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過去一年,進一步吸引外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成為我國經濟工作的兩個重心。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外資、民營經濟也將成為與會委員的討論、建言焦點。界面新聞日前從上海市政協獲悉,多位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將就過去一年外資、民營經濟遇到的相關問題,提交解決方案。
外商投資是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主席蔣穎就將提交相關提案,就外資關注的涉外法律法規制定和執行的一致性、協同性、可預期性問題作出相關建議。
蔣穎在提案中指出,近年來外商投資環境持續改善,吸收外商投資規模不斷提升,法律實施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涉外法律法規在制定和執行層面仍然存在一致性不夠、可預期性不夠、協同性不夠的問題。例如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有待提高,跨境數據流動問題亟待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仍然存在。
在蔣穎看來,外資最關切知識產權領域,存在各地對條款理解、執法尺度、執行評估等不一致問題,從而導致執法效果差別較大。
“比如某外資藥企申請專利行政維權,北京、上海兩地的知識產權局先后受理了案件并最終支持了該企業的訴求,而廣州知識產權局則認為沒有銷售證據未作受理。”蔣穎舉例解釋。
2023年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顯示,仍有將近一半(45%)的企業認為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執行不夠完善。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執法尺度的不一致。蔣穎說。
負面清單制度是我國針對外資降準入門檻、不斷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但在蔣穎看來,“準入不準營”問題仍然存在。
她舉例稱,例如負面清單取消了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但是外國汽車制造商反映在華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審核批準程序復雜。再如負面清單已經取消對外資進入互聯網音樂領域的限制,但《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仍保留該項的外資禁止條目,企業無法實際經營。
蔣穎認為,無論是外資,還是民營經濟,法治是市場主體成長的土壤,“只有土壤好了,企業才能掙到錢。”
對此,蔣穎建議,國家層面進一步細化實施細則和司法解釋,提升各地政府對涉外法律法規理解的一致性,建議主管部門對較為寬泛的法律法規表述作出更細化、易操作的規定,減少和避免地方政府的擴大解釋;同時加快更新相關司法解釋,加大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發布力度,明確標準尺度,從而提升法律法規執行的全國一致性。
此外,蔣穎建議,在新政新規制定階段,建議外資企業全過程參與制定工作,定期通過權威媒體公布推進情況,并在新規發布后給予企業足夠的準備期和過度期,并給予企業具體的法律法規解讀與合規指導,從而提升新政新規出臺的可預期性。
另外,針對“法規打架”的問題,蔣穎建議,對負面清單可能與其它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相抵觸的情況,商務、發改及行業主管部門要相互配合,明確責任分工和協作機制,提高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行政法規的清理頻率,確保外資市場準入新規落地實施。
民營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過去一年,我國先后出臺多項政策,促進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民營經濟的“掌舵者”,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總商會副會長、松江區政協副主席、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郁瑞芬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就坦言,過去一年,受地緣政治影響,民營經濟發展遭受了一些困難,“因此,民營經濟希望在今年看到一個更加健康的市場,作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前提。
她在提案中指出,去年,在全國上下“促消費”的浪潮中,線下實體商業零售(含餐飲)終端消費主場景、經濟增長主動力,貢獻超31萬億的社會零售金額,同比增長6.5%。但民營經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常面臨無序競爭的問題。
比如,行業中出現部分品牌招募加盟商后,盲目傍品牌跟風選址開店的無序行為,造成經營困難,大面積關店,產生了許多浪費;部分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開展價格壟斷和價格聯盟形式打擊競爭對手;一些特許加盟管理混亂,常出現消費者儲值卡和特許經營人加盟費被侵占的資金風險。對規范的特許經營模式產生十分不利影響。
郁瑞芬說,作為民營企業家的代表,她真心希望看到市場競爭更加健康,民營經濟更加繁榮,但這些都離不開政府部門的良性引導。
她告訴記者,國家層面可借鑒《關于促進上海市藥品零售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揮政府職能優勢,從源頭介入加強引導,避免行業造成無序投資和社會資源浪費;同時規范特許加盟市場。嚴厲打擊非法開放加盟等行為,加快研究出臺《關于加盟費和儲值卡的保證金制度》,保護各方(企業、消費者、加盟商)的合法權益;相關部門也要定期曝光價格違法典型案例,規范行業公平競爭營商環境;同時,政府部門還需優化融資環境。鼓勵優秀食品連鎖經營企業融資、貸款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