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13天9個漲停,誰在豪賭“妖股”高新發展?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13天9個漲停,誰在豪賭“妖股”高新發展?

半年24個漲停,“妖股”并購緋聞靠譜嗎?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野馬財經 張楓林

編輯|武麗娟

高新發展(000628.SZ)無疑是近期A股市場中的一只大“妖股”,2月8日~3月5日期間,該股在13個交易日斬獲了9個漲停板,股價也從32元/股附近飆升至3月6日91.5元/股的歷史高峰,,引來了外界諸多矚目。

來源:Wind

面對股價連續大漲,高新發展于3月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股價短期大幅上漲,漲幅大幅高于同期行業漲幅及深證A指,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和市場情緒嚴重過熱的情形。與此同時,高新發展還撇清了另一項外界熱議話題,稱未參與鼎橋通信股權收購案。

野馬財經注意到,自公司發布回應公告后,北向資金、部分游資和機構資金均在3月6日大舉賣出該股。之后的3月7日、3月8日,高新發展分別下跌4.91%、0.7%,目前報收85元/股。

兩起收購案背后24個漲停游資豪賭?

在3月5日公告中,高新發展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建筑業,所處行業政策面近期未出現重大變化,公司基本面亦未發生重大變化,但股價嚴重偏離公司基本面。截至3月5日,高新發展股票靜態市盈率為156.31倍,申萬建筑裝飾指數(801720.SI)平均靜態市盈率為9.58倍,公司股票市盈率明顯大幅高于行業均值。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3月8日,高新發展在互動平臺明確表示,公司主業并未涉及算力相關業務。

盡管高新發展已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審慎投資。公司董秘也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轉型發展可控核聚變的相關計劃,堅定聚焦主業。但并沒有澆滅投資者的熱情,各路資金進場角逐。

事實上,高新發展早已被市場冠以當下熱門的“算力租賃概念股”標簽,而這都得益于2023年10月啟動對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鯤振宇”)的控制權事宜,后者系華為生態伙伴。

去年10月19日,高新發展披露的交易預案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華鯤振宇70%股權。

公告后,10月19日-11月13日,18個交易中,高新發展拉出了12個漲停板,公司進行了風險提示。在12月1日-2024年1月15日期間,又有3個漲停板。截至3月8日,一共有24次漲停。

據公開資料,華鯤振宇為華為鯤鵬生態鏈企業。官網介紹,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智算存一體化算力產業領軍企業。華鯤振宇由國資控股60%,承接長虹計算產業戰略轉型升級任務,聚焦“新計算新存儲”基礎設施應用,全面負責基于華為“鯤鵬+昇騰”處理器的“天宮”自主品牌服務器、存儲、PC、機器視覺等系列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

高新發展在最新異動公告中透露,鑒于此次交易涉及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待相關審計、評估等工作完成后,公司將適時提請股東大會審議,且尚需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與有權機構批準,存在交易被終止的風險。

而市場資金對高新發展的炒作,還與另一項收購案的預期有關。

今年1月1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對外公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與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都高投集團’)等經營者收購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鼎橋通信’)股權案”詳情。

作為成都高投集團旗下一級子公司,高新發展也是集團目前唯一的A股平臺,這樣的背景身份讓該股備受投資者矚目。野馬財經注意到,2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華為與成都高投集團等經營者收購鼎橋通信股權案”已獲得無條件批準。

自收購案發布后,股吧里多數投資者唱多高新發展。有股民直言,“特大利好:收購鼎橋通信股權后,高新將直接參與華為的AI開發”;也有股民表示,“第一大股東成都高新投資集團聯合華為收購鼎橋,布局全方位,繼續上吧,天空才是高度”。

來源:股吧

次日,高新發展股價再次得到拉升,4個交易日內實現3次漲停。

不過,3月5日晚間,高新發展通過互動e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未參與華為與成都高投集團等經營者共同收購鼎橋通信股權。

高新發展連續斬獲漲停板背后,游資、北向資金和機構資金均在大舉買入該股。

龍虎榜數據顯示,2月20日中信證券北京呼家樓證券營業部大舉買入該股4765.4萬元,21日上海凱濱路證券營業部買入1.7億元,3月5日盤后北向資金大舉買入1.49億元、機構席位則買入1.98億元。

3月5日盤后機構資金買入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但自公司于3月5日晚間發布回應公告后,北向資金、部分游資和機構資金均在3月6日大舉賣出該股。

其中北向資金在當天大舉凈賣出1.16億元,而三家機構則合計賣出9445.47萬元,此前大舉買入該股的游資中信證券北京呼家樓證券營業部則大舉賣出1.19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主力合計凈賣出高新發展6億元;3月7日當天,高新發展單日下跌4.91%。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因為一起尚未定案的跨界收購,而且收購也并不會為上市公司帶來研發創新的高成長能力,二級市場就出現連續漲停,這充分說明是游資在利用相關消息大肆進行炒作、以謀取短期超額回報,既然游資是為了炒作獲利,那么達到回報預期后,會快速了結撤出,不會繼續支撐股價。

華鯤振宇能給高新發展帶來多少利潤?

高新發展是成都高新區下屬唯一國有上市公司,成立伊始,公司主要承擔成都高新區起步區的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后來,公司跨界進入期貨、廚柜制造等業務。

高新發展經營業績整體上欠佳。2018年之前,公司主營業務凈利潤處于或微利或虧損狀態。2013年,其營業收入曾超過20億元,但凈利潤只有0.14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降至5.73億元。

2019年起,公司經營業績有所好轉。2019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11億元、55.33億元、66.12億元、65.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2.41億元、1.63億元、1.99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03億元、1.79億元、1.35億元、1.34億元。

來源:公司2022年財報

本次擬收購的華鯤振宇,2023年前九個月的凈利潤達0.47億元,超過2022年的0.43億元。

未來,高新發展可能要靠華鯤振宇的業績貢獻真正實現突圍。

在此前回復監管問詢時,高新發展表示華鯤振宇在國產自主品牌服務器生態中具有較為領先的地位,是國內領先的算力產業企業。

2022年,華鯤振宇在“鯤鵬+昇騰”生態合作伙伴中業績排名位居前列。

2023年9月,在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的整機性能測試中,華鯤振宇TG245B14路高性能服務器在國產化同類服務器的賽道中單核和多核性能測試中名列第一,服務器產品在處理復雜任務以及并行計算方面具有強大能力。

高新發展表示表示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將進入算力服務產業,進一步豐富公司業務類型,有助于拓寬盈利來源,提高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業務拓展和利潤增長。

沈萌認為,服務器作為一個成熟的設備制造業,既不涉及核心技術的掌握,也缺少高收益的議價能力,所以即使收購完成也不會帶來超額利潤。收購服務器制造業務只能算是沾邊算力服務業務,但在具體市場中的重要性并不高,不掌握任何核心關鍵技術就談不上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高新發展本次重組收購的溢價率之高令投資者驚嘆。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華鯤振宇凈資產為2.06億元,按100%股權預估值30億元測算,華鯤振宇評估增值率達到1354.05%。

更有意思的是,截至2023年9月底,高新發展資產負債率為83.2%,華鯤振宇資產負債率為96.82%,可二者合并之后,由于30億元收購估值帶來巨大的商譽,上市公司賬面資產規模迅速膨脹,整體資產負債率甚至還下降至76.57%。

來源:高新發展回復監管問詢

主業不夠,副業來湊?

高新發展曾坦言,過去較長時期,公司盈利能力弱、基本面差,并表示將以“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及相關服務業務作為轉型方向之一,向中上游高度相關的物聯網、傳感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軟件等領域進行產業鏈拓展。

2021年開始,高新發展密集實施資產騰挪計劃。當年,公司轉讓賓館業務及房地產資產,再次嘗試剝離期貨業務。2022年,公司出資近3億元收購森未科技和芯未半導體兩家初創企業,進軍半導體。

由于是初創企業,尚處于培育期,兩家標的公司對高新發展的業績貢獻十分有限。這幾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增長不明顯。

根據業績預告,2023年度,高新發展預計凈利潤為3.3億元至4.1億元,同比增長65.77%至105.96%。

從凈利潤數據看,高新發展突圍了。不過,凈利潤突圍并非靠主業。

對于凈利潤大幅增長,公司解釋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倍特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收到法院執行案款3.5億元,這筆執行案款的收回增加公司凈利潤約6500萬元。

此外,公司完成對倍特期貨有限公司控股權轉讓,該事項增加公司凈利潤約1.5億元。

上述兩項業務,為高新發展增加凈利潤2.15億元。

實際上,根據業績預告,公司2023年度實現的扣非凈利潤為1.8億元至2.3億元,同比增長34.72%至72.14%。如果最終的扣非凈利潤為下限1.8億元,則與2020年持平。

而繼跨界半導體后,高新發展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熱門的算力行業。

事實上,A股上市公司尋求跨界算力業務的情況屢見不鮮。從股價表現來看,大部分公司的跨界動作都在資本市場掀起較大水花,如鴻博股份(002229.SZ)跨界算力搭上行業巨頭英偉達后,一躍成為十倍大牛股;蓮花健康(600186.SH)去年8月至10月股價一度大漲超140%;恒潤股份(603985.SH)、奧雅股份(300949.SZ)連續三日20cm漲停……“沾算力就漲”的現象也一直延續到了2024年。

有分析人士指出,跨界并非萬能鑰匙。從財務數據來看,有企業跨界后面臨短債壓力、現金流缺口以及庫存高企現象。而如何管理兩個不同領域的公司,短期內實現資源、技術與管理的有效整合,難度不容小覷。若上市公司僅憑一時興起或市場熱點即匆匆跨界,無異于將公司未來置于風險之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高新發展

  • 山東泰安高新發展集團副總經理王奎祥接受審查調查
  • 高新發展(000628.SZ):2025年一季報凈利潤為278.81萬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91.92%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13天9個漲停,誰在豪賭“妖股”高新發展?

半年24個漲停,“妖股”并購緋聞靠譜嗎?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野馬財經 張楓林

編輯|武麗娟

高新發展(000628.SZ)無疑是近期A股市場中的一只大“妖股”,2月8日~3月5日期間,該股在13個交易日斬獲了9個漲停板,股價也從32元/股附近飆升至3月6日91.5元/股的歷史高峰,,引來了外界諸多矚目。

來源:Wind

面對股價連續大漲,高新發展于3月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股價短期大幅上漲,漲幅大幅高于同期行業漲幅及深證A指,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和市場情緒嚴重過熱的情形。與此同時,高新發展還撇清了另一項外界熱議話題,稱未參與鼎橋通信股權收購案。

野馬財經注意到,自公司發布回應公告后,北向資金、部分游資和機構資金均在3月6日大舉賣出該股。之后的3月7日、3月8日,高新發展分別下跌4.91%、0.7%,目前報收85元/股。

兩起收購案背后24個漲停游資豪賭?

在3月5日公告中,高新發展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建筑業,所處行業政策面近期未出現重大變化,公司基本面亦未發生重大變化,但股價嚴重偏離公司基本面。截至3月5日,高新發展股票靜態市盈率為156.31倍,申萬建筑裝飾指數(801720.SI)平均靜態市盈率為9.58倍,公司股票市盈率明顯大幅高于行業均值。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3月8日,高新發展在互動平臺明確表示,公司主業并未涉及算力相關業務。

盡管高新發展已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審慎投資。公司董秘也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轉型發展可控核聚變的相關計劃,堅定聚焦主業。但并沒有澆滅投資者的熱情,各路資金進場角逐。

事實上,高新發展早已被市場冠以當下熱門的“算力租賃概念股”標簽,而這都得益于2023年10月啟動對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鯤振宇”)的控制權事宜,后者系華為生態伙伴。

去年10月19日,高新發展披露的交易預案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華鯤振宇70%股權。

公告后,10月19日-11月13日,18個交易中,高新發展拉出了12個漲停板,公司進行了風險提示。在12月1日-2024年1月15日期間,又有3個漲停板。截至3月8日,一共有24次漲停。

據公開資料,華鯤振宇為華為鯤鵬生態鏈企業。官網介紹,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智算存一體化算力產業領軍企業。華鯤振宇由國資控股60%,承接長虹計算產業戰略轉型升級任務,聚焦“新計算新存儲”基礎設施應用,全面負責基于華為“鯤鵬+昇騰”處理器的“天宮”自主品牌服務器、存儲、PC、機器視覺等系列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

高新發展在最新異動公告中透露,鑒于此次交易涉及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待相關審計、評估等工作完成后,公司將適時提請股東大會審議,且尚需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與有權機構批準,存在交易被終止的風險。

而市場資金對高新發展的炒作,還與另一項收購案的預期有關。

今年1月1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對外公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與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都高投集團’)等經營者收購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鼎橋通信’)股權案”詳情。

作為成都高投集團旗下一級子公司,高新發展也是集團目前唯一的A股平臺,這樣的背景身份讓該股備受投資者矚目。野馬財經注意到,2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華為與成都高投集團等經營者收購鼎橋通信股權案”已獲得無條件批準。

自收購案發布后,股吧里多數投資者唱多高新發展。有股民直言,“特大利好:收購鼎橋通信股權后,高新將直接參與華為的AI開發”;也有股民表示,“第一大股東成都高新投資集團聯合華為收購鼎橋,布局全方位,繼續上吧,天空才是高度”。

來源:股吧

次日,高新發展股價再次得到拉升,4個交易日內實現3次漲停。

不過,3月5日晚間,高新發展通過互動e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未參與華為與成都高投集團等經營者共同收購鼎橋通信股權。

高新發展連續斬獲漲停板背后,游資、北向資金和機構資金均在大舉買入該股。

龍虎榜數據顯示,2月20日中信證券北京呼家樓證券營業部大舉買入該股4765.4萬元,21日上海凱濱路證券營業部買入1.7億元,3月5日盤后北向資金大舉買入1.49億元、機構席位則買入1.98億元。

3月5日盤后機構資金買入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但自公司于3月5日晚間發布回應公告后,北向資金、部分游資和機構資金均在3月6日大舉賣出該股。

其中北向資金在當天大舉凈賣出1.16億元,而三家機構則合計賣出9445.47萬元,此前大舉買入該股的游資中信證券北京呼家樓證券營業部則大舉賣出1.19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主力合計凈賣出高新發展6億元;3月7日當天,高新發展單日下跌4.91%。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因為一起尚未定案的跨界收購,而且收購也并不會為上市公司帶來研發創新的高成長能力,二級市場就出現連續漲停,這充分說明是游資在利用相關消息大肆進行炒作、以謀取短期超額回報,既然游資是為了炒作獲利,那么達到回報預期后,會快速了結撤出,不會繼續支撐股價。

華鯤振宇能給高新發展帶來多少利潤?

高新發展是成都高新區下屬唯一國有上市公司,成立伊始,公司主要承擔成都高新區起步區的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后來,公司跨界進入期貨、廚柜制造等業務。

高新發展經營業績整體上欠佳。2018年之前,公司主營業務凈利潤處于或微利或虧損狀態。2013年,其營業收入曾超過20億元,但凈利潤只有0.14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降至5.73億元。

2019年起,公司經營業績有所好轉。2019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11億元、55.33億元、66.12億元、65.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2.41億元、1.63億元、1.99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03億元、1.79億元、1.35億元、1.34億元。

來源:公司2022年財報

本次擬收購的華鯤振宇,2023年前九個月的凈利潤達0.47億元,超過2022年的0.43億元。

未來,高新發展可能要靠華鯤振宇的業績貢獻真正實現突圍。

在此前回復監管問詢時,高新發展表示華鯤振宇在國產自主品牌服務器生態中具有較為領先的地位,是國內領先的算力產業企業。

2022年,華鯤振宇在“鯤鵬+昇騰”生態合作伙伴中業績排名位居前列。

2023年9月,在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的整機性能測試中,華鯤振宇TG245B14路高性能服務器在國產化同類服務器的賽道中單核和多核性能測試中名列第一,服務器產品在處理復雜任務以及并行計算方面具有強大能力。

高新發展表示表示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將進入算力服務產業,進一步豐富公司業務類型,有助于拓寬盈利來源,提高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業務拓展和利潤增長。

沈萌認為,服務器作為一個成熟的設備制造業,既不涉及核心技術的掌握,也缺少高收益的議價能力,所以即使收購完成也不會帶來超額利潤。收購服務器制造業務只能算是沾邊算力服務業務,但在具體市場中的重要性并不高,不掌握任何核心關鍵技術就談不上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高新發展本次重組收購的溢價率之高令投資者驚嘆。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華鯤振宇凈資產為2.06億元,按100%股權預估值30億元測算,華鯤振宇評估增值率達到1354.05%。

更有意思的是,截至2023年9月底,高新發展資產負債率為83.2%,華鯤振宇資產負債率為96.82%,可二者合并之后,由于30億元收購估值帶來巨大的商譽,上市公司賬面資產規模迅速膨脹,整體資產負債率甚至還下降至76.57%。

來源:高新發展回復監管問詢

主業不夠,副業來湊?

高新發展曾坦言,過去較長時期,公司盈利能力弱、基本面差,并表示將以“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及相關服務業務作為轉型方向之一,向中上游高度相關的物聯網、傳感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軟件等領域進行產業鏈拓展。

2021年開始,高新發展密集實施資產騰挪計劃。當年,公司轉讓賓館業務及房地產資產,再次嘗試剝離期貨業務。2022年,公司出資近3億元收購森未科技和芯未半導體兩家初創企業,進軍半導體。

由于是初創企業,尚處于培育期,兩家標的公司對高新發展的業績貢獻十分有限。這幾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增長不明顯。

根據業績預告,2023年度,高新發展預計凈利潤為3.3億元至4.1億元,同比增長65.77%至105.96%。

從凈利潤數據看,高新發展突圍了。不過,凈利潤突圍并非靠主業。

對于凈利潤大幅增長,公司解釋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倍特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收到法院執行案款3.5億元,這筆執行案款的收回增加公司凈利潤約6500萬元。

此外,公司完成對倍特期貨有限公司控股權轉讓,該事項增加公司凈利潤約1.5億元。

上述兩項業務,為高新發展增加凈利潤2.15億元。

實際上,根據業績預告,公司2023年度實現的扣非凈利潤為1.8億元至2.3億元,同比增長34.72%至72.14%。如果最終的扣非凈利潤為下限1.8億元,則與2020年持平。

而繼跨界半導體后,高新發展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熱門的算力行業。

事實上,A股上市公司尋求跨界算力業務的情況屢見不鮮。從股價表現來看,大部分公司的跨界動作都在資本市場掀起較大水花,如鴻博股份(002229.SZ)跨界算力搭上行業巨頭英偉達后,一躍成為十倍大牛股;蓮花健康(600186.SH)去年8月至10月股價一度大漲超140%;恒潤股份(603985.SH)、奧雅股份(300949.SZ)連續三日20cm漲停……“沾算力就漲”的現象也一直延續到了2024年。

有分析人士指出,跨界并非萬能鑰匙。從財務數據來看,有企業跨界后面臨短債壓力、現金流缺口以及庫存高企現象。而如何管理兩個不同領域的公司,短期內實現資源、技術與管理的有效整合,難度不容小覷。若上市公司僅憑一時興起或市場熱點即匆匆跨界,無異于將公司未來置于風險之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丹江口市| 浮山县| 昌平区| 昌邑市| 偃师市| 澎湖县| 朝阳区| 开鲁县| 交城县| 禹州市| 屏山县| 承德县| 延津县| 咸宁市| 刚察县| 民乐县| 澄城县| 元氏县| 通河县| 迁西县| 奎屯市| 揭西县| 邛崃市| 南投县| 抚顺县| 沧州市| 金阳县| 会同县| 景德镇市| 江西省| 丽水市| 广水市| 定兴县| 油尖旺区| 黎平县| 当阳市| 克山县| 措美县| 福清市| 陵水|