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條財經研究院 蒙多
編輯|吳雙
選擇不同,結果不同。穿越新周期,考驗大智慧的時候到了。
12月11日,李寧22億抄底房產的消息引發熱議。當天股價大跌,報收18.30港元/股,跌幅達14.29%,市值單日跌去近80億,收盤僅剩480.43億元。
對此,李寧解釋是用作集團香港總部,有利加強國際業務發展。本是夯實戰略、展示成長實力的好事,如此波折應讓李寧高管層有些意外、甚至是“喊冤”。
深一度看,主要與李寧公司市場表現有關。不久前,企業才下調年度業績預期、三季度數據也不理想,迫切需要精進主業,花錢的地方很多。如今卻大手筆買樓,是否有些“不務正業”,怎讓投資者安心?
相比之下,曾在地產市場縱橫捭闔的雅戈爾,順鑫農業,開始紛紛轉向瘦身,準備“收心”擁抱原有主業。有意思的是雅戈爾也剛剛出手“買樓”,所為何故?這次押對寶了嗎?
1 營利變臉,為啥回歸老本行
12月7日,雅戈爾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雅戈爾時尚股份有限公司”。
一石激起千層浪。要知道,雖是紡織服裝業起家,雅戈爾近年來卻在投資、地產上獲利頗豐,常被質疑“不務正業”。2007年至2023年中,企業歸母凈利總和540億元,累計投資凈收益就達476.4億元。
“什么主業不主業的,賺錢就是我的主業。但我們不僅要給股東分紅,還得讓股價上去。”
2019年,當家人李如成的言語猶在耳邊。看似現實務實,實則是多年經營智慧的縮影。為了賺錢,李如成很久前就帶領雅戈爾開啟多元化探索。
從1999年首涉投資業務,到2005年投資收益一度超200億,再到2007年提出投資、服裝、地產并駕齊驅。在李如成帶領下,雅戈爾一度博得最會掙錢企業的稱號。
那么,好端端的為何要改名呢?對此,雅戈爾解釋稱,已確立建設世界級時尚產業集團的戰略目標,未來將進一步聚焦時尚主業,新名中的“時尚”二字,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公司業務和規劃。
一句話要“收心”做主業了,為了表決心連公司名字都改了。
實際上,李如成曾多次嚷著回歸服裝主業。早在2019年,雅戈爾40周年時,其便宣布企業將不再進行財務性投資,并喊出“建立一個世界級的時尚集團”的新目標。
然2020年,公司投資板塊營收3330.61萬元,房地產為50.71億元,文旅為1.32億元,服裝板塊為57.50億元、紡織為7億元。時尚、地產和投資板塊分別實現凈利9.6億、16.57億、46.55億元。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2021年,雅戈爾地產業務營收高達66.65億元,歸母凈利升至22.89億元;同期服裝板塊營收60.47億元,歸母凈利潤升至8.81億元。
2022年,雅戈爾將房地產業務與旅游板塊合并記賬,得益于寧波江上云境、香湖丹堤三期等房產項目順利預售,板塊營收達到85.50億元。據證券時報報道,寧波江上云境等項目實現預售67.41億元。而服裝板塊營利為55.51億元、5.83億元,分別下降8.20%、33.83%。
然進入2023年,畫風突變。上半年企業總營收58.7億元,同比下降38.5%,凈利20.65億元,下降34%。追其原因即源于地產業務的拉胯:營收僅21.08億元,同比下滑高達66.43%,占總營收比35.89%,大減29.86個百分點。服裝板塊則營收32.47億元,同比增長14.22%,占總營收比55.30%,同比增長25.53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業績頹勢仍未消。營收74.58億元,同比下降41.85%;歸母凈利26.93億元,同比下滑35.78%。降幅較中報再度擴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3863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資94016億元,下降9.2%。
天下沒有永遠的股神、地產在經歷寒冬洗牌。此消彼長間,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致力“掙錢”的李如成加快回歸腳步在情理中。
服裝業底盤龐大、仍大有可為,但存量競爭足夠內卷,要真正做好同樣不容易,必須專注聚焦、全力以赴。尤其懷揣“世界級”目標,僅靠改名表決心還遠遠不夠,實力底盤咋樣、發力方向精準嗎?
2 買買買、缺不缺錢
12月4日,美邦服飾告稱,以6.8億元價格出售了成都春熙路一棟店鋪。接盤者不是別人,正是喊出重振主業的雅戈爾。
若將視線拉長,這已是近一年來雅戈爾四度出手。2022年10月、12月,分別將美邦貴陽市中華中路145號商鋪,武漢市光谷世界城西班牙風情街1幢B單元的店鋪劃入麾下,兩筆交易合計3.2億元。
今年6月19日,又以3億價格,買入美邦沈陽市和平區太原街1號、1-1號店鋪。若加上本次的6.8億元。雅戈爾共花費了13億元“買樓”,約為上半年凈利的62.95%。
如此豪氣,乍看主要在于不缺錢。截至2023年前三季,雅戈爾凈利雖下降35%,仍達26.93億元,同花順數據顯示凈利規模高居行業第一。
在行業分析師孫業文看來,雅戈爾接連拿下美邦店鋪,有投資商業地產之意,也有增強渠道之意。以春熙路美邦大廈店為例,上半年營收631.78萬元,在美邦所有門店中排名第五。但也要警惕模式過重、迷戀投資打法,加劇企業資金鏈壓力。畢竟,線下自持運營成本較高,極考驗管理的精細化、專業化、特色化水平。雖然企業看似不差錢,可營收利潤的下降仍值警惕。
不算多夸言。截至2023年9月底,雅戈爾資產負債率53.25%,同期海瀾之家、森馬服飾分別為50.12%、35.81%。
賬面貨幣資金雖達134.29億元,可僅短期借款便有123.03億元。若再加上9.30億的應付賬款及票據,以及50.73億元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資金壓力肉眼可見。缺不缺錢呢?
且不同于森馬服飾、太平鳥等同行,企業還存高額合同負債。截至9月底金額高達126.28億元,同比增長98.28%,占公司同期流動負債的35.58%。
所謂合同負債是指: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該項目中,貸方登記企業在向客戶轉讓商品前,已經收到或已經取得無條件收取合同對價權利的金額。
行業分析師郭興表示,雅戈爾合同負債過高原因在于地產業務。短期看,合同負債為公司發展帶來現金流,可是后續也要擔起交樓責任,對現金流長期考驗不可不察。
總而言之,業務多元的雅戈爾用錢地方還很多。頻頻斥資“買樓”,是否有些冒進?
除了“買樓”,投資端亦有大手筆。12月1日,寧波銀行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雅戈爾于2023年11月27日至2023年11月30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合計增持公司A股2195.54萬股。
另據雅戈爾公告,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共持寧波銀行658,509,757股,占總股本比由6月底的8.33%增至9.97%。
玩味的是,寧波銀行另一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年內卻持續減持。3月31日至9月30日累計減持4802.66萬股,對應持股比由6.29%降至5.55%。
3 李如成“收心”了?
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誰對誰錯留給時間作答。能夠肯定的是,投資永遠都要與風險博弈,喊著“世界級”、主業回歸的雅戈爾實際動作咋樣呢?
回顧往期投資歷程,有高光亦有低谷。比如2015年,買入中信股份,總投資成本170.62億元。2016年中信股份股價下跌,雅戈爾持股虧損37.74億元。2018年1月發布計提中信股份資產減值準備公告,擬計提減值33.08億元。
目光回到寧波銀行,作為A股連續15年不良率低于1%的上市行,經營一向以穩健著稱。不過梳理近期輿論,亦有槽點值得警惕。
第三季營收150.91億元,同比減少1.88%;凈利64.02億元,同比增長8.09%。截至9月末不良貸款率0.76%,較去年末增加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480.57%,減少24.33個百分點。
12月1日,寧波銀行連收4張罰單,因監管標準化數據錯報;虛假受托支付,貸款資金長期留存借款人賬戶;企業劃型不準確等原因,被罰520萬元。
12月13日,巨靈財經數據顯示,北向資金12日減持寧波銀行預估7654.18萬元,居減持第24位,總計持有市值66.94億元,占流通股比例4.82%。截止12月15日寧波銀行股價20.39元,相比11月16日的24.8元累跌近18%。相比開年的31.8元,累跌超35%。
說千道萬,不如白銀一片。站在業務角度,雅戈爾、李如成雖喊出了回歸服裝,可從上述動作看似乎仍未放棄多元化布局。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相比改名表決心,“收心”實際步伐是否還要再快些、再多見些真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