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周五表示,商務部將抓緊出臺新政策,根據今年的新形勢新任務,做好政策研究儲備。對于近期外資數據出現的一些波動,他表示,這是符合經濟規律的正常現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王文濤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稱,雖然今年外部形勢會更加復雜嚴峻,但更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仍具備諸多有利條件,比如,外貿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數字化綠色化進程加快推進等等。
他表示,今年將從四個方面來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首先是抓緊出臺新政策。“政策措施越早出臺,釋放的效應就越大。”他說,將根據今年的新形勢新任務,做好政策研究儲備,多加一點工具在工具箱里面。
“前段時間,我們對地方和企業提出的建議和訴求進行了摸底,目前正在抓緊開展新一輪政策研究評估,爭取盡早出臺,與已有政策形成組合拳,或者叫疊加組合,最大程度發揮協同效應。”他稱。
其次,是加快培育新動能。依托我國產業基礎完整、制造業門類齊全等優勢,拓展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中間品貿易;促進跨境電商、保稅維修、市場采購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制定綠色低碳產品進出口貨物目錄,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據數字化,推動貿易綠色發展和全鏈條數字化轉型。
第三是助力開拓新市場。商務部將繼續辦好廣交會、服貿會等重要展會。此外,不但要擴大出口,還要擴大進口,相關措施包括擴大優質消費品、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增加能源資源產品和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發揮好進博會等重要展會平臺作用,拓展多元化的進口渠道,提升進口貿易的便利化水平,做好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培育。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33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0%。王文濤表示,對于外商直接投資下滑這個問題應該從多個角度來觀察和分析。
“外資有一些項目,特別是一些國別的大項目落地,會影響這個國家的排名,所以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從2023年國別投資情況來看,加拿大、英國、法國、瑞士、荷蘭這些發達國家對華投資大幅增長,歐盟、美國、日本在華的新設外資企業數實現了增長。”他說。
他還強調,外資規模不僅要看數字,還要看引資結構,2023年我國引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引資占比達到37.4%,比2022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比重創歷史新高,制造業領域引資占比提升1.6個百分點,達到27.9%。
此外,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在會上透露,商務部正在積極推動加入《全面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協定》(DEPA),2022年8月成立中國加入DEPA工作組,至今已經完成了10余輪的部級談判、司局級談判和技術層談判,目前DEPA談判方面已經完成了所有條款的初步探討。
“我們將努力完成和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下周就要在杭州舉行談判。我們還將完成與洪都拉斯的談判,與秘魯的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繼續推動加入CPTPP和DEPA。”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