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月26日,沃森生物公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可達4億元-4.6億元,同比下降37%-45%,預計扣非凈利潤為5.34億元5.98億元,同比下降30%-38%。
營業收入方面,沃森生物預計2023年的收入約41億元,較去年的50.86億元下滑10億元。對于盈利、營收雙雙下滑的2023年,沃森生物總結了三點原因。
一是炒股炒虧了,沃森生物持有的在港股上市公司嘉和生物和圣諾醫藥在2023年內股價下跌,年度降幅分別約為55%和38%,另外,其他非上市金融資產期末估值也在下降,形成報告期內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約2.3億元。
二是13價肺炎疫苗和二價HPV疫苗都沒賣好,一方面,國內新生兒數量下降,市場竟爭加劇,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產品銷售量較同期下降;另一方面,受九價HPV疫苗擴齡和進口數量大幅增加影響,沃森生物二價HPV疫苗銷售量未達預期,由此,2023年內,該公司疫苗產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同期均有下降。
三是對二價HPV等疫苗相關資產進行了減值,沃森生物表示,結合疫苗市場競爭環境變化和銷售預測等因素,公司預計對二價HPV及其他疫苗產品的存貨、應收款項等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約2.4億元。
沃森生物是國內疫苗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13價肺炎疫苗和二價HPV疫苗都是它的主力產品。其中,該公司的13價肺炎疫苗是首款國產疫苗,首批產品獲得批簽發證明時間為2020年3月底;二價HPV疫苗是第二款國產二價HPV疫苗,首批產品獲得批簽發證明為2022年5月底。
也就是,截至目前,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正式推廣才三年多,二價HPV疫苗的銷售推廣也才一年多,而這兩款產品在國內的銷售業績已經出現了頹勢。
在中國,自費疫苗市場的議價空間相對較大,產品利潤較高。此前,由于本土產品缺位,國產疫苗被認為有較大的潛力,也吸引了諸多企業投入。目前,在九價HPV疫苗領域,仍有沃森生物、萬泰生物、康樂衛士、瑞科生物等在角逐。
不過,無論是13價肺炎疫苗還是HPV疫苗市場,外資企業的布局時間都更久。其中,輝瑞、默沙東、葛蘭素史克都是參與者。以默沙東九價HPV疫苗在2022年8月底擴齡至9-45歲(注:原先是16-26歲女性,3劑次接種),在今年1月9日新增9-14歲女性2劑次接種程序的應對為例,都體現了外企在這個市場變幻之際的反應迅速程度。同時,這也引發了九價擴齡、二價失勢的局面。
在玩家不斷擴充的勢頭下,產業“卷”得厲害。除了外企使用的擴大人群、簡化接種程序以達到爭奪市場、變相降價目的外,本土企業直接打價格戰是另一種策略。此外,國內近年二價HPV市場競爭環境中,政府惠民采購的力度也在加強,這也在影響這一類產品的盈利能力。
沃森生物也在1月中旬的特定對象調研會上就提及,企業會繼續深耕政府惠民采購市場,與九價HPV疫苗自費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可免費接種HPV疫苗,同時,多個城市對適齡在校女生接種HPV疫苗給予定額補助。
在沃森生物之前,萬泰生物也發出了二價HPV疫苗增長結束的信號。1月23日晚間,萬泰生物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坦言公司二價HPV疫苗受九價HPV疫苗擴齡影響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銷售不及預期,二價HPV疫苗收入較同期下降約42億元。
萬泰生物的二價HPV疫苗是國內首款國產二價HPV疫苗,企業前兩批二價HPV疫苗的批簽發證明在2020年4月下旬獲得。照此推算,這一國產首款產品的業績爆發期也只有三年。
在國產大品種紛紛發出“賣不動”、“三年就見天花板”的聲音之中,本土疫苗行業的成長性也在近期遭遇了質疑。而比起成長性,疫苗行業還存在技術迭代不及時的根本性問題,也就是產品總是陷入在Me-Worse(指仿制產品效果還不及原研產品)里“卷”的狀況。比如,百克生物帶狀皰疹疫苗使用的是國際上已經淘汰的減毒活疫苗路線。
在13價肺炎疫苗這一品種上,輝瑞的產品于2016年11月就在中國首次獲批上市,適應人群為6周齡至15月齡嬰幼兒。隨后,這一產品在2023年4月被擴齡至6周齡-5歲(6歲生日前)。而在輝瑞產品擴齡之前,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的產品就獲批,且年齡段更長。不過,近兩年,國內的新生人口均在下滑。輝瑞此前也已經放棄了親自運營這一疫苗,轉為代理。
目前,疫苗企業正在紛紛出海自救。例如,截至2023年10月,萬泰生物二價HPV疫苗在摩洛哥、尼泊爾、泰國、剛果(金)、柬埔寨、埃塞俄比亞、哈薩克斯坦已經獲得上市許可。
沃森生物也在1月中旬表示,公司13價肺炎結合疫苗計劃將以先成品、后原液的形式出口至印尼,目前公司與印度尼西亞合作方已啟動了該疫苗原液在印尼進行本地化分包裝的技術合作,有望于2024年年內產生銷售收入。不過,和國內業務相比,現階段這些疫苗產品出海的體量都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