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受氫能政策面影響,多個氫能股迎來連漲潮。
2月26日,藍科高新(601798.SH)漲停,截至收盤報11.01元,漲幅9.99%,實現八連板,總市值39.03億元。主要因其所在氫能板塊整體上漲影響。
同日同花順氫能源概念下,漢馬科技(600375.SH)漲停,實現7天6板,惠同新材(833751.BJ)、德固特(300950.SZ)、復潔環保(688335.SH)漲超10%,多股漲超6%。
近期多部門相關政策頻發,推動了此次氫能板塊的上漲。
2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印發《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的通知,其中2024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重點專業方向包括電力、核電、煤炭、油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型儲能及氫能,其中氫能方向包括基礎與安全、氫制備、氫儲運、氫加注、燃料電池等氫能應用。
國家交通部在2月20日發布了關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原則同意在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氫燃料電池研發與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應用、城市級綠能交通體系建設與應用等方面開展試點。
2月1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重點低碳技術征集推廣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氫能開發利用技術為重點方向,包括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離網、可中斷負荷)大規模制氫技術,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工業副產氫高效提純技術,經濟安全高效的氫能儲運技術,氫燃料電池開發及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技術等。
地方政策層面,重慶、廣東等多地也在近期發布支持氫能產業的政策。
今年地方“兩會”期間,上海、重慶、山西、山東、四川等地十數位代表委員,從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多個立場,就氫能產業發展提交了相關提案、議案和建議。
雖然政策面對氫能板塊的上漲提供了推動,但是個股漲勢仍存風險。
藍科高新2月26日再次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月6日交易開盤至2月26日連續九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累計漲幅達127%,同期上證指數上漲10.17%,短期波動幅度較大,漲幅顯著高于同行業漲幅及上證指數。
藍科高新稱,關注到股吧有關公司氫能源相關產品的討論,經核查,其主營壓力容器等產品,屬裝備制造企業,且截至目前無任何形成收入的氫能源相關產品。

該公司同時表示,目前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沒有重大資產重組、股份發行、收購、業務重組、資產剝離、資產注入、股份回購、股權激勵、破產重整、重大業務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等事項。
在上述公告發布兩日前,藍科高新就已意識到了股價異動并發布了風險提示性公告。
年報顯示,藍科高新主要從事石油石化專用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安裝、技術服務以及石油石化設備的質量性能檢驗檢測服務等。
其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換熱器、空冷器、原油生產分離處理設備、纖維液膜分離技術及成套設置、膜分離技術及產品、球罐、塔器、容器、石油鉆采技術設備、檢驗檢測服務等。
根據其披露的發展戰略,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領域,藍科高新計劃打造完善光熱發電熔鹽儲熱系統,研發創新氫能裝備,目前在高效堿性水電解槽制氫主要設備關鍵技術、液態陽光加氫站站內CO?分離回收技術、深冷大容積液氫球罐的關鍵技術等方面投入研發。這也是其被列入氫能板塊的原因。

近年來,藍科高新業績并不如意。業績預告顯示,其2023年預計凈利潤虧損1.42億元,連續三年虧損。2021-2022年,該公司分別虧損1.74億元、1.84億元。
與藍科高新同屬氫能源板塊的漢馬科技,也預計2023年虧損8.7億-10.7億元,連續四年虧損。
漢馬科技目前主要業務涉及重卡、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表示,將在于2025年12月停止傳統燃油車的整車生產,將專注于純電動、甲醇動力、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業務。
截至目前,漢馬科技也從未在財務報告中提及氫能業務及其收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