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新年伊始,上海發布《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這是上海在營商環境改善方面推出的第7個版本的《行動方案》。
7.0版本行動方案發布后,上海各區跟進響應,推出了本區特色的相應細則。
3月1日下午, 普陀區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工作大會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舉行。大會現場進行了普陀區優化營商環境7.0版政策發布。普陀區優化營商環境7.0版方案,提出100條改革舉措。
界面新聞獲悉,市場準入方面,7.0版方案擴容增效“住所便利化服務一件事”,以數據核驗方式簡化企業住所登記材料。進一步發揮專業服務等機構的社會共治共管功能,推出經營主體“住所托管”創新舉措,選擇區內優質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作為企業托管服務機構。
市場監管方面,聚焦全方位監管,持續加強預警性指導和服務型監管,讓監管防范跑在風險前面;聚焦有效監管,指導幫助企業合規經營。
重點產業環境打造方面,圍繞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四大重點產業,鼓勵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商會協會、中介機構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協同發力,搭建與主導產業相匹配的營商環境大格局。
營商干部隊伍建設方面,圍繞心中有數、肩上有責、眼里有光、手上有活、腳下有土等“五有干部”標準,引導營商干部發揚“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精神,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也是市場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的基礎。普陀區以“中華武數”、“半馬蘇河”兩張名片為抓手,推出了“1+N”人才政策。
會上,上海普陀區透露,2023全年,普陀共落地“十億百千萬”重點項目143個,其中稅收億元能級項目13個、千萬元能級項目130個。2024年,普陀將繼續引入更多高能級項目和龍頭企業,積極發揮區域科創布局優勢。
當天會上,普陀區2024年第二次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共28個重點項目集中落地普陀。本次簽約項目不僅涵蓋了生命健康、科技金融、智能軟件、研發服務、數字營銷等行業的新銳和標桿企業,更有產學研共建、技術創新平臺、交易集團戰略合作等項目。其中,華東師范大學與普陀區人民政府共建的集成電路產業學院也在此次簽約會上正式簽約,旨在通過發揮雙方優勢力量,共同推動普陀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發展、資源集聚。
2014年上海聯和產權交易所落戶普陀。2023年11月,上海交易集團在上海聯交所基礎上揭牌成立。會上,普陀區人民政府與上海交易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后續雙方將進一步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進一步在并購金融、科技金融等領域開展了合作。
會上,普陀區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是科技部授牌的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推動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協同發展。
記者獲悉,2023年,普陀區區級財政收入實現154.43億元,同比增長11.81%,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