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方正
編輯|樸芳
延續去年,2023仍是綜藝市場表現相對低迷的一年,輿論場上綜藝打不過影劇、用戶注意力上綜藝卡段往正片轉化率繼續走低,行業悲觀情緒貫穿了一整年。
作為綜藝市場長期觀察者,犀牛君向來不愛寫唱衰行業的文章,實乃是看了聽了太多綜藝創作者的處境之艱、難言之隱。所以這篇,仍是有關從黑夜里探尋曙光之源的文章。
犀牛君始終認為,作為影劇綜里唯一的紀實型產品,綜藝是最能令觀眾進行自我投射、時代投射的內容品類。而在即將收官的2023,仍有很多綜藝踩中了有關“我”和“我們”當下的情緒。
群眾不關心綜藝話題,是今年綜藝從業者最焦慮的事,這讓評選“年度綜藝”這種事顯得多少有些自欺欺人。但理性來看,過去這十幾年國綜歷經了一個幾乎從0野蠻生長到蓬勃的高速發展期,如今緩步下來再正常不過。
大浪淘沙后,成熟產業的精品內容才更耀眼。
本篇犀牛君將從2023熱播綜藝里挑選代表案例,試著總結這些話題綜藝拿捏當下輿論場群眾情緒之緣由,希望這些“成功經驗”能為來年各平臺創制綜藝帶來啟示,總結過去,看向未來。
回歸自然樸素的共鳴
代表案例:《種地吧》
越急功近利的年代,人們越渴求內心安寧。但所謂都市人歸隱田園慢生活,這已是影劇綜快玩膩了的內容,慢生活還能“慢”出什么新鮮感?
《種地吧》給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回答。
這檔在上半年市場異軍突起的話題佳作,當然走的還是慢生活流綜藝路線,但它至少在三個層面對慢綜藝做了顛覆與升華:
首先是最基礎一層,春耕秋收的漫長種地本就是小眾硬核題材,而首度把“種地”與“內娛偶像”兩件事聯系起來,用屬于勞動人民的榮光消解偶像身份的光環性,則讓普羅大眾第一次有了與落地偶像建立了解、對話的可能。
再是喚醒了國人對勤勞、踏實、奮進等一些樸素價值觀的追思與認同。原來在快節奏的當下社會,看十個勤天這群偶像腳踏實地把一畝畝田種至金黃,日常社畜的觀眾竟能在偶像認真勞作的自我投射中感到“與有榮焉”,頓生“原來我們都一樣”的情感認同。
最后,如果說回歸自然的共鳴,這里“自然”的某一層意思指的就是大自然。如果你看過蔣敦豪帶領十個晴天接生小羊、搶救小羊、祭奠小羊的片段,你一定明白《種地吧》紀錄片式記錄這些原始生命流淌的影像情感能量有多強。原來人類最療愈的修心之法就是多與大自然連接、感恩一軀生命的珍貴,活在每時每刻的當下。
《種地吧》提醒行業,長綜藝的紀實價值與情感能量值得我們相信與堅守,用真誠濃烈的內容連接自然、樸素的共鳴,群眾都會感受到的、會為之喝彩的。
精神穩定與“正常”更受歡迎
代表案例:《花少5》
當代都市人心病之一是焦慮(并想要逃離),之二便是抑郁。所以年輕人們愈常把“精神內耗”掛在嘴邊,渴求“精神穩定”,也希望身邊都是正常人。
如果在2015年《花少2》的成功是因為那時的人們還會為抓馬人際關系修羅場著迷,那么今年《花少5》的再攀高峰,則是它拍出了當下很多觀眾最想擁有的“正常”的原生朋友關系。
談及《花少5》,很多人會將其成功歸因于找來了一群東北含量爆棚的全員喜劇人姐弟,但其實這只是面兒上的原因。里子上,新花少團就是一群精神狀態穩定、遇事及時溝通的正常人類。
當下的觀眾,吃過見過的多了,搞事型的低端綜藝修羅場之于他們已不新鮮,觀眾更想在旅行團綜藝里看到一段自洽、健康、舒服的群體社交關系。
相比搞笑屬性,《花少5》北斗七行更難得的是,他們都是內娛的明白人。這七人以或德藝雙馨、或雙商奇高、或個性灑脫的好演員組成,他們的“成熟”令他們在演戲外的綜藝領域也大放異彩。
看《花少5》的觀眾,無論e人i人,都能自我投射其中感受到一個高質量相處的旅行團有多舒適。比如,時常無條件給后輩善意提醒的“大姐”秦海璐讓人暖心,甘當最強輔助關鍵時耐心開導兄弟的“小胡”胡先煦讓人舒心,極善溝通憑沙漠談話一己捏合團隊凝聚力的“二姐”秦嵐讓人安心。
你是e人,想必一定懂得天性灑脫的辛芷蕾多么能輸送情緒價值;你是i人,就定然明白與時刻照顧他人情緒的迪麗熱巴做朋友有多寶藏。
此外,《花少5》還提醒了行業,從陌生人際關系慢慢長成原生神仙友誼的“新花學”得以成立的必要條件是,它需要一個長周期綜藝作為載體才可讓故事慢慢流淌、沉淀,這是其它內容品類難以替代的。
一群樂子人對抗精神內耗
代表案例:《現在就出發》
為了對抗精神內耗,當代年輕人想出的法子真不少。諸如玩梗文化、發瘋文學在各大社媒平臺長盛不衰,便是當代人用“樂子”消解焦躁現實的一大明證。
放到綜藝領域,與“精神穩定”正相反,選擇擁抱精神不穩定,用肆意發瘋的樂子人群像給觀眾帶去解壓功效,這是今年以《現在就出發》為代表“發瘋綜藝”的話題密碼。
《現在就出發》絕對是今年綜藝選角的一個范例,聚齊當代內娛“四大青年顯眼包”四人里的三人,一段范丞丞自備金絲眼鏡封印魏大勛嘴巴,白敬亭使用殺手锏“孟總扶額”換孟宴臣出來營業3秒的玩梗橋段,足以載入年度綜藝名場面。
這還沒完,《現在就出發》借長綜藝的群像化學反應把玩梗文化發揚到了極致。先碼到內娛綜藝咖天花板沈騰,再借狂飆爆火請到“黑老大”賈冰,再反復cue到憑《我的人間煙火》孟宴臣躋身新頂流的魏大勛爆梗,8G上網的該節目主打一個為觀眾高效輸送放松、解壓情緒。
《現在就出發》揭示的是當下長綜藝演進的另一個方向,即充分將短視頻內容優勢“為我所用”,擁抱當下受眾消費碎片娛樂的觀看習慣,爭取生產更多長短互補型視頻產品。
事實上,之所以近年綜藝界比過往涌現了更多專業“綜藝咖”(大張偉、楊迪為代表),正是拜年輕人后現代解構審美傾向所賜。所以充分調用“樂子人”藝人資源攢綜藝局,仍是當下最吃香的綜藝創制路線之一。
綜藝年度關鍵詞:
精神狀態領先XXX
聊了這么多今年的話題綜藝,是時候從一個宏觀產業層面做總結了。一個最最重點的問題在于:當下何種因素之于綜藝創作最為關鍵?
關于此題答案,很多人會提“情緒”一詞。犀牛君很認同,但同時覺得,光聊情緒恐怕還不夠,犀牛君認為更精準的講法是:
綜藝要契合當下年輕人語境。
一個很典型案例是今年蔡國慶的另類翻紅。這位高齡顯眼包,在今年的《披哥3》里密集造梗,前有選歌時大膽拆散0713猛造節目效果,后有排練室再現可云式瘋批演技,其罔顧左右而隨時發瘋的勁頭,惹得年輕觀眾們直呼“蔡國慶的精神狀態領先全網”。
“精神狀態領先XXX”是今年很流行的一套社媒話術,年輕人為何特別偏愛此類表達,犀牛君認為,它映射了當下越發關注心理問題、情緒問題的年輕人對于“自洽自如精神狀態”的深度渴求。
能捕捉到“人間清醒蔡國慶”這種閱歷型藝人與當下年輕人審美語境的契合,這是《披哥》很厲害的地方。它與犀牛君上述所提三個代表案例一樣,真正以綜藝為載體講出了有關當下時代“我”和“我們”的心聲、情緒與故事。
而這,仍將是2024綜藝的創作航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