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旭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近年來,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時有發生,屢屢釀成悲劇。2023年12月12日,應急管理部安全執法和工貿監管局局長楊智慧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部對10年來事故情況統計和分析發現,中毒和窒息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事故總量的96.8%和96.9%。
何謂有限空間?應急管理部二級巡視員王立忠解釋,在日常生產中,大家比較熟悉或常見的像污水井、化糞池、沼氣池,在工貿企業中像發酵池、腌漬池、紙漿池、污水處理池等都是典型的有限空間。
“由于有限空間在設計上沒有按照固定工作場所考慮采光、照明、通風等要求,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這些危險有害因素會導致人員中毒或者窒息,也可能導致有限空間內發生爆炸。”王立忠說。
從工貿企業已經發生的事故來看,占比最大的就是中毒和窒息事故。楊智慧表示,有限空間作業事故中,從危險因素看,主要是硫化氫、一氧化碳、氮氣、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從發生部位看,污水處理系統和窯爐、槽罐等設備設施相關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事故總量的71.5%和73.7%;從傷亡擴大原因看,沒有落實安全防護措施,盲目施救相關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事故總量的87.4%和86.8%。
通過事故分析和監督檢查,也反映出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方面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和薄弱環節。楊智慧指出,首先是發生事故的行業相對集中。工貿行業中的蔬菜腌制,皮革、毛皮、羽毛(絨)加工,造紙、印染、食品加工等行業領域企業,存在腌制池、紙漿池、污水處理池等典型的有限空間,其中的有機物在厭氧狀態下容易分解出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引發急性中毒和缺氧窒息事故。
其次是企業安全防范意識十分薄弱。一些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不清楚本單位有限空間存在什么危險因素,對于如何防范中毒和窒息事故風險“不懂不會”,有的沒有落實作業審批制度、不按操作規程開展作業,很容易由于“無知無畏”造成人員傷亡。此外,部分企業從業人員安全技能不足。有的配備了防護裝備但作業人員不會穿戴,有的配備了氣體檢測儀但不知道怎么正確使用,有的應急演練走形式,出現緊急情況不清楚救援的程序、不知道如何處置突發情況。
近年來,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較大事故在造紙、醬腌菜、皮革、羽絨加工、印染等很多行業領域都發生過。2023年8月31日,遼寧盤錦德潤商貿公司在進行腌制池抽水泵檢維修作業時發生有限空間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2021年9月11日,河北保定市一羽絨加工廠在進行污泥潛水泵檢查作業時發生有限空間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傷。
為此,應急管理部以部令的形式公布了《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簡稱《規定》),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王立忠介紹,容易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工貿企業,很多規模都比較小,相當一部分是人員流動性大的小工廠、小作坊,對安全風險的防范意識相對薄弱一些。為此,《規定》要求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要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置能力,專門負責監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措施的落實。此外,《規定》對涉及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風險、需要重點監督管理的有限空間列出清單,實行目錄管理,以方便企業辨識管控風險高的有限空間。
應急管理部安全執法和工貿監管局副局長吳俊榮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3年以來,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和應急管理部黨委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全國執法查處工貿企業重大隱患6.19萬條,行政處罰9154家,“一案雙罰”2084家,停產整頓2653家,取締關閉2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