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戶限制基本取消
據公安部網站1月26日消息,2023年,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暢通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渠道,推動居住證擴面提質,以“跨省通辦”等舉措推進戶籍管理便利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23年,戶口遷移政策全面放開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的落戶限制基本取消,300萬以上城市的落戶條件有序放寬。東部地區除極少數超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區除個別省會(首府)城市外,全面放開放寬落戶限制。據統計,2023年,全國公安機關共辦理戶口遷移“跨省通辦”業務173萬余筆,開具戶籍類證明“跨省通辦”業務74萬余筆,新生兒入戶“跨省通辦”業務3萬余筆,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80余萬張、臨時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48萬余張,為群眾節約費用約38億元。
生態環境部:不得以改善空氣質量為由隨意啟動應急響應
據生態環境部1月26日消息,生態環境部網站公布《關于進一步優化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優化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規則,規范重污染天氣應對,強化區域應急聯動,加快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修訂和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效果評估。各地應根據預測預報結果和預警分級標準,依法依規及時啟動和解除應急響應。不得以完成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為理由,隨意發布預警信息并啟動應急響應、提高預警等級、延長響應時間。應急預案應充分考慮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等有關需求,盡量減輕對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
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服務“三農”,最高檢明確八項重點
最高人民檢察院1月26日下發《關于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服務“三農”工作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聚焦監督重點,針對涉及“三農”以及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強、關注度高、影響較大問題開展監督,切實辦理一批高質效公益訴訟案件,確定了八項辦案重點領域,其中包括加大亂占、破壞耕地違法行為案件辦理力度;打擊破壞高標準農田建設違法行為;督促規范惠農資金管理使用;督促整治制造、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違法行為;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保護農民工、農村婦女等特定群體權益;加強農村安全生產領域工作。
三部門發布優化低濃度三乙醇胺混合物進出口監管措施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1月26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3部門發布《關于優化低濃度三乙醇胺混合物進出口監管措施的通知》稱,為提升監控化學品進出口管理效能,現決定自2024年2月1日起優化部分低濃度三乙醇胺混合物進出口的監管措施。三乙醇胺含量較低的非醫用消毒劑、合成洗滌粉、化妝品、墨水等消費類商品,防擴散風險可控,不屬于《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管理目錄》中三乙醇胺(海關商品編號2922150000)和三乙醇胺混合物(海關商品編號3824999950)項下的管控物項,無需辦理監控化學品進出口審批手續,無需辦理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
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632.5億美元,為歷史第三高
1月2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強調,我國引資規模仍然處于近年來的高位。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632.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是1.13萬億元,雖然同比出現了下降,但是規模上僅次于兩個比較特殊的年份,2021年、2022年,處于歷史第三高。我國的引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引資占比達到37.4%,比2022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比重創歷史新高。特別是制造業領域,引資占比提升1.6個百分點,達到了27.9%。從2023年國別投資情況來看,加拿大、英國、法國、瑞士、荷蘭等發達國家對華投資大幅增長,歐盟、美國、日本在華的新設外資企業數實現了增長。“短期外資數據出現一些波動,這是符合經濟規律的正常現象,特別是有一些大項目的落地,往往會影響當年以及明年、后年的波動。”王文濤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終敞開懷抱,真心歡迎各國企業投資中國。
信訪局:今年繼續推進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和信訪積案化解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26日報道,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國信訪局長會議上了解到,2024年,國家信訪局將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落實《信訪工作條例》和信訪工作法治化“路線圖”,大力推動受理部門負責程序推進、辦理部門負責實質解決,依法依規處理信訪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國家信訪局要求,要把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作為2024年工作重點,嚴格落實《信訪工作條例》,精準規范轉送交辦督辦信訪事項,用好“三項建議”強化監督追責,大力加強信訪信息化建設。要通過加強信訪業務標準化建設、信訪業務規范化建設評查等措施,不斷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實。今年全國信訪部門將繼續推進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和信訪積案化解,壓實信訪問題源頭治理的各方責任,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教育部:下一步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推動智能化
1月26日,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推動智能化。建設國家教育數字化大數據中心,強化資源開發利用、公共服務提供、應用發展監測、綜合研究分析和安全運維保障,建成數據治理平臺、算法賦能平臺、算力共享平臺,構建標準規劃體系和網絡安全體系。實施高等學校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項目,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相關專業領域的應用,以人工智能賦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升級,實現資源個性推送和智能搜索。
住建部:各地抓緊研究可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月26日上午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會議指出,加快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支持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針對當前部分房地產項目融資難題,各地要以項目為對象,抓緊研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精準有效支持合理融資需求。信貸資金要確保封閉運行、合規使用,堅決防止挪用。省級層面要跟蹤監測落實情況,加強督促指導。國家層面將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項目信息平臺,實行周調度、月通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抓機制落實力度大,據了解,本月底前,第一批項目名單落地后即可爭取貸款。
發改委:到2027年浦東新區綜合改革基本完成試點任務
國新辦1月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近期正式公開發布。國家發改委將全力支持浦東新區推進綜合改革試點,確保《實施方案》落實落地,爭取創造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李春臨表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和上海市、浦東新區,研究起草了《實施方案》,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總體要求、五項工作原則、兩階段目標和五方面重要舉措”。其中兩階段目標,一是到“十四五”期末,制度創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一批標志性改革成果在面上得到推廣。二是到2027年,基本完成試點任務,制度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重要示范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