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2023年,互聯網沒有頂流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3年,互聯網沒有頂流

他們被流量選中,又被流量拋棄。

文|定焦 金玙璠

編輯|魏佳

2023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哪些火遍互聯網的新晉網紅?

是素人網紅代表:靠一首“挖呀挖呀挖”吸粉百萬的美女幼師黃老師;今年夏天再次翻紅的“中老年頂流”秀才、一笑傾城;10月份爆火不到一個月即“塌房”的于文亮;這兩天剛剛走紅的70后中年男人“聞神”?

還是平臺力捧的明星代表:小紅書年初的現象級帶貨人董潔、雙11“新寵”主播章小蕙、最近火起來的明星達人吳昕?

或是那些老網紅:去年火出圈、今年鬧出“小作文風波”的董宇輝;先后陷入79元眉筆事件和控價風波的帶貨頂流李佳琦;最近再談“流量下滑”的健身頂流劉畊宏;與公司產生紛爭、停更兩年多的“中國風”頂流李子柒……

數據不會騙人,老網紅的熱度難逃降溫的命運,今年的新網紅更是“出道”即巔峰,因種種原因沒能火到年底。

一路披荊斬棘的2023年過去了,為什么手握巨大流量的平臺難再捧出頂流?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新網紅,火不到第二年

網紅早已是一門經濟,而且老少通吃。2023年上半年出圈的網紅里,秀才、一笑傾城、黃老師,堪稱“中老年人收割機”。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一首魔性兒歌“小小的花園里挖呀挖”,一套幼兒園老師的手指舞,引得無數網友翻拍,還“挖”出了一位5天吸粉300萬的現象級紅人“教音樂的花開富貴”。她據說是武漢一所教育機構的音樂老師,被網友稱為黃老師。

“顏值即正義”,黃老師因形象甜美可愛,在眾多翻拍作品中脫穎而出,被眾多機構哄搶。黃老師后續的直播、賣貨,以及火遍互聯網的“挖呀挖”風潮,讓她熱度飆升。“挖呀挖”不止在國內流行,美國、德國還有我國臺灣地區都出現了各種題材的模仿者。

而來自安徽亳州的秀才、來自山東菏澤的一笑傾城,2021年時就是姨圈、叔圈的頂流,只不過今年夏天,在抖音的助推下,兩位網紅第一次被年輕網友大規模“圍觀”。年輕人想不通,只是對口型唱歌,再加上捂嘴笑、挑眉毛、撩頭發這類招牌動作,是怎么俘獲近3000多萬大爺大媽的?

有大媽千里奔現找秀才,有大爺說要離婚娶一笑傾城,年輕人更是不理解,那些“一眼假”的示好文案,為什么能讓中老年粉絲瘋狂打榜?有意思的是,秀才和一笑傾城出圈后,甚至在年輕人中掀起了模仿熱潮。

來到下半年,互聯網的風向轉向年輕人,現象級網紅于文亮、聞會軍,都是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普通人。

今年10月,來自山東煙臺的18歲小伙于文亮火了。他的短視頻多是自己吃飯、騎車、踢球的片段,整體就突出一個詞,普通。

人們形容他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的代表:長得普通,發的內容普通,但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如此普通又如此快樂”的狀態。有網友說于文亮治好了自己的“平凡羞恥癥”。

很快,一種“于文亮現象”出現了,網友紛紛在于文亮評論區曬自拍圖。他的賬號10天內漲粉百萬。

臨近年末,另一位大叔在年輕人的朋友圈刷屏了。

這個人叫聞會軍,是一位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駕校教練。他走紅的起點是,有博主把他在抖音開的三個賬號和三段人生的“梗”串了起來:早上利安聞(負責干正事,給駕校業務宣傳,給兒子掙學費),中午聞神(負責搞笑,跳“科目三”),晚上聞會軍(負責深沉,內容都是一張自拍配上emo文案)。

很多年輕人形容,聞會軍擁有70后的長相、00后的思想,尤其是他白天瘋癲、晚上emo的心理,特別像00后老了之后的樣子,所以,都把他的懟臉自拍照拿來發朋友圈,另外再配一句文案。

朋友圈的刷屏,讓聞神在抖音真正火了。不出一天時間,聞神、聞會軍兩個賬號加起來漲粉360萬。

2023年脫穎而出的網紅,普通人占絕大多數,但被流量選中的草根網紅,同時暴露出一個共性:極易翻車。

黃老師因為“挖呀挖”風潮吸粉百萬,但也因歌曲版權問題、靠直播打賞收百萬禮物等等,陷入爭議。她5月下旬在一次活動中現身,被現場網友拍到“失去美顏的樣子”,遭吐槽與直播間短視頻里判若兩人,她也因此被稱為“史上最快翻車”。

一度引發跨年齡圈層討論的秀才,結局就更令人唏噓了。他和一笑傾城的變現,都是靠粉絲直播打賞和刷禮物。9月,秀才賬號被封,封號原因與涉嫌稅收違法行為有關。一笑傾城自8月20日開始停更,11月起再度更新,短視頻風格沒變,但熱度不及幾個月前的十分之一。

于文亮的“塌房”更快一些。成為380萬粉絲的網紅后,他開始頻繁直播,并與其他主播連麥PK。有一次,對面主播直言:“我來直播就來圈錢的”,于文亮則回應:“這么真實嗎?把我的心里話都說出來了,那就一塊圈吧兄弟!”

此言一出,于文亮迅速掉粉百萬。網友們表示,以前覺得于文亮是互聯網世界里的一股清流,現在很反感:他上個月還是“哪怕沒錢也很快樂,不為奔著錢而來”的美好人設,這個月卻在直播間瘋狂要禮物。近日,于文亮發布道歉視頻,解釋稱與母親確診癌癥晚期、以及被網暴騷擾有關。

臨近年底,因為種種原因,除了剛火起來的聞神,其他人已經消失在流量的大海中。

老牌頂流,多事之秋

素人網紅的天花板似乎不高,現在能稱之為頂流的,恐怕還是那些“老網紅”。

先看直播帶貨圈。“口紅一哥”李佳琦、話題不斷的瘋狂小楊哥、近期火箭式升職的董宇輝,先后火于2017年、2018年、2022年,但無一例外,2023年都是爭議不斷。

近年來,李佳琦一直是“直播帶貨界”的頂流,但今年的兩大電商節,他過得都不太平,618停播,雙11因為一款烤箱被質疑失去“全網最低價”。

實際上,2021年雙11出現歐萊雅事件、2022年雙11發生資生堂事件,不管品牌和主播作何解釋,都已經形成了李佳琦直播間未必最低價的印象。直播帶貨的本質是篩選有時間且價格敏感的人,當靠此起家的主播失去“全網最低價”的心智,地位必然受到影響。

除了面對直播電商江湖的暗礁洶涌,李佳琦還要應對消費者的情緒影響力。今年9月的“79元花西子眉筆事件”中,他就栽了跟頭。雖然他最終為自己的冒犯行為道了歉,但口碑大受影響,一度掉粉百萬。

全網粉絲破億的“瘋狂小楊哥”的2023年,就更加“瘋狂”了。比如,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問題被相關機構處罰、被消費者投訴,合作的多個供應商被責令整改,其徒弟被指“低俗”帶貨……

很多人認識小楊哥,是看他拍的家庭情景短視頻。小楊哥靠著無厘頭的搞笑形象,完成了第一波粉絲積累,2018年剛火,第二年就啟動帶貨變現,后期還發展出了“家族式”帶貨矩陣。

這一年,小楊哥試圖帶貨大牌,往高端化轉型,但出現了各種水土不服。白牌和低客單價商品,依然是直播間常客。

到了年底,最紅的人物恐怕非董宇輝莫屬了。12月,與他相關的話題霸占熱搜多天:從小編和董宇輝互懟、CEO(孫東旭)道歉、董宇輝停播、股價和粉絲量齊跌,再到CEO下臺、董宇輝“升值”。終于,東方甄選的一連串風波宣告階段性結束。

風波幫董宇輝抬升了人氣,他的粉絲那幾天節節暴漲到2275萬,相當于東方甄選的七成之多。網友稱,董宇輝的遭遇激怒了打工人,還將他的成名之路剪成了視頻,并和東方甄選發展的關鍵節點一一對應。

簡單來說,2022年6月,在東方甄選轉型直播電商半年后,董宇輝知識輸出式的帶貨突然火爆全網,東方甄選的熱度一度壓過劉畊宏、超過交個朋友直播間,賬號粉絲量暴漲,公司股價對比教培風暴前接近翻倍。

“小作文風波”中,外界指責小編的“挑事”和孫東旭的公關不當,但本質在于,新東方旗下的東方甄選,管理團隊的思維沒有扭轉:仍然是以傳統思維管理員工,以“上課”的方式和網友溝通,不適應“網紅經濟”,反而讓洶涌的輿情更加激烈。這個問題不徹底解決,董宇輝的“職場危機”就不算完全解除。

帶貨之外,再來看兩位頂流中的清流:成名于2016年的中國風頂流李子柒、火于2022年的健身頂流劉畊宏,如今,他們一個停更、一個降溫。

相比絕大多數還活躍在臺前的網紅,李子柒令很多網友念念不忘。雖然已停更兩年多,但她的名字時常出現在公眾視野。

最近,董宇輝與東方甄選的風波,讓外界想起了李子柒和運營機構微念之間的矛盾。今年4月,據媒體報道,在YouTube停更一年多后的李子柒,仍然能在這個平臺獲得單月78萬的廣告收益。這一數據未經證實。

這既讓人驚訝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影響力,又令人惋惜糾紛與停更對IP的傷害。

最近,劉畊宏罕見地登上了熱搜,話題是他“1年多后談流量下滑”。回想去年4月、5月,疫情居家期間,劉畊宏火到6天漲粉3000萬,是名副其實的“全民私教”。他教跳毽子操、龍拳操時,不斷重復的那句“側邊的肥肉咔咔掉,人魚線馬甲線我都要!”的口號,無疑是所有“劉畊宏女孩”的心聲。

不可否認,劉畊宏對健身新人的吸引、對新人健身習慣的培養是現象級的,但健身的核心需要用戶的時間和體力投入,隨著工作生活回歸正常,劉畊宏女孩很難堅持下去,降溫也是一種必然。

為什么造不出頂流了?

為什么互聯網平臺很難造出新的頂流了?這要看流量掌握在誰的手里,以及怎么分配。

2016年走紅的李子柒,代表了流量從微博時代向短視頻時代的變遷。李子柒2016年從美拍轉至微博,2017年12月轉戰抖音。

此后的2018年到2020年,只要談互聯網的流量增長,短視頻都是避不開的行業。當個人的表達逐步短視頻化后,這種比圖文時代更直觀、低門檻的方式,開始無處不在,占領我們手機的時長和活躍度,新網紅層出不窮。自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短視頻月活用戶由5.18億提升至8.65億。

短視頻時代,誕生了流量巨獸抖音的同時,也捧出了小楊哥這樣的全民網紅。小楊哥火起來的2018年,是抖音的關鍵一年。

2020年以來,我們還能看到短視頻平臺頻繁冒出新人網紅,但很難看到國民級頂流,這與短視頻用戶月活增速放緩、平臺的流量機制,以及平臺將流量用于商業化,都有關。

短視頻平臺的運營人士吳康告訴定焦,2020年以后,市場格局基本穩定,絕大部分短視頻增量流量流向了頭部平臺抖音。抖音的策略是扶持不同IP,只要哪個賬號有趣,或者有關注度,馬上給流量。劉畊宏、東方甄選都是這套流量機制下跑出來的頭部網紅。

而劉畊宏、董宇輝,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們從網紅成長為頂流,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內容過硬、有創意是基礎;資本運作是輔助;還有疫情居家、打工人情緒共鳴等可遇不可求的時代紅利。

吳康稱,抖音的流量分配機制高度中心化,這帶來的結果是,網紅對粉絲的掌控力度比較低,為了保持熱度,不但要把握平臺的內容特點,還要善于流量運營。

換言之,普通人有概率靠內容陡然走紅,這既符合平臺的流量機制,也能讓創作者看到平臺上仍然有造星的機遇。但不具備后兩個要素,影響力范圍終將有限,更別提國民級的關注度了。

今年火起的素人網紅,要么沒落,要么“塌房”,又展示出了網紅經濟殘酷的一面。瞬間被流量推向云端,甚至一天天聚攏的財富,容易讓人陷入爭議,也很容易令人迷失。

如今抖音的流量更加分散化。“短視頻之外,直播電商、本地生活服務等商業化業務,都有更充沛的流量加持。”吳康說,短視頻還能捧出新人網紅,但生命周期會越來越短。

除了短視頻,直播帶貨是另一種誕生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2019年以來,流量由前者涌向后者。

如果說短視頻是內容價值的流量重構,那么,直播電商就是流量與交易模式的重構,能把流量瞬間變成“金子”,因而是近幾年淘寶、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打造頂流的主要形式。

第一輪帶貨頂流李佳琦和薇婭,為淘寶創造的銷售額無人能出其右,也代表了淘寶在直播電商第一階段的絕對話語權。

2020年的疫情,讓直播電商加速進入第二階段,彼時的羅永浩之于抖音,以及2023年的董潔之于小紅書,背后都是新平臺的強勢入局。

不同于短視頻,平臺能從直播帶貨中分走巨大收益。因此,擁有帶貨“頂流”的淘寶和抖音要面對的難題是:超級主播是平臺造神的結果,但超級主播對平臺和粉絲的牽制能力、可能增加的風險管理,始終讓平臺如鯁在喉。頂流們的流量開始被重新分配。

而較晚入局的小紅書,雖然一再展示話題制造的能力,且重點從明星里選人再造頂流,例如,董潔、章小蕙、吳昕,但因為時機較晚和受眾有限等原因,體量都不能稱為頂流。

近兩年,直播電商邁入第三階段。當各大電商平臺不再高喊“GMV”、雙11都開始“靜悄悄”;當商家不再“賠本賺吆喝”換取爆發式銷售,超級平臺們還能捧出下一個帶貨頂流嗎?至少目前還沒有出現。

時間來到2023年,不但平臺內部的流量分出一部分用于商業化,整個互聯網的流量也在被重新分配。

當抖音頭部網紅劉畊宏的妻子vivi、東方甄選、交個朋友進入淘寶直播,既是互聯網平臺“拆墻”的表現,也意味著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都遇到了用戶增量見頂的瓶頸,到了從流量到“留量”、彼此共享流量和優勢的階段。

上述平臺之外,崛起的微信視頻號表現出打造全網熱點話題的潛力,快手、B站等平臺也有各自擅長的領域。

未來,我們有機會看到更多從一個平臺火到另一個平臺的“聞神”,但真正的頂流,只會越來越稀缺。

除了平臺與流量的因素,不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電商時代的頂流,已經遇到一個共性、且難以根本解決的矛盾——IP的穩定性。

李子柒和董宇輝的故事告訴我們,強勢IP的個人屬性極強,它與公司的品牌屬性之間存在天然博弈。MCN機構創始人陳正說,“除非網紅本人就是老板,連老板和網紅結婚都不穩定”。

這個矛盾的本質在于:網紅經濟,是靠個人的才智、努力和魅力,以及公司運作和輔助才能成功的模式。背后公司從商業角度出發,認為網紅是可替代的;但粉絲和消費者認的是網紅個人。從商業穩定性角度考慮,去頭部網紅化,是公司化運作的必然,可一旦公司開始這個動作,難題又多了一道:如何權衡粉絲群體的影響力。

陳正告訴「定焦」,董宇輝們并非完全不可復制,但真正的危機在于,當公司無法解決強勢IP的穩定性問題,一個董宇輝離開了,想再出恐怕就難了。“無論是要安撫內部主播,還是應對外部粉絲,都很難”,他補充道。

2024年,互聯網依然期待一夜爆火的故事,或許會有更多人被流量推向云端,同時也會有更多名字不再被提起,讓我們一次次見證流量經濟的瘋狂與殘酷。這對于互聯網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新的起點?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吳康、陳正為化名。

注:本文的“當前粉絲數”截至2023年12月24日。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2023年,互聯網沒有頂流

他們被流量選中,又被流量拋棄。

文|定焦 金玙璠

編輯|魏佳

2023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哪些火遍互聯網的新晉網紅?

是素人網紅代表:靠一首“挖呀挖呀挖”吸粉百萬的美女幼師黃老師;今年夏天再次翻紅的“中老年頂流”秀才、一笑傾城;10月份爆火不到一個月即“塌房”的于文亮;這兩天剛剛走紅的70后中年男人“聞神”?

還是平臺力捧的明星代表:小紅書年初的現象級帶貨人董潔、雙11“新寵”主播章小蕙、最近火起來的明星達人吳昕?

或是那些老網紅:去年火出圈、今年鬧出“小作文風波”的董宇輝;先后陷入79元眉筆事件和控價風波的帶貨頂流李佳琦;最近再談“流量下滑”的健身頂流劉畊宏;與公司產生紛爭、停更兩年多的“中國風”頂流李子柒……

數據不會騙人,老網紅的熱度難逃降溫的命運,今年的新網紅更是“出道”即巔峰,因種種原因沒能火到年底。

一路披荊斬棘的2023年過去了,為什么手握巨大流量的平臺難再捧出頂流?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新網紅,火不到第二年

網紅早已是一門經濟,而且老少通吃。2023年上半年出圈的網紅里,秀才、一笑傾城、黃老師,堪稱“中老年人收割機”。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一首魔性兒歌“小小的花園里挖呀挖”,一套幼兒園老師的手指舞,引得無數網友翻拍,還“挖”出了一位5天吸粉300萬的現象級紅人“教音樂的花開富貴”。她據說是武漢一所教育機構的音樂老師,被網友稱為黃老師。

“顏值即正義”,黃老師因形象甜美可愛,在眾多翻拍作品中脫穎而出,被眾多機構哄搶。黃老師后續的直播、賣貨,以及火遍互聯網的“挖呀挖”風潮,讓她熱度飆升。“挖呀挖”不止在國內流行,美國、德國還有我國臺灣地區都出現了各種題材的模仿者。

而來自安徽亳州的秀才、來自山東菏澤的一笑傾城,2021年時就是姨圈、叔圈的頂流,只不過今年夏天,在抖音的助推下,兩位網紅第一次被年輕網友大規模“圍觀”。年輕人想不通,只是對口型唱歌,再加上捂嘴笑、挑眉毛、撩頭發這類招牌動作,是怎么俘獲近3000多萬大爺大媽的?

有大媽千里奔現找秀才,有大爺說要離婚娶一笑傾城,年輕人更是不理解,那些“一眼假”的示好文案,為什么能讓中老年粉絲瘋狂打榜?有意思的是,秀才和一笑傾城出圈后,甚至在年輕人中掀起了模仿熱潮。

來到下半年,互聯網的風向轉向年輕人,現象級網紅于文亮、聞會軍,都是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普通人。

今年10月,來自山東煙臺的18歲小伙于文亮火了。他的短視頻多是自己吃飯、騎車、踢球的片段,整體就突出一個詞,普通。

人們形容他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的代表:長得普通,發的內容普通,但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如此普通又如此快樂”的狀態。有網友說于文亮治好了自己的“平凡羞恥癥”。

很快,一種“于文亮現象”出現了,網友紛紛在于文亮評論區曬自拍圖。他的賬號10天內漲粉百萬。

臨近年末,另一位大叔在年輕人的朋友圈刷屏了。

這個人叫聞會軍,是一位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駕校教練。他走紅的起點是,有博主把他在抖音開的三個賬號和三段人生的“梗”串了起來:早上利安聞(負責干正事,給駕校業務宣傳,給兒子掙學費),中午聞神(負責搞笑,跳“科目三”),晚上聞會軍(負責深沉,內容都是一張自拍配上emo文案)。

很多年輕人形容,聞會軍擁有70后的長相、00后的思想,尤其是他白天瘋癲、晚上emo的心理,特別像00后老了之后的樣子,所以,都把他的懟臉自拍照拿來發朋友圈,另外再配一句文案。

朋友圈的刷屏,讓聞神在抖音真正火了。不出一天時間,聞神、聞會軍兩個賬號加起來漲粉360萬。

2023年脫穎而出的網紅,普通人占絕大多數,但被流量選中的草根網紅,同時暴露出一個共性:極易翻車。

黃老師因為“挖呀挖”風潮吸粉百萬,但也因歌曲版權問題、靠直播打賞收百萬禮物等等,陷入爭議。她5月下旬在一次活動中現身,被現場網友拍到“失去美顏的樣子”,遭吐槽與直播間短視頻里判若兩人,她也因此被稱為“史上最快翻車”。

一度引發跨年齡圈層討論的秀才,結局就更令人唏噓了。他和一笑傾城的變現,都是靠粉絲直播打賞和刷禮物。9月,秀才賬號被封,封號原因與涉嫌稅收違法行為有關。一笑傾城自8月20日開始停更,11月起再度更新,短視頻風格沒變,但熱度不及幾個月前的十分之一。

于文亮的“塌房”更快一些。成為380萬粉絲的網紅后,他開始頻繁直播,并與其他主播連麥PK。有一次,對面主播直言:“我來直播就來圈錢的”,于文亮則回應:“這么真實嗎?把我的心里話都說出來了,那就一塊圈吧兄弟!”

此言一出,于文亮迅速掉粉百萬。網友們表示,以前覺得于文亮是互聯網世界里的一股清流,現在很反感:他上個月還是“哪怕沒錢也很快樂,不為奔著錢而來”的美好人設,這個月卻在直播間瘋狂要禮物。近日,于文亮發布道歉視頻,解釋稱與母親確診癌癥晚期、以及被網暴騷擾有關。

臨近年底,因為種種原因,除了剛火起來的聞神,其他人已經消失在流量的大海中。

老牌頂流,多事之秋

素人網紅的天花板似乎不高,現在能稱之為頂流的,恐怕還是那些“老網紅”。

先看直播帶貨圈。“口紅一哥”李佳琦、話題不斷的瘋狂小楊哥、近期火箭式升職的董宇輝,先后火于2017年、2018年、2022年,但無一例外,2023年都是爭議不斷。

近年來,李佳琦一直是“直播帶貨界”的頂流,但今年的兩大電商節,他過得都不太平,618停播,雙11因為一款烤箱被質疑失去“全網最低價”。

實際上,2021年雙11出現歐萊雅事件、2022年雙11發生資生堂事件,不管品牌和主播作何解釋,都已經形成了李佳琦直播間未必最低價的印象。直播帶貨的本質是篩選有時間且價格敏感的人,當靠此起家的主播失去“全網最低價”的心智,地位必然受到影響。

除了面對直播電商江湖的暗礁洶涌,李佳琦還要應對消費者的情緒影響力。今年9月的“79元花西子眉筆事件”中,他就栽了跟頭。雖然他最終為自己的冒犯行為道了歉,但口碑大受影響,一度掉粉百萬。

全網粉絲破億的“瘋狂小楊哥”的2023年,就更加“瘋狂”了。比如,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問題被相關機構處罰、被消費者投訴,合作的多個供應商被責令整改,其徒弟被指“低俗”帶貨……

很多人認識小楊哥,是看他拍的家庭情景短視頻。小楊哥靠著無厘頭的搞笑形象,完成了第一波粉絲積累,2018年剛火,第二年就啟動帶貨變現,后期還發展出了“家族式”帶貨矩陣。

這一年,小楊哥試圖帶貨大牌,往高端化轉型,但出現了各種水土不服。白牌和低客單價商品,依然是直播間常客。

到了年底,最紅的人物恐怕非董宇輝莫屬了。12月,與他相關的話題霸占熱搜多天:從小編和董宇輝互懟、CEO(孫東旭)道歉、董宇輝停播、股價和粉絲量齊跌,再到CEO下臺、董宇輝“升值”。終于,東方甄選的一連串風波宣告階段性結束。

風波幫董宇輝抬升了人氣,他的粉絲那幾天節節暴漲到2275萬,相當于東方甄選的七成之多。網友稱,董宇輝的遭遇激怒了打工人,還將他的成名之路剪成了視頻,并和東方甄選發展的關鍵節點一一對應。

簡單來說,2022年6月,在東方甄選轉型直播電商半年后,董宇輝知識輸出式的帶貨突然火爆全網,東方甄選的熱度一度壓過劉畊宏、超過交個朋友直播間,賬號粉絲量暴漲,公司股價對比教培風暴前接近翻倍。

“小作文風波”中,外界指責小編的“挑事”和孫東旭的公關不當,但本質在于,新東方旗下的東方甄選,管理團隊的思維沒有扭轉:仍然是以傳統思維管理員工,以“上課”的方式和網友溝通,不適應“網紅經濟”,反而讓洶涌的輿情更加激烈。這個問題不徹底解決,董宇輝的“職場危機”就不算完全解除。

帶貨之外,再來看兩位頂流中的清流:成名于2016年的中國風頂流李子柒、火于2022年的健身頂流劉畊宏,如今,他們一個停更、一個降溫。

相比絕大多數還活躍在臺前的網紅,李子柒令很多網友念念不忘。雖然已停更兩年多,但她的名字時常出現在公眾視野。

最近,董宇輝與東方甄選的風波,讓外界想起了李子柒和運營機構微念之間的矛盾。今年4月,據媒體報道,在YouTube停更一年多后的李子柒,仍然能在這個平臺獲得單月78萬的廣告收益。這一數據未經證實。

這既讓人驚訝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影響力,又令人惋惜糾紛與停更對IP的傷害。

最近,劉畊宏罕見地登上了熱搜,話題是他“1年多后談流量下滑”。回想去年4月、5月,疫情居家期間,劉畊宏火到6天漲粉3000萬,是名副其實的“全民私教”。他教跳毽子操、龍拳操時,不斷重復的那句“側邊的肥肉咔咔掉,人魚線馬甲線我都要!”的口號,無疑是所有“劉畊宏女孩”的心聲。

不可否認,劉畊宏對健身新人的吸引、對新人健身習慣的培養是現象級的,但健身的核心需要用戶的時間和體力投入,隨著工作生活回歸正常,劉畊宏女孩很難堅持下去,降溫也是一種必然。

為什么造不出頂流了?

為什么互聯網平臺很難造出新的頂流了?這要看流量掌握在誰的手里,以及怎么分配。

2016年走紅的李子柒,代表了流量從微博時代向短視頻時代的變遷。李子柒2016年從美拍轉至微博,2017年12月轉戰抖音。

此后的2018年到2020年,只要談互聯網的流量增長,短視頻都是避不開的行業。當個人的表達逐步短視頻化后,這種比圖文時代更直觀、低門檻的方式,開始無處不在,占領我們手機的時長和活躍度,新網紅層出不窮。自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短視頻月活用戶由5.18億提升至8.65億。

短視頻時代,誕生了流量巨獸抖音的同時,也捧出了小楊哥這樣的全民網紅。小楊哥火起來的2018年,是抖音的關鍵一年。

2020年以來,我們還能看到短視頻平臺頻繁冒出新人網紅,但很難看到國民級頂流,這與短視頻用戶月活增速放緩、平臺的流量機制,以及平臺將流量用于商業化,都有關。

短視頻平臺的運營人士吳康告訴定焦,2020年以后,市場格局基本穩定,絕大部分短視頻增量流量流向了頭部平臺抖音。抖音的策略是扶持不同IP,只要哪個賬號有趣,或者有關注度,馬上給流量。劉畊宏、東方甄選都是這套流量機制下跑出來的頭部網紅。

而劉畊宏、董宇輝,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們從網紅成長為頂流,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內容過硬、有創意是基礎;資本運作是輔助;還有疫情居家、打工人情緒共鳴等可遇不可求的時代紅利。

吳康稱,抖音的流量分配機制高度中心化,這帶來的結果是,網紅對粉絲的掌控力度比較低,為了保持熱度,不但要把握平臺的內容特點,還要善于流量運營。

換言之,普通人有概率靠內容陡然走紅,這既符合平臺的流量機制,也能讓創作者看到平臺上仍然有造星的機遇。但不具備后兩個要素,影響力范圍終將有限,更別提國民級的關注度了。

今年火起的素人網紅,要么沒落,要么“塌房”,又展示出了網紅經濟殘酷的一面。瞬間被流量推向云端,甚至一天天聚攏的財富,容易讓人陷入爭議,也很容易令人迷失。

如今抖音的流量更加分散化。“短視頻之外,直播電商、本地生活服務等商業化業務,都有更充沛的流量加持。”吳康說,短視頻還能捧出新人網紅,但生命周期會越來越短。

除了短視頻,直播帶貨是另一種誕生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2019年以來,流量由前者涌向后者。

如果說短視頻是內容價值的流量重構,那么,直播電商就是流量與交易模式的重構,能把流量瞬間變成“金子”,因而是近幾年淘寶、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打造頂流的主要形式。

第一輪帶貨頂流李佳琦和薇婭,為淘寶創造的銷售額無人能出其右,也代表了淘寶在直播電商第一階段的絕對話語權。

2020年的疫情,讓直播電商加速進入第二階段,彼時的羅永浩之于抖音,以及2023年的董潔之于小紅書,背后都是新平臺的強勢入局。

不同于短視頻,平臺能從直播帶貨中分走巨大收益。因此,擁有帶貨“頂流”的淘寶和抖音要面對的難題是:超級主播是平臺造神的結果,但超級主播對平臺和粉絲的牽制能力、可能增加的風險管理,始終讓平臺如鯁在喉。頂流們的流量開始被重新分配。

而較晚入局的小紅書,雖然一再展示話題制造的能力,且重點從明星里選人再造頂流,例如,董潔、章小蕙、吳昕,但因為時機較晚和受眾有限等原因,體量都不能稱為頂流。

近兩年,直播電商邁入第三階段。當各大電商平臺不再高喊“GMV”、雙11都開始“靜悄悄”;當商家不再“賠本賺吆喝”換取爆發式銷售,超級平臺們還能捧出下一個帶貨頂流嗎?至少目前還沒有出現。

時間來到2023年,不但平臺內部的流量分出一部分用于商業化,整個互聯網的流量也在被重新分配。

當抖音頭部網紅劉畊宏的妻子vivi、東方甄選、交個朋友進入淘寶直播,既是互聯網平臺“拆墻”的表現,也意味著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都遇到了用戶增量見頂的瓶頸,到了從流量到“留量”、彼此共享流量和優勢的階段。

上述平臺之外,崛起的微信視頻號表現出打造全網熱點話題的潛力,快手、B站等平臺也有各自擅長的領域。

未來,我們有機會看到更多從一個平臺火到另一個平臺的“聞神”,但真正的頂流,只會越來越稀缺。

除了平臺與流量的因素,不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電商時代的頂流,已經遇到一個共性、且難以根本解決的矛盾——IP的穩定性。

李子柒和董宇輝的故事告訴我們,強勢IP的個人屬性極強,它與公司的品牌屬性之間存在天然博弈。MCN機構創始人陳正說,“除非網紅本人就是老板,連老板和網紅結婚都不穩定”。

這個矛盾的本質在于:網紅經濟,是靠個人的才智、努力和魅力,以及公司運作和輔助才能成功的模式。背后公司從商業角度出發,認為網紅是可替代的;但粉絲和消費者認的是網紅個人。從商業穩定性角度考慮,去頭部網紅化,是公司化運作的必然,可一旦公司開始這個動作,難題又多了一道:如何權衡粉絲群體的影響力。

陳正告訴「定焦」,董宇輝們并非完全不可復制,但真正的危機在于,當公司無法解決強勢IP的穩定性問題,一個董宇輝離開了,想再出恐怕就難了。“無論是要安撫內部主播,還是應對外部粉絲,都很難”,他補充道。

2024年,互聯網依然期待一夜爆火的故事,或許會有更多人被流量推向云端,同時也會有更多名字不再被提起,讓我們一次次見證流量經濟的瘋狂與殘酷。這對于互聯網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新的起點?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吳康、陳正為化名。

注:本文的“當前粉絲數”截至2023年12月24日。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甘孜县| 芜湖市| 黄山市| 搜索| 长武县| 许昌市| 湘西| 西林县| 平遥县| 从江县| 兴安盟| 桂平市| 山东| 通山县| 安龙县| 遵义市| 唐山市| 盐津县| 龙里县| 昆明市| 阳山县| 泽普县| 左云县| 桂平市| 怀化市| 鹤山市| 广东省| 营山县| 焦作市| 滨海县| 济宁市| 新建县| 苏尼特左旗| 礼泉县| 沅陵县| 巨鹿县| 乌苏市| 亚东县| 南安市| 班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