業就業創業服務,綜合運用各項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穩崗擴崗,強化民營企業公共就業服務,搭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扶持民營企業創業發展。三是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強化民營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優化勞動保障監察服務。四是加大社會保險惠企支持力度,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等政策,組織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發揮工傷保險降風險作用。
最高法:彩禮數額持續走高,糾紛案件近年呈上升趨勢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民政部、全國婦聯,召開治理高額彩禮新聞發布會,發布人民法院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介紹,近年來,彩禮數額持續走高,從司法實踐反映的情況看,涉彩禮糾紛案件數量近年呈上升趨勢,甚至出現因彩禮返還問題引發的惡性刑事案件。“本批典型案例明確了處理涉彩禮糾紛的三項原則:一是明確嚴禁借婚姻索取財物這一基本原則。二是充分尊重民間習俗,以當地群眾普遍認可為基礎合理認定彩禮范圍。三是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充分考慮彩禮的目的性特征,斟酌共同生活時間、婚姻登記、孕育子女等不同因素在締結婚姻這一根本目的實現上的比重,合理平衡雙方當事人權益?!标愐朔冀榻B。
三部門: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
據工信部網站12月11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2024年1月1日起,申請進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需符合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其中,換電模式車型還需提供滿足GB/T 40032《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等標準要求的第三方檢測報告,以及生產企業保障換電服務的證明材料。企業自建換電站的,需提供換電站設計圖紙和所有權證明;委托換電服務的,需提供車型、換電站匹配證明、雙方合作協議等材料。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為過渡期。2024年1月1日起,2023年12月31日前已進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2024年6月1日起,不符合本公告技術要求的車型將從《減免稅目錄》中撤銷。
藥監局:4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已要求采取暫停銷售等
國家藥監局12月11日發布通告稱,經貴州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等4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發現4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其中經貴州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在重慶江岸坊醫藥有限公司抽取的1批次抗宮炎片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微生物限度。經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在國藥控股天和吉林醫藥有限公司抽取的1批次他克莫司軟膏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有關物質。經深圳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在春源堂診所抽取的1批次炒僵蠶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總灰分。經青海省藥品檢驗檢測院檢驗,在那曲惠民醫院抽取的1批次炙甘草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對上述不符合規定藥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要求相關企業和單位采取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等風險控制措施,對不符合規定原因開展調查并切實進行整改。
生態環境部:今年全國空氣質量形勢有所波動,但符合預期
12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介紹,今年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有所波動,但空氣質量形勢符合預期。今年1—10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1%,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1.6%,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3.7%。劉炳江介紹,今年全國空氣質量有所波動,但坦率地講,能穩定在這個水平,還是大大增加了對今后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的信心。經初步研判,今年全年空氣質量可以用“穩中有進”來概括,其中“穩”是指雖然全國PM2.5濃度同比可能小幅波動,但是從近三年看是基本穩定的;“進”是指三大重點區域PM2.5濃度同比下降2.8%(1微克/立方米)。與疫情三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持平,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下降11.9%。
兩部門:繼續支持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
據財政部網站12月11日消息,財政部和自然資源部日前聯合發布通知,決定2024年繼續支持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以“三區四帶”重點生態地區為核心,聚焦生態區位重要、生態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人居環境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重點遴選相對集中連片、修復理念先進、工作基礎好、典型代表性強、具有復制推廣價值的項目,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中央財政資金不得安排用于以下方面支出:不符合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紅線等國家管控要求的項目;有明確修復責任主體的項目;已有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公園、廣場、雕塑等旅游設施,以及“盆景”工程等景觀工程建設;涉及審計、督察發現問題未有效整改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