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呂雅萱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自2013年上線至今,中國裁判文書網累計公開裁判文書1.3億余篇,被視為中國司法改革和司法公開取得的標志性成就之一。但是,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發文新建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中國裁判文書網將何去何從也成為法律界討論的焦點。
2023年12月22日,最高法發布《關于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庫參考案例的公告》(簡稱《公告》)。在隨后發布的答記者問中,最高法相關部門負責人專門回應了裁判文書網新增文書數量大幅下降、文書是否還會上網公開,以及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與人民法院案例庫的功能關系等問題。
此前據《財經》等媒體報道,最高法擬于2024年1月上線運行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并明確了其應用范圍,僅支持全國法院干警在內部專網查詢檢索裁判文書。記者從不同層級法官處證實,最近已收到最高法發布的《關于建設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的通知》。
此外,該報道稱,記者還從多位不同省份的高級人民法院人士處了解到,最高法也在同步籌建“人民法院案例庫”,供各級法院、廣大法官使用,并適時、以適當方式對外公開,供社會公眾使用。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運行10年的情況下,為何要另建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人民法院案例庫”又是何種定位?三個數據庫之間是分工不同、互為補充?還是將形成替代關系?最高法此前并未明確說明。
中國裁判文書網自2013年7月上線運行。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超過20萬份裁判文書,2015年更是突破了100萬份。2016年,中國裁判文書網改版,增加公開5種民族語言裁判文書,提供全網智能化檢索服務。此外,中國裁判文書網手機客戶端也于2016年8月30日上線。 截至2022年9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累計公開裁判文書1.3億余篇,訪問量超過900億次。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從2014年到2019年,中國裁判文書網每年新增公開的裁判文書數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然而,從2021年開始,每年新增公開的裁判文書數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特別是從2021年到2023年,每年新增公開已降至1000萬份左右。
中國裁判文書網近年上網文書數量呈大幅下降趨勢,這是否意味著最高法深化司法公開的方向有所調整?
最高法相關部門負責人稱,裁判文書網設立10年以來,在推動陽光司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存在檢索不便利、標準不統一、缺乏官方權威認可等問題;一些上網文書法律意義有限的同時,暴露了當事人各類事實性、身份性信息,造成當事人、公司、企業,提出投訴;有的商業公司將“爬取”的文書數據轉化為法律檢索、企業征信、人工智能“產品”營利,但未按安全、合規、可控要求管理,有些“黑灰產業”甚至據此從事敲詐勒索、信息倒賣、刷取流量等違法活動?;谏鲜鰡栴}, 從2021年7月開始,最高人民法院按照有關各方的反映、訴求和建議,采取了一些針對性整改措施。
據介紹,通過嚴格風險篩查、完善公開標準,每年上網文書數量從2020年的1920萬件、2021年的1490萬件降至2022年的1040萬件。2023年1月至今,上網文書數量為511萬件。“可以說,自2021年以來,優化裁判文書公開機制的工作一直在有序開展,但從未‘叫停’過文書上網?!弊罡叻ㄏ嚓P部門負責人強調。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出臺后,也對司法公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公開工作,一方面要“充分滿足當事人的參與權、知情權”,另一方面,要“防止公民的正當權益、企業的生產經營以及公共利益因不當公開受到不利影響”。
該負責人表示,“公開”與“公布”不能劃等號,司法公開并不意味著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互聯網上發布。按照憲法和法律,庭審依法公開進行,裁判文書經宣判并向當事人送達,就是在踐行審判依法公開原則。司法公開既包括在線公開,也包括線下公開;既包括向當事人的公開,也包括向社會公眾的公開。
接下來,裁判文書是否是否會繼續上網公開?最高法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現在對外公開的裁判文書網會繼續發揮應有作用,同時,裁判文書上網的標準也需要優化、機制還需要規范,相關工作將按照嚴格依法、穩慎適當、依法監管的原則持續推進。
據介紹,民事、行政訴訟法都規定了公眾可以查閱生效裁判文書,但并未要求生效文書必須在同一網絡平臺上集中公開。下一步,最高法將采取線上公開和線下查詢相結合的方式,嚴格落實法律規定,保障公眾依法查閱生效文書的權利。
各級人民法院也將定期在裁判文書網公布裁判文書,同時會更加穩慎地協調兼顧好滿足公眾知情權、監督權與保護數據、信息安全及個人隱私的關系,更加充分地發揮好案例、好文書的作用。同時,最高法將加強監管,對相關商業機構不當使用裁判文書數據的行為進行約談,引導督促其依法、合規使用數據。
在此次答問中,最高法相關部門負責人針對為何新建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的問題表示,為了有針對性地加強審判管理、輔助司法決策、服務國家和社會治理,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建設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在四級法院專網內匯聚各類裁判文書。裁判文書庫主要并不是為了給法官辦案提供類案查詢,而是著眼于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司法大數據的分析應用,為制定司法政策、推進司法改革、提出司法建議等提供依據和參考。
對于新建人民法院案例庫,最高法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為針對性解決裁判文書網使用不便、檢索不準、標準不一等問題,最高法經研究,于2023年7月決定建設“人民法院案例庫”。 案例庫的案例目前主要由各地法院依程序報送,都要由最高法各審判庭按業務條線對口負責、審查把關,經法官會議集體討論通過;原來有多種不同裁判類型的,還要報分管院領導同意后,才能送研究室審核入庫。
“與之前將裁判文書‘上傳了事、簡單累加’的公開方式相比,案例庫將收錄對類案具有參考示范價值,并經最高法審核認可的權威案例,未來將成為裁判文書網在應用和效能上的‘升級版’。二者是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的關系,并不是要以庫代網、此開彼關。”該負責人說。
據最高法數據,目前,人民法院案例庫已收錄2000余件參考案例,包括刑事案例500余件、民事案例1200余件、行政案例200余件以及部分國家賠償、執行案例?!豆妗繁硎荆瑸橥貙拝⒖及咐齺碓矗M快豐富案例庫資源,現面向社會公眾征集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認為對類案具有參考示范價值的權威案例。
“案例庫建成后,當然要向包括專家學者、律師、當事人等在內的社會公眾開放。只有供社會開放使用,才能方便人民群眾通過案例更加有效地學習了解法律,明悉行為規范,增強訴訟預期,進而促進訴源治理;同時,也將為廣大法律、司法界人士提供更加鮮活、精準、權威的辦案參考和研究素材?!鄙鲜鲐撠熑苏f,案例庫建成后,將覆蓋各類罪名、案由,在同一罪名、同一案由下的不同法律適用問題也將有相應案例。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必須查閱案例庫,參考入庫同類案例作出裁判,以保障法律適用統一、裁判尺度統一,避免“同案不同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