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進入2月份,市場一度加速下跌,2月5日,上證綜指一度擊穿2600點,截至收盤報收2689.47點。
市場賺錢效應不佳,新基金發行市場更是雪上加霜。不過,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月份以來,共有9只新發基金選擇了提前結束募集。更有12只新基金不畏“寒冬”,搶先成立。
Wind數據顯示,9只提前結束募集的新基金中,共有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只中長期純債基金、1只偏債混合型基金、1只FOF。華夏華潤商業REIT也是在2月2日一日售罄。

由于統計數據的延遲,目前上述產品尚未發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具體募集到多少資金尚未可知。
2月份以來,也有12只新基金悄然成立。其中,被動指數型基金有6只,占到半壁江山。匯添富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聯接基金共募集到14.13億元,成為規模最大的新產品。
信澳核心智選、萬家趨勢領先、國泰金盛回報、景順長城卓越成長、中歐科技成長等5只新基金的首發規模分別為4.02億元、3.86億元、5.87億元、5.53億元、2.91億元。

“雖然和前幾年的爆款規模沒法比,但在這個行情下能募集到這些錢,我們覺得還是可以的。”某公募市場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該基金最后選擇了提前結募,是不想錯過行情,“本來募集期是到3月末,但是現在這個行情下,再拖下去也沒有什么新增量,不如提早結募,趕緊建倉。”
“盡管開年以來A股經歷震蕩調整,但多數基金經理都有一個共識,就是2700點以下多數公司都具備性價比了。”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從市場層面來看,新基金發行市場也出現了積極變化,這說明不少投資者認可當前底部區域的投資性價比。隨著中特估、高股息及新能源賽道的不斷反攻,二季度有望迎來更強勁的走勢。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A股市場短期非基本面問題,而是投資者信心問題,顯然情緒已經過度悲觀,我們認為這種非理性的下跌有望得到修正,短期是布局優質公司的絕佳時機。自下而上的行業選擇和個股選擇更為重要,一方面對于未來經營穩健、經營現金流充裕、資本開支下降的公司值得重視,這類公司具備較強的回購能力,另一方面,前期市場系統性的下行帶來的一些細分行業龍頭公司被錯殺,這類公司已經具備很高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