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正新集團旗下品牌“京包手工包子鋪”(下稱“京包”)加速進入消費者視野。這個品牌最近在深圳開出了三家門店。加上此前在廣深已有的門店,它目前共擁有5家門店,均為直營。
按照京包招商相關負責人提供給界面新聞的說法,2023年12月,該品牌放開了加盟,已經吸引了不少意向者的咨詢。其中有部分咨詢者已交納意向金。借助加盟,京包理應將更快鋪開。但這位負責人未透露具體拓店計劃。
從菜單來看,京包主打手工肉包子,且以小眾肉口味為主。產品包括成都醬肉包、蘿卜絲云腿包、牛肉湯包等超過10個品類,價格從2.5元-5元不等。除了包子外,該品牌也推出了多款米線面條和小吃粥品。大眾點評顯示,京包人均客單價為11元。
界面新聞在其廣州番禺市橋店注意到,京包在門店裝潢上試圖追求近來流行的“新中式”風格。這個面積在6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專門劃分了集中展示制作過程的區域,以強調“現做”的賣點。而且不同于此前即走即買的正新雞排,京包的店內設有堂食區域。而這家直營旗艦店的員工數達到8人。

之所以愿意切入包子領域,正新集團看中的或是包子作為早餐的剛需屬性。
餐飲行業分析師林岳對界面新聞表示:“包子連鎖品牌會比雞排更有前途,因為其主打的是早餐市場,而早餐相對來說比較剛需,這是與雞排最大的一個區別,而包子又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品類?!?/span>
包點作為餐飲板塊的一部分,其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漲的態勢。紅餐大數據顯示,2022年包點市場規模達到627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上升至660億元,同比增長5.3%,預計2031年有望突破千億規模;2023年前11個月,包點相關企業新注冊量約2.7萬家。
盡管包子的存量市場可觀,但分散度高,全國性的大連鎖品牌不多見。而即使是已頗有規模的品牌,其也無法做到在全球市場內的強勢。紅餐大數據顯示,包點品牌巴比饅頭的母公司巴比食品雖然在全國有超3600家門店,但80%以上的門店都位于上海、江蘇和浙江三地;另一品牌三津湯包在全國有近2000家門店,但其中有近70%的門店都在廣東省內。
這一定程度上可以顯示出這個市場的挑戰性。但換個角度看,頭部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低,也意味著該賽道整體仍有空間可挖掘。“如果產品具有性價比,并帶有品牌特性,是有機會跑出來的。”林岳說。
除此之外,京包銷售非包類產品,也使其能將就餐場景延伸至午餐和晚餐,以順應當下連鎖快餐受到歡迎的發展趨勢。
“而堂食的增設,也提供了少許社交功能,相比純外帶具有拓展性?!绷衷勒f。
正新集團著力發展“京包”,還有其需要尋找新增長點的原因。畢竟主力品牌正新雞排早已風光不再。
2020年年中,正新雞排在全國門店數一度沖到22030家,成為當之無愧的“街霸”。但是眼下它正在被拋棄。據窄門餐飲平臺數據,正新雞排門店數回落到11000多家,也就是它2017年時期門店規模。

值得提到的是,正新集團在供應鏈上的積累,或許可以助力京包的發展。
根據官網顯示,正新雞排創始人陳傳武最早從事的是生產和代理速凍食品,2000年開始業務轉型,在浙江溫州開設第一家正新休閑小吃店。這家店就是正新雞排的前身。
正新集團近年來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產業鏈前端的原輔材料之上?!稖刂萑請蟆芬黄獔蟮里@示,近10年來正新集團在山東、安徽、浙江等地相繼建立了13個工業園區和冷鏈物流園區。
在2021年中國餐飲產業峰會上,陳傳武曾表示:“正新之所以能成為拓店之王,因為工廠、物流、裝修等各個環節均已打通。前端做大帶動后端發展,后端發展支持前端。”
這都給京包的后續擴張提供了保證。
不僅如此,當門店鋪開,正新集團可以通過開放加盟獲得收入,也可向直接加盟商出售原料。這些都將成為正新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
和巴比食品類似,京包也采用基地統一制作餡料(蔬菜需加盟商自購)、冷凍儲存及配送,門店自行發面并手工現包的方式。據巴比食品2022年財報,特許加盟店為公司帶來了11.38億元的收入,其中很大部分為售賣餡料、原料等。正新集團同樣可以效仿這樣的做法。

不過,當供應鏈保障不成問題,開包子店仍然不容易。
最大的不易在于選址。
林岳表示:“包子店的主要對手是便利店、早餐檔。這門生意的特別之處在于,對選址要求很高,既不能租金太貴,又得離消費者生活和工作地近,且網點需要足夠密集。要找到適合的選址是關鍵。”
京包已經遇到了選址的難題。
此前它在深圳某地鐵站附近開有一家門店,但由于租金高企、疫情影響客流等壓力,最終選擇關店。“(這家店)每月的租金要7萬多元”,上述京包招商相關負責人說。為此,京包目前在給予加盟商選址建議時,都會優先建議社區店選址;地鐵站門店則會建議加盟商更謹慎注意人流的方向。
事實上,從加盟商的角度看,撇開租金不談,本身投資這樣一家包子店的費用已不算低。
按照京包招商相關負責人的說法,加盟一家京包門店(非地鐵站附近),最少需要配備五個人工;包括加盟費、裝修費、租金等,至少需要25萬元。
“無論是對于餐飲品牌還是加盟商而言,15萬元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價格錨點,這樣的投資金額,也更容易落在小吃和快餐這樣的品類區間。”加盟評估專家、架夢數據創始人龍真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
眼下,更多加盟商對于在15萬-20萬元之間的投資標的表現出更高的意愿,而能拿出幾十萬乃至百萬元的加盟商不多。
包子店還有一個最不可省的成本就是包子的原材料。包子本身很難有較大的創新,它的品質好壞、好吃與否,往往依賴于面粉、肉類等用材的品質。“尤其肉包子最明顯,肉的餡料稍微差點,就很難保持品質。”林岳說,壓低原材料成本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包子味道下降。
得益于豬肉價格下跌,包子店如今多少可以享受開店“紅利”。中國養豬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生豬價格多次探底,在7月1日跌至年內低位后開始反彈,但8月再次進入下行通道。11月23日,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4.86元/公斤,較8月3日的17.61元/公斤下跌15.6%。
只不過,上游原材料價格仍有波動的風險。而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穩定的品質、口感以贏得復購,仍會是京包及加盟商們的長期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