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張馳又回來了。”“五年,三萬六千遍,張馳的連牙再次藍上!”
1月10日,電影《飛馳人生2》宣布正式定檔2024年大年初一,主演沈騰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布了“瀟灑走二回”版定檔海報,比官博公開調侃藍牙的推文還要早一分鐘。這一部原班人馬回歸,由韓寒導演和編劇,仍然是打寒式幽默+騰式喜劇組合,同樣也是瞄準春節合家歡的檔期。

賽車是韓寒“飛馳系列”的核心元素,故事也一直圍繞以他已故好友“張馳”而命名的角色展開。在前作中,經巴音布魯克拉力賽一戰成就傳奇的張馳生死成迷,新作如何再講述他的故事?根據《飛馳人生2》今年4月在電影局備案的故事梗概,這一部是要講述長大后的小張飛面對這條要消失的賽道與父親留下的幻影記錄,做出屬于自己人生的道路選擇。
與海報一同發布的還有“哈哈大笑版”預告片,故事情節與備案不同,貌似是接續前作,同一個張馳五年后回歸。在這一部中,昔日冠軍車手張馳(沈騰 飾)淪為落魄駕校教練,過著靠臉吃飯勉強度日的生活。不料天上掉餡餅,瀕臨停產的老頭樂車廠廠長(賈冰 飾)主動提出贊助張馳組建車隊再闖最后一屆巴音布魯克拉力賽。面對這潑天的富貴,張馳蠢蠢欲動,而廠長背后真實的目的無人知曉。
重歸賽場,是否還能再登高峰?這個問題不僅適用于“張馳”,也適用于韓寒。自2014年《后會無期》開始,轉型導演之后的韓寒保持著穩定而旺盛的創作欲,基本2到3年上映一部,每一部也都固定地邀請具有高流量的年輕演員加盟,文藝氣質、少年感和“寒式幽默”共同構成了“韓寒電影”——這既是對其高辨識度電影風格的概括,也是對其“段子手+腦筋急轉彎”式創作方法的批評。

在沈騰出演《飛馳人生》之前,韓寒電影的文藝氣質要大過喜劇色彩,直到與“騰式喜劇”結合之后,才顯現出強大的票房收割能力,故事元素也隨之豐富。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飛馳人生》斬獲17.28億票房,躋身當年春節檔的票房前三,同檔期位列前二的分別是《流浪地球》(46.8億)和《瘋狂的外星人》(22.1億)這樣的成熟導演的大制作。這標志著韓寒電影的主力觀眾群體開始從文藝青年向大眾轉變,正式具有了與市場上頭部影片同臺競爭的能力。
遺憾接下來2022年的《四海》卻未能接續《飛馳人生》的輝煌,故事本身和制作模式均倒退回了韓寒的舒適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韓寒曾表示“《四海》總體來說實現了我一以貫之的自我風格和自我表達”。但是結局堪稱“慘烈”,口碑和票房雙輸——豆瓣評分僅有未達及格分的5.6,票房僅賣了5.42億,位居當年春節檔第六,甚至輸給了低幼動畫《熊出沒·重返地球》。盡管當時仍有疫情的影響,同檔期頭部影片的票房體量卻沒有大的變化,第一名《長津湖之水門橋》40.67億,第二名《這個殺手不太冷》26.27億,第三名《奇跡·笨小孩》13.79億。

《四海》的敗筆之一是選角,被各大導演強捧的劉浩存至今爭議不斷,結果影片由此生出的“負面話題”爆棚,而“少年感”代言人劉昊然也被限制在了既有的形象標簽里,沒有任何突破。電影最大的敗筆是,褪去“含騰量”的票房試金石之后,韓寒導演能力短板像裸泳一樣暴露了出來,觀眾反饋“劇情懸浮不可信、喜劇部分不好笑”,“小鎮青年”流量標簽失靈。
疫情將整個世界掀翻,韓寒卻在原地踏步,作為導演的他并沒有關注真正的社會現實和時代情緒,仍然沉浸于自己一貫的個人表達。導演當然可以永遠是少年,但觀眾已成長,市場玩家已經更新換代。
或許韓寒痛定思痛,重新將“飛馳”這個IP又拾了起來,幸好上一部的主角“張馳”擁有一個開放式結局。《飛馳人生2》也將講述頂峰回落之后的主角能否重拾勇氣、如何在人生的中段再啟程,導演也將和他講述的故事巧妙互文。只不過每年的春節檔都是一場激烈的“搏殺”,目前定檔春節的還有劉德華主演的《紅毯先生》和動畫片《熊出沒·逆轉時空》,真正的戰斗尚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