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風雅
2024年1月25日,中國石油(601857.SH)迎來歷史上第八次漲停。距離2015年多次的漲停,已經過去八年。這也讓中國石油不可避免吸引媒體紛紛揮筆。“強勢上攻”“突然暴漲”“沖擊漲停”“狂飆”“飆升”等詞匯不絕,中國石油的體量也是諸多行業媒體的關注重點,“超級大象”“巨無霸”“萬億”等詞匯方足以匹配中國石油的分量。
截至當日收盤,中國石油漲幅為10.06%,股價報7.99元,市值達1.46萬億元,成交金額為29.10億元。之后數個交易日,中國石油仍震蕩上漲,2月23日股價一度達9.33元,創下八年多來新高。
本次漲停背后的原因,自然引人矚目。
中國石油股價對于資本市場信心的特殊意義
細數中國石油的漲停,每一次都有特別的意義,甚至有媒體發出充滿希冀和信賴的疑問:“能否漲出長牛行情”。這個問題,早有淵源。
中國石油于2007年上市,緊鄰的2008年,就經歷了兩次漲停。
2008年9月,為了對沖美國金融風暴帶來的全球性股票市場大跌,央行宣布了降息的政策,但股市跌破2000關口。2008年9月18日晚間,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國資委罕見聯手出擊。2008年9月19日當天所有A股全部漲停,上證、深成指數雙雙漲停,這其中也包括被稱作“超級大象”的中國石油。2008年的兩次漲停恰恰證明了中國石油股價于資本市場的重要分量。
2014年12月4日,中國石油漲停,券商也集體漲停,事后證明當時牛市基調已確立。2014年7月,A股牛市啟動,自此開始了2014至2015年的瘋狂牛市。
2015年,上證指數從6月12日到7月日,跌幅28.6%。隨后,國家救市政策出臺。中國石油在7月6日和15日兩次漲停。自此,中國石油的股價波動飽含特殊含義的觀念,更為深入人心。
中國石油的股價分量,在老股民心中不一般,不少老股民將其視作護盤工具一樣的存在。而這一次,同樣暗含著獨特的信號。
因著種種歷史背景,本次中國石油漲停讓不少業內人士注意到各種大動向。
如不少媒體所關注到的,在中國石油漲停之際,外資卻在大幅拋售。盤后數據顯示,北向資金于中國石油漲停當日凈買入62.94億元,中國石油凈賣出額居首,金額為4.20億元。
而此次漲停,在前幾日的新聞中也能見到端倪。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消息,1月24日起,國新辦連續多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主題聚焦經濟、金融等。
1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袁野提到新一輪的國企改革承擔了體制機制改革、功能性改革兩大類改革任務。他提到,國資國企將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改革。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中國石油,作為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企業,在本次“中字頭”的強勁表現中,體現了突出的信心拉動力。
結合政策方面的重要信號,中國石油在資本市場上的定心丸作用不言而喻。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強調,下一步重點圍繞三個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一是繼續構建定位清晰、梯次發展的上市格局。二是持續發力提高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三是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
中信證券觀點表示,此次國資委明確表示將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能夠提升央企上市公司對市值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利于提振投資者情緒,增加對上市央企配置,有助于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漲停背后容易忽略的長優表現
實際上,在整個2023年,中國石油在股市的表現堪稱長優。在本次漲停的風頭之下,似乎不被輿論關注。
在本次漲停之前,有投資者留言質問中國石油的資本操作能力。事實上,中國石油2023年的股市表現相當出色。2023年,中國石油A股、H股股價均實現大幅上漲,A股、H股全年股價較2022年底上漲均超50%,在藍籌股中名列前茅。中國石油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最佳上市公司”“2023年度經濟人物”“卓越上市公司CEO”“卓越上市公司CFO”四項獎項。
回觀前情,受市場、行業等多重因素影響,短期市場估值未完全反映公司業績表現和實際價值。而本次漲停正是長期優質表現的量變累積引發的質變。
高屋建瓴的戰略布局和強勢的業務表現拉升市場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國石油漲停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高屋建瓴的戰略布局和強勢的業務表現。
2023年三季度央企ROE水平達7.53%。2024年1月,中國石油油氣兩大產業鏈實現平穩高效運行,各項業務實現高質量發展,利潤總額、凈利潤同比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經營業績實現首月“開門紅”。可以看到,中國石油股價強勢,不僅僅是因為技術性修復和政策利好推動的情緒回暖,更是高質量發展在市場的直接體現。
一方面,中國石油在2023年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為2024年的發展奠定高質且扎實的基礎。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熱電氫”三駕馬車齊驅并進,新能源產能當量持續增長。中國石油收購普天新能源100%股權,在充電領域加快全國戰略性布局。截至2023年底,中國石油累計建成光伏庫站1875座、充電站957座、換電站69座、加氫站22座、綜合能源服務站72座。
另一方面,綜合國際局勢、天氣變化及其他綜合市場因素來看,中國石油已然進入發展“牛”年。
日前,國際能源署發布消息稱,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與2023年相比,會出現“強勁增長”,主要是受到氣溫偏低和價格下降的推動。國際能源署預計,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可能會增長2.5%,市場會比2023年(增長0.5%)更為堅挺。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官方消息,中國石油各油氣田繼續加大國內天然氣上產力度,天然氣產量連續6年在千億立方米的基礎上實現高位增長、在油氣產量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2月18日,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通報上半月生產情況,日均生產石油液體2.29萬噸、天然氣超1億立方米。
本月,中國石油在A股的“領漲員”勢頭也十分矚目。2月22日,A股創三年半以來最長連漲紀錄,煤炭、石油領漲,其中中國石油大漲近6%,與中國海油3.01%、中國石化2.72%的漲幅相比格外耀眼。不少證券媒體點出,考慮全球原油長期資本開支不足,全球原油供給彈性或將下降。而在新舊能源轉型中原油需求仍在增長,全球或將持續多年面臨原油供需偏緊問題,中長期來看油價或將持續維持中高位。而巴菲特集團在美股的調倉動態也顯示出對石油的偏愛。
綜合而言,中國石油本次在資本市場的強勁表現并非戰略偶然,而是長期必然,其“領漲員”的表現證明了資本市場對中國石油長期發展戰略部署的高度認可,也體現了其在提振資本信心方面的強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