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嘉欣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已經進入全球80多個國家、去年出口銷量超過整體銷量一半的奇瑞汽車,開始發力歐洲市場。
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奇瑞近期宣布擴建其位于法蘭克福附近勞恩海姆的研發中心,并在2024年底將中心員工人數增加一倍至120人。奇瑞德國研發中心成立于2018年,過去五年間逐漸成長為奇瑞最重要的研發和設計基地之一。
奇瑞歐洲總經理圖廷(Jochen Tueting)表示,奇瑞計劃2026年在歐洲推出三個品牌,每個品牌分別推出三款新車型。今年將首先推出Omoda(歐萌達)和Jaecoo(對應奇瑞)兩個品牌,豪華品牌Exlantix(對應星途)將于2025年推出。
他還稱,如果品牌推出成功,奇瑞將考慮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工廠。
過去三年,奇瑞的出口業務飛速增長。2023 年,奇瑞的海外市場銷量同比增長一倍至93.71萬輛,增速遠超過行業56%的平均水平。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奇瑞在中國汽車制造商出口量排名中位列第一,上汽乘用車僅次于奇瑞排名出口第二,吉利、長城、比亞迪的出口量均不足奇瑞的三分之一。
奇瑞的海外表現很大程度是因為出口布局時間早。1999年奇瑞第一輛轎車下線,2001年就已經開啟對外出口,首先銷往中東地區。此后二十年間,奇瑞年出口銷量保持在10至15萬輛左右,直到近三年出現激增。
乘聯會分析,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增長得益于國際市場需求大,自主品牌燃油車品質提升、智能化領先帶來的競爭力提升,同時疊加電動化車型潮流。
相比其他汽車品牌還處于整車產品出口的初級階段,奇瑞很早就開始在海外建廠進行本地化生產。據奇瑞官網介紹,奇瑞是最早將整車、CKD散件、發動機以及整車制造技術和裝備出口至國外的汽車制造商。
目前奇瑞在海外共有10個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南美、中東和俄羅斯等地,并計劃向東南亞和歐洲擴展。
奇瑞是首家在巴西建廠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南美和中東地區一直是其重點出口市場。奇瑞近兩年在俄羅斯也取得不錯的市場表現,去年奇瑞以11.9萬輛的年銷量僅次于俄羅斯本土品牌拉達,在當地的市占率達到11.2%。
奇瑞在海外產品溢價高,以主力車型瑞虎8為例,俄羅斯、埃及、巴西起售價均超過20萬元,遠高于國內9.89萬元的起售價。強勢的出口也帶來了可觀營收,奇瑞集團年營收首次突破3000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業務的亮眼并不能掩蓋奇瑞在新能源領域的不足。目前撐起奇瑞半邊天的海外市場仍以燃油車為主,新能源占比較小。在全球市場向新能源轉型的趨勢下,燃油車占比過大或將成為奇瑞出口的一大隱患。
而且從出口地區來看,奇瑞出口地仍集中在以南美、中東、非洲等汽車產業欠發達地區,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市場還沒有打開。另外,占據奇瑞海外銷量20%的俄羅斯市場由于本國汽車工業復蘇,增長或存在放緩的可能。
2022年,奇瑞將高端新能源品牌星途推向中東市場,未來星途計劃進入歐洲和美國市場。奇瑞星途星紀元ES上市之時,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表示,星紀元ES將要同步面向海外出口,出口價或將突破100萬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出口單價最高車型。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國汽車品牌陸續開啟出海之路,未來奇瑞在海外市場也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